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捐(4)【还债1/40】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捐(4)【还债1/40】(第2页/共2页)

/>
这些主持、僧首,何曾见过这种全世界都和他们做对的阵仗?

没办法!

这和他们的出身有关。

在京敕

建正寺,都是体制内的成员。

受祠部领导、管理,有着官府承认和袒护。

历史悠久,地位崇高。

主持、僧首们,更多半是世袭的。

父子相传,可能过了,但叔侄、伯孙相替,都很正常。

所以,他们就没经历过什么风浪,技能点都点在了赚钱、经商上了。

他们从未想到,也不可能想到,有一天,原本支持他们,是他们保护伞的官府,忽然变脸,把拳头往他们脸上呼。

所以,在朝堂传出要考较他们佛法后,他们只慌乱了一下,就继续嘻嘻哈哈。

哪怕朝堂降诏,号召捐款。

即使金总持施压,让他们捐款。

他们也依旧是我行我素根本没当回事。

等到铁拳,都贴到了脸上了,他们才知道慌张。

特别是,昨天愿成僧,真的坐上了囚车,遣送去雷州的事情出现后。

他们内心的恐惧,终于压倒了一切。

紫衣高僧,都被流放了。

他们又算什么呢?

于是,一个个在金总持面前,再没有矜持,纷纷稽首:「吾等都依法师的!」

「法师叫吾等捐多少,吾等便捐多少。」

现在,他们不出血也不行了。

因为,民间、官府都已经摆开了架势。

而且,大家的质库已经数日不敢开门了。

于是,那些寄存钱财在质库的人,纷纷开始提款。

尤其是大户们,根本不给他们面子。

无论他们怎么哀求,都是拿着质库的文书,强行提款。

挤兑已经开始出现。

偏在这个时候,坊间出现了流言,当朝官家,欲让利于民,将汴京东南西北四抵当所拆分成十余个不同的抵当所,然后再行扑买,以示天家无私,不与民争利。

消息传出,内外沸腾,无数人高呼:圣天子万岁!

汴京的奢遮人家和权贵们,已是摩拳擦掌,对抵当所势在必得。

大和尚们如梦初醒,终于知道,为何各大行会、正店还有那些奢遮人家家里的护院、豢养的打手,会如此‘义愤"了,他们又为何只砸质库了!

感情,这些家伙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冲着搞垮寺庙质库,然后自己来做这个买卖!

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现在质库拦着这些人发财,这些人能不把质库往死里整?

金总持瞧着这些人,叹息了一声,道:「尔等都回去,清点一下财帛,然后各自报上数额。」

「能报多少就报多少千万不可吝啬。」

「另外,再额外拿出一笔钱来……作为贫僧以及天吉祥(此人是日称的弟子,也是天竺人)、显超等僧,下月南下淮南,为众生祈福、超度、解厄并安抚之用。」

他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剩下的就看这些人的运道和诚意了。

反正,金总持感觉,这一次,汴京的这些主持、僧首们,多半是熬不过这次风波的。

能留个体面就不错了。

……

福宁殿。

赵煦拿着笔,临摹着冯景近来,在汴京的市面上,为他购买回宫的米芾真迹《中秋帖》。

这是米芾临摹的王献之的真迹的摹本。

上面还有着宝晋斋的落款。

算是米芾年轻时的作品,虽然还没有达到其晚年书法出神入化的水平。

却也是难得的绝品。

这样的书贴,若在现代,起码价值千万以上。

但在现在,因为米芾的名声,还不够响亮。

所以很便宜——冯景一共买回来了十几件米芾的真迹书贴,总共才花了不到五百贯。

说起米芾,这位苏轼的好朋友在去年年底,就主动请求前往登州为官。

然后就如愿以偿了。

如今,在以承议郎,为登州通判,终于和苏轼一起搭班子。

说起来,现在的登州,可谓是群星璀璨。

主政的是苏轼,通判是米芾,推官则是张舜民,对,就是那个作品经常被人和苏轼混淆的张舜民。

此人的嘴巴,也和苏轼一样臭。

总是大大咧咧,喜欢直抒己见。

所以,仕途坎坷,经常被贬。

好在他有个好恩主——去年高遵裕临终遗表,向赵煦推荐了他。

赵煦就随手将之安排去了登州,与苏轼搭班子。

不止如此,登州下面的官员,也是文章璀璨之辈。

文登县知县是秦观,蓬莱县知县是李格非……

赵煦感觉,几百年后,登州不仅仅可以和常州、眉州一起抢苏东坡故居。

还将拥有无数纪念馆。

就现在的这几个人,就够登州旅游吃上好几年了。

关键,还有人在蠢蠢欲动,想要追随苏轼。

典型的就是黄庭坚、晁补之这些苏轼迷弟。

此外,晏几道,听说也打算去登州玩玩。

再算上,可能会在休假的时候,去登州看望苏轼的苏辙、苏颂、孙固、张方平等人。

总之,只要苏轼在登州,赵煦感觉,很快就可以集齐元祐时代的一半文脉了。

这就是文豪的恐怖影响力和其ip的巨大效力。

都不需要赵煦动员。

那些崇拜苏轼的官员、文人,以及想当榜一大哥的富商,就自动自觉的跑了过去,顺便带去了海量的资源、财富和人力。

一个苏轼放在登州,相当于给赵煦节省了一百万贯以上的宣传、动员和建设费用。

所以啊!还是得想办法,让他去崖州、雷州走一遭。

不然海南人民怎么办?

要不,想办法让他骂一顿朕?

或者,挑他文章的错,玩一把文字狱,事后再假惺惺的原谅、赦免?

想了想,赵煦觉得这有些狗,还是等苏轼的登州任期结束回朝的时候,和他好好商量商量。

大不了,给他***嘛!

一副字帖临摹完,赵煦放下毛笔,回过头来,就看到了石得一出现在他身旁。

「有事?」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今日探事司的简报已经出来了。」

「哦!」赵煦伸手,石得一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呈递到了他的手上。

简报,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

让探事司,汇总每天情报,然后简要的将情报重点提炼成一句话。

遇到感兴趣的就问石得一,其他的就扫一眼就可以了。

(本章完)

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