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逆清1845 > 正文 第35章 季课考试

正文 第35章 季课考试(第2页/共2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东士林的背后就是掌握着强大力量的广东地方士绅团体,他们是赵源必须拉拢的对象。

在前世,赵源曾经看过很多穿越小说,里面常常会写什么打土豪分田地的畅快事,但实际上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后,便明白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做法,根本没有半分成功的可能。

实际上,无论是李自成起义,还是太平天国起义,最终的失败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得到广大的士绅阶层支持,像明末的大地主士绅便投靠了清廷,帮助清廷迅速一统天下,坐稳了江山。

而到了太平天国时期,这些地方士绅得到了清廷的放权,便迅速组织起了一批批的团练,最终硬生生扑灭了太平天国之乱。

即便是后来那一次,也并非对地主士绅阶层一概打死,同样也进行了政策分化,才得以拉拢了绝大部分阶层的人心。

赵源时时刻刻在内心提醒着自己,一定要保持谨慎,绝不可以为自己是穿越者,就能拳打曾国藩,脚踢李鸿章.......小看了这些厮杀出来的人杰,将来坑的就是自己。

学海堂内部每年共分为四课,内容由学长出经题文笔,限日截卷,评定甲乙两等,再分别给予奖惩。这种形式与一般学院流行的‘月课’相似,但是内容上却是完全不同。

寻常学院的月课其实就是科举考试的简化版本,让学生们在黎明时登堂考试,封门发题,当日交卷,不能继烛,内容也都是从四书里面选取。

而学海堂则更加类似于后世地写论文,所有的题目都会张榜于学海堂门外,让所有的学子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回答,而在这个过程中,学子们可以去查阅经书,也可以直接向学长进行请教,只要按时交出课卷即可,到时候再由学长共同评定优劣。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赵源前去学海堂门外很快就看到了张贴的题目,此时跟他一样在看题目的学子并不多,想来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在作答了。

他看了一会,很快就选定了一道题目。

“考绩始自唐虞。询事考言,既已察之平时,而三载五载九载,何以加密?《尚书大传》谓:积善至于明五福,以类升:积不善至于幽六极,以类降。其说何如?《周官》六计,以廉为本:或训廉为察。厥义孰优?汉以六条察二千石,晋以五条考郡县:唐叙以四善,分以二十七最,差以九等:宋因唐之四善,分为三等。详略得失,可缕析之欤?《汉书》言综核名实,故吏称其职;然或上求实效,下循虚名。将操何道而使之皆实心以任事乎?”

这道题的意思很简单,意思是说从唐尧和虞舜时期就开始考核官员的政绩,那么为什么平时都在考察,还要在三年、五年、九年时严加考察呢?《尚书大传》说只要平日里多多积善,能够明五福就可以晋升,反之积不善而幽六极就要罢黜,那么对不对呢?

至于后面的《周官》六计,汉六条,晋五条,唐四善以及宋三等都是指历朝历代的考核标准,最后则是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题目,那就是即便采取了这么多考核制度,可是上面要求真正能做事的人,而下面的人却只看重虚名,那么该怎么让他们去老老实实干活呢?

与后世很多人想象得不一样,科举考试的策论并不是一句‘八股’就能概况,实际上它非常讲究方法论,科举考试不仅仅是一次选拔人才的过程,也是一次群策群力的献策,只看统治者能不能虚心采纳而已。

学海堂所出的题目也大多切中时弊,本身也是希望能有真正的有才之士可以脱颖而出,不辜负一生所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