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莽在北宋末年 > 《莽在北宋末年》正文 第64章 赵子偁的画

《莽在北宋末年》正文 第64章 赵子偁的画(第2页/共2页)

/>
若是被人知道,你私藏太祖像,可知是何后果?”

赵子偁忙收起画卷,放回书篓,无奈道:“所以我才一再小心,不敢轻易示人。”

折可存瞪他一眼,从瓦罐里倒了一碗水,咕嘟咕嘟灌下肚,抹抹嘴舒口气。

猛然间见到太祖皇帝,那幅画又是如此传神,可把折可存吓得不轻。

“刚才你去了哪里?”折可存抓过草团子坐下。

赵子偁立时苦着脸,幽怨满满地道:“晌午喝了你煮的瑶柱汤,我这肚子就不安生,跑了一下午茅房......”

折可存撇撇嘴:“是你身子太虚,我怎么好端端的?”

刚说着,赵子偁肚子里传出“咕叽”两声,他脸色一变,紧张地捂住肚子,两条腿夹紧。

折可存指着他哈哈大笑:“憋不住就再跑一趟!”

赵子偁小口吐气,把肚肠里那股洪流溃泄之感硬生生憋回去。

两人对案盘坐,折可存好奇道:“话说,你这幅太祖像,比太庙里那幅画得更好,哪来的?”

赵子偁笑道:“此画,是开宝八年(975年),太祖皇帝召画待诏顾闳中,于滋德殿所画!

顾闳中本就是南唐画院国手,以擅长人物肖像著称。

所用画纸也不凡,乃是大名鼎鼎的澄心堂纸。”

见折可存一脸懵,赵子偁只好进一步解释道:“澄心堂本是昔日南唐国君内宫藏书阁,后主李煜召黟(yi)歙(she)造纸名匠,于内廷设坊造纸,赐名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至今尚存,只可惜所剩不多,品相好些的,一张小纸就值十贯钱!”

折可存一拍大腿:“你就直接告诉我,这画纸贵比黄金不就完了!”

赵子偁嘴角微搐,有种对牛弹琴之感。

“这么说,这幅画可是宝贝,怎么到了你手里?”折可存追问道。

赵子偁道:“秦王德芳公见画像逼真,颇为喜爱,便向太祖皇帝求赐。

此后,这幅画便一直由秦王一系珍藏,家父病故后,这幅画便传到我手里。”

折可存长长地“噢”了声。

赵子偁拱手道:“前些年,宫里派人询问此画下落,有意收回,我推托不知,还望折兄替我保守秘密!”

折可存拍胸脯道:“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

“多谢折兄!”

赵子偁一脸感激,旋即叹口气,“想我也是太祖血脉,收藏先祖画像,却也得偷偷摸摸,真叫人......哎~”

折可存颇为同情地道:“当年太祖二子,燕王德昭、秦王德芳,运气都不太好,否则......”

折可存摇头一阵啧啧咂嘴。

赵子偁却是冷冷一笑:“无关运气,有心算无心,形势比人强,仅此而已!”

折可存瞪大眼道:“金匮之盟人尽皆知,岂可胡说?”

赵子偁猛地拔高嗓门,愤怒道:“那本就是赵普狗贼欺世之言!

若无他相助,太宗岂敢逼死德昭、害死德芳,强占帝位?!”

折可存吓得脸都白了,手一抓揪住赵子偁衣领,另一手死死捂住他的嘴!

“唔唔唔~”

赵子偁喘不过气,两手胡乱挥舞,拼命挣扎。

“你这书呆子!着急下去投胎不成?”

折可存压低声大骂,小心翼翼朝屋外看了几眼。

赵子偁一张脸憋成酱色,折可存恶狠狠地道:“再敢胡说八道,哥哥我敲掉你的牙!”

赵子偁睁大眼连连点头,折可存这才松开他,弄了一手口水,嫌弃地往他身上擦擦。

赵子偁脸红脖子粗,咳嗽几声,喝了一碗水才平复下来。

折可存一脸后怕地瞪着他:“我发现你这家伙,平时看起来连个妇人都打不过,关键时刻又好像真不怕死,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赵子偁有些委屈,又有些倔强,小声道:“世上多的是花言巧语,我偏要说些逆耳忠言!”

折可存哭笑不得:“真是读书读傻了!”

盯着书篓里的长木盒,折可存皱着眉,又道:“方才看到那幅画,真让我觉得有些眼熟,好像最近在哪里见过,真是奇怪......”

赵子偁眼里闪过些异色,试探道:“有一个人,与画中太祖像颇为神似?”

折可存拍拍额头,苦思冥想:“不错!就是这种感觉!是谁呢?奇怪~”

“是不是....赵莽?”赵子偁小声提醒道。

折可存一愣,猛拍大腿:“还真是!就是那小子!

我说怎么感觉最近在哪里见过真人!虽说年纪对不上,但身材、五官样貌的确很像!”

折可存满脸震惊:“不对啊!赵莽为什么会长得像太祖皇帝?根本对不上号嘛!

巧合!一定是巧合!”

赵子偁笑了笑,目瞳微闪,幽幽道:“或许吧~”

折可存越琢磨,越觉得这件事有些诡异,怎么也想不通,索性晃晃脑袋不去想。

屋外响起破锣嗓门:“折将军!折将军?”

折可存应了声,过了会,屋门口,史军探头探脑:“禀报将军,俺从萧山县城回来了,有帅司发下的公牒,你快看看!”

史军挤进矮小门框,草屋里立时变暗了几分。

“这么多?”

折可存从纸袋里取出一摞文书。

史军笑道:“有摩尼教贼人画影图。”

折可存看了几眼方毫、吕将二人画影图,随手放在一旁,拿起叠文一行行仔细看。

赵子偁拿起两幅画像,看到吕将时“咦”了声。

折可存瞥他眼:“你认识?”

赵子偁忙道:“这太学生吕将,当真入了摩尼教?”

折可存笑道:“既然是帅司刊发,自然假不了。

不过,我从未见过此人,从帮源洞到越州,都没见过他。”

赵子偁低头看着通缉告示,叹息一声:“没想到他入了摩尼教,成了反贼,可惜了~”

折可存又被勾起好奇心:“他是太学生,你也是太学生,你俩认识?”

赵子偁苦笑:“岂止认识,我与他同年考上太学上舍生,同窗两年,直到我去嘉兴做县丞,才彼此断了音讯。”

折可存道:“照此说,此人前途光明,为何要参加摩尼教?”

赵子偁唏嘘道:“还不是少年意气,受权贵所恶,谪授梓州路、临邛县(四川邛崃)去做个盐井监。

后来听闻,他没去上任,却也没想到,他竟回乡入了摩尼教......”

“倒也的确可惜。”折可存啧啧称奇。

收拢公牒,折可存笑道:“得了几日清闲,也该干活了。

史军,告诉儿郎们,都打起精神,贼人已从杭州溃逃,正在赶往靖海村途中!

这次,一定要一举歼灭这伙逆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