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混在洪武当咸鱼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朱头,这可是你逼我的!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朱头,这可是你逼我的!(第2页/共2页)

升,让他们帮咱们盖章盖印……”

其实朱允熥说的正是后世大明皇帝常干的事。

朱棣时期确立了内阁权,到了朱棣孙子时期,觉得哪怕有内阁帮着出主意还是有点累,于是建立了司礼监,让太监们帮他行使决定权。

于是,后世的皇帝有样学样,几十年不上朝,依然能将皇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就是靠的这一手制衡之术。

总的来说,这套管理办法其实挺不错的。

因为内阁的建议也不是随便出的,在国家大事方面,内阁给出建议后是要经过六部尚书和六科郎中审核,也就是所谓的部议。

一旦部议通过,那么这件事的可行性就非常高,基本上不会出岔子。

相对来说,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看着掌管着皇帝的印玺,实际上其权利也就跟后世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差不多,只有选择盖章或者不盖章的权利。

因此,就算遇到擅权的太监,他也顶多把某件事给你搅和黄了,但却不可能替皇帝做任何事。

而且,文官跟太监天然对立,天然看不起这些阉人,无形当中就在两拨团体中制造了一个屏障。

整个大明历史上能破除这个屏障的人非常少,只有一个叫张居正的勐人做到了。m.

剩下的不论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没能打破这个屏障,只是用严刑酷法强行压文官一头。

但不管他们权利有多大,都不敢行立废之事。新皇帝若是想解决他们,也不过是一纸诏书就能收了他们的权利,将他们打入尘埃之中。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一纸诏书要了魏忠贤的命,魏忠贤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从权利制衡的角度来说,大明的内阁和司礼监制度,其实是挺完美的制度。

哪怕皇帝整天啥事也不干,完全将国家大事交给这两个部门去处理,朝廷也不至于太乱。

朱由校当了一辈子木匠皇帝,将国家大事全都委托给魏忠贤,让魏忠贤跟一群文官死掐,大明也没出过乱子,甚至还能压着关外的女真打。

然而,到了崇祯帝朱由检时期,啥事都想自己管,然后啥事都管不好,最后把大明的江山彻底断送。

虽说明朝灭亡有天灾、东林、边军、藩王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崇祯依然要负主要领导责任。

如果不是他瞎折腾,大明就算不能灭了女真,拖上几十年也能把女真给拖垮。

当时小冰河时代,大明日子不好过,女真那边也饿得快要吃人了。

只要大明能稳住几十年,坚定的对女真实行贸易战,光是天灾就能把女真整崩溃了。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也就没有现在的朱允熥啥事了。

朱允熥只是按照脑子里模湖的记忆随便说说,但听到朱元章耳朵里却是另外一番感受了。

朱元章能接受秘书班子给皇帝出主意,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现在听到大孙连盖个章都嫌累,登时把他气得火冒三丈。

要真按照这逆孙的说法,那大明以后的皇帝岂不是啥都不用干了?

“趴好吧!”

“啊?”

朱允熥听到这话一脸的懵逼,心想刚刚还有说有笑的呢,这老头又抽什么疯?

然而,老朱根本就没给他思考的时间,直接伸手将其捞了起来,放在小板凳的正中间后,对着他的屁股就是一通狂暴输出。

“你个逆孙,竟然连盖章都嫌累,咱打死你算逑!”

“今天要是不给你点教训,你将来当了皇帝也是昏君!”

老朱接连打了几十鞭子,把逆孙打得呜哇哀嚎这才恨恨地收了手。

“还敢不敢胡说八道了?”

“不敢啦,哇呜呜……”

“以后还敢不敢偷懒了?”

“不敢啦,哇呜呜……”

“明天早朝?”

“上上上,孙儿就是爬也要爬上早朝,呜哇哇……”

老朱见逆孙这般说,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以后每天都奏一事,至于奏啥你自己看着办!”

“奏事啊……”

朱允熥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丝寒芒,暗道老朱头,这可是你逼我的!

老朱在教训完大孙,就命人抬着他去太医院治伤,治完伤又给他送回太子府。

第二天,老朱上朝的时候,看到大孙龇牙咧嘴地迈过门槛,恭恭敬敬地跪在下边给自己行礼,脸上闪过一丝奸笑。

哼哼!

这逆孙就是欠揍,揍上一顿就老实了!

老朱见众人行礼完毕,当即像往常一般处理朝政。

本来按照顺序是从吏部开始,然而吏部尚书詹微刚从列班里出来,就被朱允熥挡在了前边。

“皇爷爷,孙儿有本奏!”

老朱一看到大孙满脸的悲愤,就知道这孙子跟自己赌气呢,这是故意抢在第一个上奏。

但对于老朱来说,只要大孙上进,积极参与朝政,那就是他当爷爷最大的心愿。

至于逆孙的那点小情绪,才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呢。

“奏!”

詹微见这对爷孙俩在斗法,赶忙悄悄地回到队伍里,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戏。

朱允熥听到老朱头同意了,当即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奏章念道。

“孙臣朱允熥启奏祖父皇爷爷,为应对北元对我大明边境的压力,以及缓解南北方货运严重不足等问题,孙臣建议修建一条贯穿南北之铁路线,并奏请成立铁道部来总领全局!”

朱允熥这番话一出,整个朝堂上为之一震。

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就连老朱都有点摸不准这孙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铁路是啥?

铁道部又是啥?

相对来说,老朱还算好点,他毕竟昨天还去了一趟希望学堂,经历了一场蒸汽革命的洗礼。

虽说不知道火车到底是啥玩意,但好歹猜到此物应该跟大孙最近鼓捣的东西有关。

老朱见大孙拿这事来朝堂上议,就知道这孙子纯粹是来搅和的,脸上当即有些不悦。

“此事稍后再议,你先坐到一旁听政吧!”

老朱故意在“坐”字上咬了重音,就是想给逆孙一点警醒,让他知道自己这个皇爷爷可不好惹!

然而,朱允熥就跟没听见似的,直接对着门外喊了一声。

“虎叔,麻烦你把东西抬进来!”

“诺!”

二虎答应一声,随即带着十几个锦衣卫鱼贯而入,将一堆东西摆放在大殿之上。

随后,马博带着十几个工匠走了进来,当着文武百官和老皇帝的面就组装起来。

朱允熥趁着他们组装之时,对着两旁的官员解释道。

“诸位一定不知道什么是火车吧,孤这就亲自给你们演示一下!”

朱允熥说到这儿,指着地上的一截铁轨道。

“火车就是利用蒸汽机的原理,推动车子在铁路上行驶的一种交通工具。”

“这节铁轨就是铁路!”

“孤提议成立的铁道部,就是专司此事的部门。”

朱允熥见手下将火车组装好了,随即拿起小铲子往微型火车的炉膛里填了一铲子优质木炭,然后拿火柴将其点燃。

“这就是火车的催动原理,就是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推动里边的活塞……”

朱允熥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只顾自说自话地解释着。

反正老朱让他上朝奏事,那他就自己找点感兴趣的事情说。

虽然一众官员听不懂朱允熥所说的内容,但是铁路和火车是什么材质,他们总还是看得出来的。

如果真如皇太孙所言,修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那得用多少钢铁?

恐怕将大明所有钢铁都熔了也不够吧?

正在众人狐疑万分之时,火车突然自行动了起来。随着火车不住地驶动,火车也发出一阵“嘁察察”的怪异声响。

一众官员看到此等情景,无不惊讶得目瞪口呆。

他们可是看得非常清楚,此物根本没有任何推力,完全是由皇太孙所言的什么蒸汽之力推动的!

“动了!”

“铁车自己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