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 > 正文 第355章:强化军队,“御驾亲征”

正文 第355章:强化军队,“御驾亲征”(第2页/共2页)

/> “嘿嘿,当然是把草原美人们全都宠幸一遍,让她们都怀上朕的‘龙种’呀,嘎嘎。”崇祯帝却开起玩笑。

“哼,讨厌!坏男人,坏坏坏,见不得别家女人好,简直坏透了!看打!咯咯……”话音一落,田贵妃便挣脱了崇祯帝的怀抱,同时捞起床上的枕头就扔过来。而崇祯帝也不惯着她,同样捞起一个枕头扔过去……

就这样,这对年轻夫妻在床上折腾了半宿,反正就是床头打架床尾和,最后又如漆似胶的紧紧搂抱在一起,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粗暴,反而是卿卿我我,你侬我侬,待崇祯帝感觉困了,才枕在爱妃怀中睡去。

翌日,崇祯帝朱由检及其后妃们来到了“鲁班门”即昔日的“咸安宫”,想看看自己的同父异母哥哥朱由校又在捣鼓什么新鲜玩意儿?不过,就在皇帝老子与后妃们刚出现在宫殿门口广场上时,立刻被热浪逼退。

“咦?敢问兄长,您这是……”朱由检及其后妃们见朱由校正口喷火焰煅烧着一堆铁块,不禁眉头紧皱。

“哈哈,老弟呀,为兄闲来无事,忽然心中有感,便想到用法术来打造兵器,想试试看能否造出一门厉害的‘火器’来,嘿嘿。”其实,朱由校在收到“多眼连珠铳”的良好反馈后,便决定在其基础上研制“新武器”。

这“新武器”从外形上看与“多眼连珠铳”很相似,但却有三层钢管互相叠加,由内而外分别是“六”、“十二”、“二十四”,一共42根枪管,并且也同样是后膛装弹模式,所不同的是,其“子铳”由“弹夹”变成“弹带”。

朱由校运转了“贯通”、“通玄”、“萌头”、“吐炎”、“坐火”与“大力”法术后,用“钩端螺旋体”将自己双手变化成各种金属工具才捣鼓出此物。在此过程中,朱由校曾一度将自身变化成了铁砧、铁锤、钻子和钳子。

其实,这种“新武器”就是后世才会出现的加强版的“加特林机关枪”。然而,诡异的是,在异时空,这款原本在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现在战场上的火药武器,竟鬼使神差的被人提前发明出来了,并且还是终极版。

在异时空,所谓“加特林机枪”(gatli

ggu

)是一款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最初由美国人理查德?乔丹?加特林(richa

djo

da

gatli

g)在西元1861年设计而成,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实战使用的第一种机关枪。该枪曾因“加特林”译名为“格林”,故又被清朝人称为“格林快炮”、“格林快枪”或“盖特机关枪”。

“加特林机枪”首次采用6根14.7毫米口径枪管组成一圈,配备金属弹壳,由射手摇动曲柄使枪管旋转,并装填入枪弹发射,其当时的最高射速每分钟超过200发。西元1874年(清朝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关枪”曾输入中国,被称为“格林炮”、“格林快炮”或“格林快枪”,威力强大无比,在北洋军中大受欢迎。

在西元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采用“加特林原理”,重新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机载航炮和防空机关炮上,使得新研制出的枪炮类武器的射速普遍达到了每分钟1000发以上,即每秒钟有效射击至少17发弹药。

“加特林机关枪”通常由6至10根14.7毫米枪管“捆”成一圈,当射手摇动曲柄时,一圈的枪管便快速旋转起来,只要装填成功,入的枪的弹药就会被自动激活并发射,在当时,其最高射速通常达每分钟200发!

“加特林机关枪”的机构动作简单,由一名射手安装“装弹器”,另一名射手瞄准并转动曲柄。当一组齿轮绕主轴旋转时,主轴就会带动枪管、枪机等零部件随枪管旋转。

此时,其枪弹也会一发一发的自动从“装弹器”上掉落在“抽弹槽”中,由“枪机”推枪弹入膛。随着“枪机”不断向前运动,“弹簧”被击针的待击凸起压缩,一旦击针被解脱,弹簧就会驱动击针向前,并打击底火,击发枪弹。此“机关枪”是采用转管发射原理制造,也就是后来被俗称为“加特林自动原理”设计制造而成。

此原理利用了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关枪”是机械式的运转。最初,其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则改进为由电动机或导出燃气动力来完成。

“加特林机关枪”的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较好的持续火力,但主要缺点却是体积和质量大,消耗弹药多。此外,那1862型的“加特林转管机枪”就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第一种结构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其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

当枪管转到某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关枪。

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主要是因为当时各国流行使用最多的还是纸壳枪弹,而金属弹壳尚未普及。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加特林”使用了新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而这种弹药结构被后来所有机关枪的设计者所沿用。“加特林机关枪”的第二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弹壳,为边缘发火式弹药。

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膛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正因如此,清朝人在“洋务运动”中,也根据其原理制造了不少此类“机关枪”。

“加特林机关枪”最初由手动曲柄机构操作,六个枪管围绕中心轴旋转(有些型号有多达十个枪管)。

每转一圈,每个枪管在相同的位置发射一次。枪管、托架和锁芯是分开的,都安装在一个围绕中心轴旋转的实心钢板上,枪体则安装在长方形固定框架上。射击时转动曲柄使轴转动,枪体上有凹槽,锁芯上钻有与枪管相对应的孔。这就是异时空的“加特林机关枪”工作原理,竟然在这一时空被朱由校轻易破解。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23954&cid=24953756&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