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厚照大明 > 正文 第一章 咆哮如雷

正文 第一章 咆哮如雷(第2页/共2页)



在众宫女宦官缓缓站起之时,他装作不经意地指了指殿内:“谁在里面侍候孤的父皇和母后?”

那名手持拂尘的宦官,俯首应道:“回千岁爷的话,殿内只得万岁爷和皇后娘娘,娘娘令老奴等人站在殿前随时候旨。”

朱厚照“哦”了声,“孤知道……”说着,他已走往台阶,左脚刚踏到第一级时,身形一顿,望向身边的宫女宦官道:“孤口渴得很,你们谁去沏壶龙井茶来?”

就在此时,殿内突然传来一道冷冷的女声:“朱厚照,你可回来了……”

朱厚照仿似早就预料到一般,脸上没有慌乱,反而堆满笑意,也顾不得吩咐谁去沏茶,瞬间加快脚步,径直往殿内走去。

殿内右侧墙垣前的两张椅子,一男一女各坐其一。

男的,头戴饰有双龙戏珠的乌纱翼善冠,身披盘领窄袖的大黄衮龙袍,腰间系着嵌有数枚金玉琥珀的束带,脚穿黑色皮靴,左右两手分别置于曲起的膝盖,金刀大马般坐着。

虽然苍白的椭圆脸带着几分憔悴,但目光十分柔和。

他正是大明的第九任皇帝,弘治帝朱祐樘,朱厚照的父亲。

女的,则头戴双凤翊龙冠,身着大袖黄衫、织金云霞龙纹的霞帔,侧身坐着,两手交叉轻搭在椅子的扶手上。

此刻,她那张略施粉黛、颇为清秀的瓜子脸却满布乌云,一双凤眼正瞪着迈进殿来的朱厚照。

她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妻子,皇后张氏,朱厚照的母亲,刚才说话的就是她。

朱厚照笑容依旧,急奔数步来到两人面前,口中唤道:“爹爹,娘亲,你们居然结伴来清宁宫,这可少见呢。还穿得这般隆重,要做甚么?”

听到朱厚照呼唤,弘治皇帝朱祐樘只微微一笑,没有开口言语,张皇后却“哼”了声:“本宫和你父皇穿什么,你也要过问?来清宁宫,自然就是找你。”

“孩儿只是好奇。你们来找我?那求之不得。娘亲和爹爹最好每日都来。”朱厚照嘻嘻笑着。

“还每日都来?本宫在这里坐了大半日,连个人影都没见到。”

朱厚照眨了眨眼,左手掌朝身后的殿外方向晃了晃:“娘亲,怎会没人呢,外面的宦官宫女,眼巴巴候着旨,要不你使唤一下?”

“朱厚照,本宫说的是你,你扯殿外的宫女宦官做什么?”张皇后本就瞪着的眼睛睁得更大了些。

“梓童,好好说话,别吓到照儿。”坐在她旁边的弘治皇帝嘴角扯了扯,轻拍着她的手背。

张皇后扭头望向他,脸色已是一缓:“皇上,来之前我们就说好的,妾身训斥他的时候,你可不能心软。”

“好,好,我不心软……”弘治皇帝嘴角又是一扯。

听着两人的对话,朱厚照似乎见怪不怪,脸上的笑意没有减少半分。

张皇后看到朱厚照不为所动,脸庞的乌云更加密集:“朱厚照,你看你穿成什么样子,那有东宫的仪态?亏你还笑得出来?”

虽然她开口闭口满是训斥之意,但朱厚照真的笑得出,而且笑容看起来还相当真诚。

他内里的灵魂来自数百年之后,将牙牙学语的原主取而代之,至今已九年有余。

得知自己莫名魂穿到明朝中叶,还成为大明太子朱厚照的时候,他喜出望外。

上一世,他就痴迷明史,常为明亡而扼腕叹息,但上天竟给他如此际遇,自然要大展拳脚:利用领先数百年的学识,革新大明,让它莫重蹈覆辙。

他知道大明是“穷死”的,说得书面一点,就是“明亡于经济崩溃”。

追根究底,还是老朱种下的因——他一手建立的奇葩财政制度,诸如“税制定额”、“官绅优免”、“几乎不征商税”,还有什么“够用就好”、“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等等。

立国之初,边军依靠屯田基本能自给自足,而且国初的数位皇帝都有铁腕之能,一众官员唯唯诺诺,无不各尽其职,因而每岁的国库收入尚且勉强能应对各类开支。

但是,此后继任的皇帝多为碌碌无用之辈,朝堂又被文官操控,庸政、懒政比比皆是。不仅军屯体系被严重破坏,大量官田也被官绅侵占,偷税漏税亦越来越严重。

有明一代,纳税的主体始终是最底层、最贫穷的普通生民,那些占据大多数社会资源的官绅和地主老财只需要纳少量税课。m.

但即使这般,官绅和地主老财还觉得税重,经常少纳甚至拖着不缴,朝廷又不敢动真章。

自成化始,边境事端逐渐增多,国库已入不敷出,朝廷对此又无甚作为。

在朝廷无力支边之下,兵备愈加荒废,缺乏战斗力的边军,根本无法消除外族的入侵。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千疮百孔的大明慢慢滑向深渊。

在大明面临城破国亡的危难时刻,即使崇祯皇帝朱由检放下面子,恳求那些文臣武官、地主老财捐钱救国,换来的是什么?

个个都哭穷、耍赖,最终只募得区区二十万两,这一丁点钱连发军饷都不够,又如何救国?

等到老李攻陷京城,在挥舞的刀枪之下,之前那些哭穷和耍赖的,所献出的白银黄金高达数千万两。

所以,朱厚照很清楚,财政乃国之根本,要实现自己的宏愿,须先从革新大明财政开始。

古语有云:“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国库充盈,手中掌控足够钱粮,他相信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为此,自蹒跚学步起,他就已暗暗筹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当下的大明和上一世记忆的有些不一样,很多细节和清鞑修撰的所谓史书差异更甚。

譬如,老朱的容貌虽称不上英俊,但不是“奇骨贯顶”般的鞋拔子脸。

至于老朱的众多子孙,包括他朱厚照在内,虽然不是貌似潘安,但绝不是歪瓜裂枣。

又如眼前的张皇后,除了面容姣好之外,传说中的贤良淑德和知书识礼呢?连边都沾不上。

见朱厚照迟迟没有回应,张皇后顿时咆哮如雷:“朱厚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