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正文 第388章 要不要识字?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正文 第388章 要不要识字?(第2页/共2页)

p; 袁都头他们都选择后面的路,宁愿多乘会船,也不愿意多骑马。

而且正好有三个月长假,路上多休息休息也可以。

“这船到山东要多久?”李亮顿时问。

divcss=&ot;ntentadv&ot;袁都头也不知道,他们随即问船上的水师一个都头。

那都头叫道,他们不去山东,是去海州,得看风向,现在这季节,估计得十五天左右(后世也就三四天),而且中间会在高丽或济州岛停一天补给休息。

至于是在高丽还是济州岛,主要是看这些探亲回家的宋军意见。

因为到济州岛补给时间比较长,有人可能长时间在船上受不了,那就会在高丽补给。

李亮他们立刻叫道:“来都是乘船来的,早习惯了,到济州岛补。”

袁都头立刻道:“别,高丽补。”说罢向他们眨眨眼。

李亮他们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后来还是决定在高丽补。

船只在接近济州岛时,他们却到附近高丽境内补给,然后袁都头带他们上岸,去了高丽的红楼。

这边是宋军水师经常经过的地方,高丽人在当地发展起来,形成一个良港,还有红楼专门招待宋军,因为经过的宋军都挺有钱的,高丽人当然要赚宋人的钱。

李亮妻子一直随军,郑有财他们可不是,所以宋军经过这里,都想在高丽补给。

四月下旬,两人随船到海州,整个过程十六天,比后世慢多了,但在这个时代算是超快,没有三角帆的船根本比不上,哪怕是明朝郑和的船队也不如他们。

到海州后船上宋军各分东西,还有去福建浙江的还得坐船。

李亮和郑有财有福和马两种选择。

乘船也分两种,一种是朝廷安排的船只,这种比较快,基本是朝廷水驿道专用。

第二种是民船,那就走的比较慢,后者需要自己付钱,但可以游山玩水。

两人一合计,郑有财感觉假期还挺长的,一共有三个月,骑马哪有船舒服,不如继续乘船,而且可以在江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3)页

两淮游玩一下。

他们在军中出去都是骑马,天天骑马也没意思,这下回家当然选择坐船。

而且两人带着大包裹,肯定坐船方便。

于是两人一路乘民船,游山玩水似的,从海州到蔡州走了十天。

五月初两人回到蔡州,各回各家。

近两年没回家,蔡州城也大变样,城墙上遍布火炮,城中似乎也比原来繁华了许多,到处都是人来人往。

郑有财归心似箭,在城中租了辆马车,带着大包裹就往家里赶。

他回家之前,郑有财的堂弟郑有斌刚从县衙回家。

宋军占据蔡州后,大量更换了当地衙役,并优先从宋军的家属中挑选。

堂弟郑有斌因此被选为当地衙役。

郑有斌归属礼房,顶头上司是礼曹主事。

他只是衙役,并不是吏和官,每月拿一贯钱,做重要的事另有补贴。

工资在大宋这会确实不高,连当兵的都不如,但大小是个衙役,出外有面子,而且在衙门里办事,上下打好交道对自己也好。

郑有斌也是干的一头劲,加上朝廷这几年经常有新政下来,每次做大事,都有补贴,他收入也可以。

但这几天他有点不开心啊,因为上面有任务下来了。

蔡州知州临近考核有些困难,有些数据不怎么好看,锦衣卫已经上门提醒过,知州大人很是焦虑。

前面说过,赵与芮在大宋各地开办了学校,先从路级(即如省会府城)一样开始。

今年刚刚推广到其他州府。

蔡州城圈了五百多亩地,办了个学堂,还召集了三十多位老师,其中朝廷下派了两位专门教新课程的。

朝廷也拨款每年五万贯,用来支付学堂部份开支。

做为蔡州当地,除了自己州财政要补贴一部份外,还得招些学生。

朝廷给蔡州三百人名额,结果这都两个月要开学了,他们才招了一百多人。

蔡州城刚刚被宋人收回来也没几年,大部份百姓都是从金国人转身一变为宋人。

而原先的地主阶级和金朝官员被赵与芮几乎横扫,查没了他们所有的粮田家财,一部份充为国库,一部份分给军将,一部份租给百姓。

这地主阶级大部份都能出读书人,会识字,现在城中都是普通老百姓居多,谁有兴趣读书习字啊。

关键这些普通老百姓大部份以前没田,现在朝廷租了田给他们,家家户户缺劳力呢。

知州压力大,礼曹主事压力当然也大。

这礼曹主事压力大,郑有斌压力也来了。

上官简单粗暴,直接分给他十个名额,两个月内,要找十个学生进学堂。

除了这学生名额外,朝廷还打算在蔡州招一百个学徒工匠,五十个学徒郎中,后两者还好,比较好招,前面的三百个学生是真难招。

郑有斌刚从衙门出来,一路苦着脸,这上学是要交钱的,又会少劳力,普通百姓那肯愿意。

没办法,和后世保险一样,先从家里来,然后是亲戚吧。

郑有斌一路想着心事回到家里。

郑有斌先去了堂嫂家(郑有财家)。

两家就在隔壁,刚进堂嫂家,就见院子里几个孩子正玩在一起。

郑有财九岁的儿子,郑有斌八岁的儿子都在,还有几个邻居,亲戚的儿女,小的五六岁,最大的一个十岁了。

“嫂子,嫂子?”郑有斌一进去就叫了起来。

堂嫂刘氏很快从里屋出来,和他亲切打了个招呼。

郑有财不在家,家中的田地都是几个堂弟邻居帮忙。

刘氏对郑有斌也很感谢。

但今天郑有斌直接和她说:“让娃儿上学吧,要识字了,将来可以当官。”

刘氏顿时摇头道:“家里的事也不少,娃儿再大点还能帮忙,你看他爹常年不在家,我才不让娃儿再去这么远。”

刘氏自从丈夫降了宋军,家中每月收到饷银,还分了田,田都种不过来,除了亲戚朋友,还得花钱花粮请人帮忙。

这日子和以前是没法比的,她觉现在挺好的,再说儿子也不小了,现在学识字,怕是太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