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叫李文化的当地人来拜访青云大侠。他跪在李大侠面前,声称自己是开县“红灯罩”的首领。
因敬重李大侠是开县的老神仙,在当地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他想请青云大侠出面振臂一呼,必然会万众响应,纷纷加入反清兴汉的“红灯罩”组织。
原来,清廷为了尽快还清西方列强的所谓“战争赔款”,迫使地方政府加紧压榨人民的血汗钱。
开县政府向民众的各种摊派多如牛毛,如什么猪捐、土膏捐、土药统税等等,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
当时开县到处流传一句民谣:“宁赴东海死,勿为今日开县民。”
在四川红灯教被镇压后,许多教民逃到川鄂交界的开县来避难。
李文化原先是重庆川东地区红灯教的一个小头领,红灯教失败后,他一直在暗中策划反清起义。
他悄悄将这些人收罗起来,秘密成立“红灯罩”组织,继续开展反清驱洋斗争。
李文化告诉青云大侠和智涵子,现在洋人在开县大肆发展教徒,修建洋教堂,洋教徒欺压民众的事件屡有发生。
“红灯罩”效法当年的义和团,以“反清驱洋”为宗旨,在开县秘密发展信徒近万人。
李文化历数开县政府和洋教徒的种种恶行后,再次恳请老人家出山相助。
李大侠耐心听完李文化的讲述后,对开县人民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对李文化的义举更是钦佩。
可是,自己毕竟已是三个花甲的老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婉拒了他的请求。
李文化又请智涵子出山,让他坐“红灯罩”第二把交椅。
智涵子不可能去当头领,但他对“红灯罩”的“反清驱洋”活动是支持的。
由于李大侠拒绝出山,自己也不好直接出面支持。智涵子向李文化眨了两下眼睛,建议他去重庆请几个袍哥兄弟,来开县一起策划起义。
在重庆袍哥的帮助下,李文化选择五月的一个吉日,在开县南门大寨“红灯罩”坛口,竖起了“反清驱洋”的旗帜。
领导开县民众发动反对苛捐杂税、反对传教士欺压民众和勒捐派款的武装起义。
开县农民群众纷纷响应,拿起锄头棍棒参加起义军,起义队伍几天之内发展到五千多人。
李文化率领起义军,很快攻占了县城,知县侯之初吓得弃城逃跑。
起义军进城后捣毁县衙门,拆毁洋教堂,赈饥济贫,川东为之大震。
开县百姓扬眉吐气,恨不能把平日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斩尽杀绝。
可是,开县高等小学堂有位名叫邵峰的武术教师,自恃武功高强。认为自己当官发财的机会来了,召集起二十几名徒弟,找到侯知县自荐去充当保镖。
侯之初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重新召回县保安队人员,组织起两千多人的地主武装,对起义军及家属进行血腥镇压,准备重新占领县城。
那天,侯之初带领县保安队去攻打“红灯罩”占领的县城,邵峰和徒弟带头充当先锋。
邵峰手持三节棍冲在前面,快要冲近城门时,城墙上箭矢如雨点般射下来。
接着一通炮响,城门打开了,李文化跃马横刀,带领起义军冲杀出来。
李文化冲向邵峰,手中大钢刀如旋风般向邵峰砍去。邵峰手中三节棍,一会儿是棍,一会儿像鞭,灵活对战李文化。
两人刀来棍往,大战二十几合。邵峰敌不住,转身向南河边逃跑,李文化在后面急追。
邵峰从石桥跑过了南河,李文化紧跟着也冲过了南河。
突然从石桥两边的树林里,冲出近千名保安队员,将起义军队伍拦腰切断在石桥两边,堵住了李文化及前锋部队的退路。
原来侯之初预先在南河石桥两边的树林里,埋伏了保安队的精锐武装。
李文化前进和后退的路被堵死后,邵峰马上折返杀回来,与四个徒弟布成“五行阵”,将李文化团团围住。
五行阵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五个人浑然一体犹如一人,其招数互为守御,步法互补空隙,变化无穷无尽。
邵峰与四个徒弟利用五行阵法,对李文化进行轮番攻击。李文化困在阵中,左冲右突都不能脱身,眼看性命不保。
突然树林里一人飞纵而来,双掌向前推出,向五行阵发出“五雷掌”。
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一团火球从掌中滚出,直接奔向五行阵的“金门”。
发出“五雷掌”的不是别人,正是智涵子。他闻知李文化及起义军被困的消息后,征得青云大侠的默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