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终极学霸 > 《终极学霸》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惊人的条件

《终极学霸》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惊人的条件(第2页/共2页)

bsp; “同时,由于我们这个司才成立没多久,所以我们目前的人才引进人选,只有您一个人,我们司现在有12个人,现在都将专职服务于您。”

“另外,我们的经费很多,所以您也可以提出足够的条件,只要您能满意。”

说到这,张亮伟也是一笑,他这句话已经不算是在暗示了,已经是在明晃晃的明示了。

不过,李牧的眉头挑了挑,倒是对张亮伟的上一句话感兴趣:“你们司现在只选中我一个人?”

“是的。”张亮伟点点头。

李牧颇有些好奇的问道:“那我倒是挺想知道,你们司对于这个高层次人才的范畴是怎么定义的?”

“呃……”张亮伟伸手捏了捏眉心,最后还是回答道:“暂时的话,我们的标准指的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等这类奖项的人才。”

李牧:“……”

那这么说的话,基本上不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好吧,我就老实给您透露一下吧。”张亮伟摊手道:“咱们这个司的建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您,当然,我们在之后也会根据情况进行其他方向的发展,将我们的标准放低,还有相应的扶持标准,当然无论如何,您的标准永远都会保证在最高的。”

李牧微微点了点头。

“国家对我的看重,可真是高啊。”

他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张亮伟笑道:“就像我当初跟您说的那样,国家期待您。”

李牧微微点头。

绝大多数的人心中都会有家国情怀,他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今天我就主要是想和您了解一下,如果您回国之后,您希望国家为您提供一些什么?”

“一个研究所?足够先进的实验器材?还有经费什么的,再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这些您都可以提。”张亮伟说道:“甚至如果您想要直接建研究院出来也都行,哪怕超出了我们司的限制,我们也可以和上面提出,大概率都能够得到批准。”

“或者您有什么自己的构想的话,也可以说出来。当然,只要您不是想要再建一个中科院。”张亮伟笑了笑:“这种事情的阻力会很大,而且那个经费要的,估计就会多的太多了。”

中科院,可称得上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了,就像是德国的马普学会一样。

再造一个中科院,差不多相当于再给全华国另起一个科研机构体系了。

李牧笑了笑,说道:“这样的条件我当然不会提出。”

他思考了一下,摩挲起了自己的下巴。

张亮伟也没有再说什么,静静等待着李牧的回应。

直到最后,李牧说道:“科学研究,需要的是足够纯粹的环境,任何的构想都不如一个纯粹环境来的重要。”

“不过,一个环境是否能够足够纯粹,最终还是取决于人。”

“所以我想知道的,如果我要建一个研究院的话,这个研究院,除了我担任院内的首要领导者之外,在研究院之外,又会受到哪些人的影响,或者说……掣肘?”

“这点,请您绝对放心。”张亮伟说道:“关于这点,在我们的预案中,只要您决定建立这个研究院,届时将只有您具有决定权,其他人将只会有过问权或者是建议权,上面也只会有取消研究院的权利。”

“当然,我所说的这个决定权,包括了所有意义上的权力,比如人事权、财政权等等。”

听到张亮伟给出的条件,李牧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样的权力有多大?

李牧不知道如何形容。

哪怕是当年在洛斯阿拉莫斯,身为曼哈顿计划领导者的奥本海默,也没有这样的权力,甚至奥本海默,也是被另外一名叫格罗夫斯的将军给选上,成为了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的。

“这个……是你们的预案?上面能同意吗?”

李牧惊讶地问道。

“哈哈,我们能给出这样的条件,自然也来源于上面的许可。”张亮伟笑道:“所有预案中的方案,都已经经过了上面的授权。”

李牧颔首,“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来谈谈细节上的东西吧。”

随后,他便和张亮伟讨论起他的这个研究院在未来的细节情况。

这场谈论持续了很久。

当他们从中出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暗下来了,同样的,他们也都已经饿了。

在大使馆的餐厅中简单吃了一顿,李牧便表示道:“我得赶回去了,九点之前应该能到家。”

“好的,李先生慢走,小魏送你回去。”应泉生说道。

李牧点头,随后又坐上了那辆送他过来的红旗车,而开车的人也正是魏根申。

“再见。”

李牧向应泉生和张亮伟挥手告别。

两人也都朝他挥手。

看着车子离去,应泉生和张亮伟也返回了大使馆内。

“张司长,你们这谈什么,居然谈了这么久?”

应泉生很是好奇,李牧是上午到的,结果他们谈了整整一个白天,他自然好奇。

当然他也很快摆手道:“当然如果涉及到了机密的话,就不用给我说了。”

张亮伟笑了笑,“倒是也没有啥机密。”

“或许你要不了多久也就能知道了。”

“按照李牧先生的要求,我们将会在国内新建一个研究院,一个和中科院平行的研究院,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研究院的层次还要更高一些。”

应泉生有些惊讶:“那得花多少钱?”

“多,但至少也不会比中科院多。”

应泉生点了点头:“不过,中科院那边的人应该会反对吧?”

“他们反对不反对也没啥意义,已经作出决定了,上面也是希望看看,将科学交给一位无可置疑的天才后,将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也算是对另外一条路的尝试吧。”

应泉生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弊病,这条新路,估计就是一次新的尝试了。

而这条路的领导者,还是李牧。

“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变化吧。”

张亮伟笑道:“我想会的。”

这也是国家会愿意在李牧这位理论学者身上下这样一番功夫的主要原因。

不过,李牧真的只是个理论学者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