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七,接到桓温书信的桓冲带着几个儿子干里迢迢从江州治所浔阳城抵达姑塾城外一处叫十里铺的小集镇。
夕阳西下,距离天黑还有一个时辰。桓冲并不打算在此处落脚,只命随行五百骑兵在此处饮马,然后抓紧赶路。天黑之前便能进姑塾,见到桓温了。
虽然桓冲一向不赞成长兄桓温的行事,兄弟之间多有分歧。但是桓冲对这位长兄其实是很敬重的。桓氏一族之所有能有今日,都是长兄打下的基业,都是他一手奠定了如今的局面。所以,桓温在桓氏之中的地位无人不敬重。要不是桓温,龙亢桓氏怎会有今日的地位和荣光。
但是,另一方面,桓冲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这位长兄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图强进取,到后来势力庞大之后的野心勃勃。
桓冲不希望桓氏走上那条路,因为桓冲冷静的分析之后,认为兄长不可能成功。大晋南渡之后,内外交困之局,靠的是门阀大族的齐心协力,南北士族的合作协调才能稳定局面。任何想要打破这种平衡的不轨企图都不得人心。
王敦何等强大,造反败了。苏峻攻入京城,甚至控制了司马氏,一样不为士族所认可,一样的失败。兄长若有企图也是一样。
如今的大晋是共治之国。任何豪族,可以分享权力,但却不能打破平衡,否则必遭反噬。王谢等天下士族不允许有人这么做,现实的情形也不允许有人这么做。无视人心,无视王谢等天下大族的实力强行上位,势必会造成天下大乱。也势必为胡人所乘。而大晋对于胡人的恐惧和痛恨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愿意臣服在胡人的铁蹄之下。故而打破这种平衡的人,必为所有人所唾弃。
正因如此,桓冲才会和兄长有分歧,不肯参与桓温的一些行动。当然,对于兄长的支持他还是有的,江州的钱粮资源桓冲还是全力供给的。江州在桓冲治下也是欣欣向荣,所以桓温对桓冲虽有怨言,却也并不因为意见相左而和桓冲不可调和。兄弟情义上其实是甚笃的。
桓冲接到桓温的信,这才得知兄长病的很重。中风之后很难痊愈,再加上桓温在信上说,要他去姑塾见最后一面,同时要将军权交于他掌管。这一切都表明病情确实极为严重了。
所以桓冲连忙带人赶往姑塾,他急切的想要见兄长一面。
随行骑兵们在十里铺的小河中饮了马,桓冲下令上马一鼓作气赶到姑塾。然而,十里铺东侧官道上,一辆马车停在了官道正中,拦住了去路。
随行骑兵们连忙上前查看,发现马车里坐着一个人。那人自称是桓冲的好友,从姑塾而来,请桓冲前来相见。
得到禀报之后,桓冲来到马车旁。马车中的人下了车,站在路上向桓冲行礼。桓冲认出了他,那是郗超。
“郗超见过桓将军,我已然等候多时了。”
桓冲甚为纳闷,连忙还礼道:“你怎么在这里?是大司马派你前来迎接的么?”
郗超微微一笑道:“是也不是。大司马确实命郗超见桓将军,但今日却非大司马所命,而是郗超自己来见桓将军的。”
桓冲厌烦郗超这种说话的方式,沉声道:“大司马病重,邀我前来姑塾相见。天色已晚,我们需要在天黑前抵达姑塾。景兴若有事便直说。”
郗超微笑道:“桓将军走不了啦。今晚你若进姑塾的话,明日桓将军便是一具尸体了。”
桓冲闻言,愕然当场。
……
十里铺一间简陋的客栈之中,郗超告知了桓冲,姑塾城里正在发生的事情。
“桓将军,大司马已然不能言语了,恐怕未必熬得过今晚了。我知道桓将军急切想见大司马的心情,但是,桓秘桓熙桓济三人已经张网以待,他们已然定下了计谋,就等桓将军前往自投罗网。只要桓将军一入姑塾,便会为他们所擒,丢了性命。所以,本人才前来阻止桓将军前往姑塾,以免入其觳中。”
短短几句话,让桓冲心神激荡,游移不定。鉴于之前的印象,桓冲其实对郗超并不信任,他反而有些怀疑郗超此举是一场诡计。他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