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布衣首辅 >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谁的牌面更大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谁的牌面更大(第2页/共2页)



吃喝之间,李丹这才开口说:“方才陆兄曾羡慕我等的装备、马匹和车辆,你可知这些东西价值几何?”陆城远没想过这么多,他当兵从来都是上峰发下东西,不曾想过这些都是需要用银子换回来的。

“战马二十到四十两,挽马如今漠南归附交易的马匹增加,价格略为低了些,十到十二两,马车时价七两四分银子;

自生铳每支六两七分,单手连弩三两二钱银;

骑兵圆盾八分银,佩刀三两二钱,骑兵半身甲,带裙甲和笠盔共是十四两九分;

还有双插、水葫芦、铁皮行军饭盒、靴子、制服、手套……。”

“老天爷,你们装备一个骑兵要这样多银子啊?”陆城远目瞪口呆。周围的人都笑了,即使最后来的人,待了段时间也会被灌输这种“成本计算”的思想,尤其到军校深造过的军官们。

“嘿,陆大人,咱给兵想得周到,兵才信任咱,乐意跟着上官冲锋陷阵呐!”石大军说。

“是这个道理。”陆城远眯起眼看着远处站得笔挺的警戒卫士:“可是……我怎么看都觉得大人手底下这些人和我们的兵不一样。

怎么说呢?精气神不同,往那儿一站,举手投足看着就不是老百姓,是个兵!”他这话引起周围的善意笑声。

“等以后标营到了,我想陆大人你会有更多感慨。”曹均有递给他一个苹果:“您要是看过标营再看自己的手下,估计怎么看都不会顺眼了。”

“这是为啥?因为他们装备更好?哦!我明白为什么大人不急着平叛反而一直和伍大人聊做生意、收税了。军队是钱喂出来的,对吧?”他猛地拍大腿,像是悟出了佛性一样。

“陆大人所言有几分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和钱都要有才能打仗,打仗打的就是个财力,而不在于人数多少。”李丹说:

“前宋时周边强敌环伺,又是契丹又是党项、吐蕃,南边还有个南诏,但它活下来了,为何?因为它有钱呵。”

“哦?大人为什么这样说?难道不是因为宋军甲胄、刀枪之利?”陆城远是站在武人的角度上,所以多少有些不服气。…

“你也可以这么说。”李丹点头:“但是坚固的甲胄和锋利的刀枪都需要人来造,所需材料也要人来开采、锻打和制成。

而这些都包含在咱们刚才所说的那些价格里。每个士兵都是朝廷用钱培养和武装的,陆大人知道咱们一个兵每月一石粮加一贯钞,你知道宋朝士兵每月拿多少?三十五贯!”

“啥?”陆城远差点跳起来,其他几个人也颇感意外。

“这么高?”石大军叫了声。

“不用惊讶,从唐末五代到宋,一直是人口不断锐减,所以采取的是精兵策略。

部队人数少,却足以以一当十,前宋沿用了这种政策,但到南宋时不断的战争和维系漫长战线的需求导致军费开支超过国家承受的能力。

前朝看到了宋的问题,看出巨大军费拖累财政的毛病,所以从开国之初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军饷!

但是公开的劫掠是允许的,只要将十分之一上缴国库,剩下就可以归己。但是这引起另一个问题,就是组织性和纪律性受到严重破坏。

虽然他们最初有着巨大的破坏力,但后来堕落成罪犯团伙,这就使得被占领地区不稳定,频发起义。

后来吸收了大量汉军,不得不重新给与军费,名为开拔银,类似一种出差补助。这样的薄饷制度沿用至今,一石米粮供食,一贯钱钞供家用。”

说到这里李丹看看自己的弟兄们:“咱们绕州团练的规矩是怎样的?”他问。

“三两银钞,伙食三餐不限!”大家回答,声音里充满了自豪。

“陆将军可知为何绕州团练能够出得起这个价格?”李丹见他疑惑地微微摇头,微笑说:

“因为饶州商人成立了商会,团练是由商会出资的,而商会又由于团练南征北战把生意拓殖到了很多地方,并挣回了比军费要高得多的收益!”陆城远恍然大悟。

李丹又启发他:“你看,先进西安城的都是随我来的商社会长或者他们派出的代表、掌柜,你明白这里的奥妙了吗?”

“大人要让他们拓殖在陕西的生意?”

“可不止陕西,皇上划的范围可是陕甘宁边(边指固原、榆林两个边镇)呢!这么大范围,那些商人能不趋之若鹜?

他们愿意掏钱,我才能有底气稳定这里的钞币和市场,经济解决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谁还没事跟着黄道教跑?

本来陕西就有三十万驻军,我们再发动十五到二十万团练,几个黄道教跑不了!”

“可是,大人下官担心,那些愚民拿到武器,对官军反戈一击可如何是好?”

“你担心得有理。所以稳定市场和经济的步子还得快!只要百姓看到事情再向好发展,人心便会逐渐收拢。

我昨天和伍大人说要将一些官办矿山承包给商家,还会开采新的矿,目的就是两个:为陕甘开源、聚拢额外劳动力。

劳力被吸引到新的工厂里去就少了个闲杂人等在街上晃,也就少了闹事、起反的人。

他们挣到的钱我们都用新钞支付,工人要么拿回家家用,要么他自己到周边寻欢作乐,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帮我们流通新钞。”

李丹凑近些:“我算过,第一批新工厂和矿山可以吸纳六万人,有这么多人帮我们使用新钞,它就会自然、不费力地流传开,比什么禁止旧钞、强行回收岂不是安静,也安全得多?”

陆城远看了李丹半天,他忽然明白自己那位亲戚为什么要让自己找他麻烦了。这个小钦差太聪明,聪明得这样年纪就能把事情看通透。

“想的很好,可……万一有人中途搞点事,那这计划岂不是?”他吞吞吐吐地说。

“我既说出来了,你觉得还会怕有人捣乱?”李丹呵呵地笑,然后丢下手里吃干净的肋骨,用纸擦擦手(这家伙竟这么奢侈!):

“陛下为我准备了四张牌,我才不过打出第一张而已。如果有人想比试比试,尽管来啊,我接着,看看咱们谁的牌面更大!”

——

ps:有个皇帝做靠山就是爽!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