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求生记 > 正文 第七十三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

正文 第七十三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第2页/共2页)

的情况,问题很大,所以开讲时直接拿出了早就用毛笔画好的几幅草图,这是目前敌我双方对仗时的排兵补阵图,让大家传阅。

作为督五军营戎务,兼掌后军都督事,兼督十二团营,主持经筵事的会昌候孙继宗看后,然也,不知道章子俊接下去想做什么。

章子俊要说明的意思是,大家请看,我大明军对仗鞑靼骑兵往往是排场大,收效微,而河套地区鞑靼骑兵或东或西来去自如,要想扭转必先固边镇,用小股精锐主动出击,而目前一味防守不足取,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出击,贼据河套侵扰边夷英宗欲征而不果,使吉囊居为巢穴。套贼不除,中国之祸不可量也。

固边镇怎么个固法,就要说到有一种防卫利器,能随意移动轻便的大炮,目前我朝的“守城炮”太笨重,移动困难,那么就要研制一款小巧轻便的火炮出来,接下去改良火枪,增加射程。

只见章子俊又拿出几张图纸给兵仗局主事看。

当章子俊了解此时明朝还没有后世的弗朗机炮时,心中就有想法了,弗朗机炮进入明朝还要等到正德年间,广东水师跟荷兰人打了一仗缴获了二十门后才大规模仿制。

此时就先拿出来用,对于当前来说,制作并不困难,没有技术难点,还能有改进的空间。此炮小巧轻便,一匹马能驮二门,分为主炮和子炮,另外把现有的大炮改良,轻量化,按上双轮,能用马匹拖运,这样机动性增强,在野外可随时展开,发动进攻,从而削弱鞑靼骑兵的机动性。

章子俊脑子里面早就有了一套改良火器的制作方案,在穿越前村头维修农具的小工坊,如果做一把火枪,也比当前手工打造的好百倍。问题的关键在于切削上,没有机床的加入,做什么全是榔头敲,敲出来的火枪要么炸膛,要么漏气。

对于章子俊的这些想法,首先大家不太认同,在没有看到实物前,想要用一张纸说服古人是很难的,特别是有着带兵经验的孙继宗,能随意移动轻便的大炮根本不可能,白日做梦,想要大炮射程远,势必增加炮重,就说目前的守城炮长三尺有余,重二千多斤,装药一斤多,能打出二里地,几十人才能移动,而章子俊说,能打出二里的炮,重量不会超过五百斤,这还是用现有的炼铁,而不是用钢推算的。如果能利用几百年后的高炉炼铁技术,加上转炉炼钢,那么能打二里的炮只是单兵武器,一个人就能扛着跑。

兵部尚书王复道:“难道章大人会造炮?”

章子俊回道:“然也!还能造火枪,还能把目前的火药威力提升,不过下官不想造,那是工部的事宜,怎能让翰林插手。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会昌候孙继宗急急道:“这有何难,章大人如能营造出大炮,边患不就平定了吗?”

章子俊道:“首先不是想造就能造,先要有练钢铁的工坊,没有好的钢铁造不出好炮。”

内阁跟陛下一阵商讨后,由内阁彭时宣布陛下旨意,加任章子俊为工部左侍郎,分管兵仗局,主持一切营造事宜,先营造弗朗机小炮三门,钦此!

章子俊这才罢休,妥妥地三品大员啊,没好处谁愿意干啊。

首先是选址,要解决动力问题,对于动力,章子俊早就想好了利用伟大的发明,水堆驱动,就在东郊出朝阳门七里地,此处一条小河边,此小河直通大运河,水流喘急,是一个制作工坊的好地方,可是这里的地属于定国公徐永宁家族所有,章子俊可不管这些,上书就要这块地,内阁和皇上看着办,想要大炮,就得照办,要不就不管了,工部左侍郎不当就不当吧,可把内阁气坏了。

章子俊动用了家中的电脑,画出了高炉及转炉的简图,标上文字及尺寸,按目前工部能做到的规模,只能造迷你型,炼铁高炉一次性投料先营造一个容积五十立方米,炼钢转炉就是熔炉,不过又不同于现在明代的炼铁熔炉,随即又画出需要建造的厂房,因为高炉外壳本是铁壳包裹,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先用耐火砖做高炉内芯,把鼓风通道直接垂直修在内芯外壁上,修建一个夯土外壳,把高炉内芯和鼓风通道一起包在里面,外面再砌上砖隔热保温,把上面的排烟口通道间直接连通边上的转炉,这样高炉内芯的形状就像一只大花瓶,肚大下面收小脖子长,正好排烟,底下分别是出铁水口及炉渣口。一小半在地下,一大半在地上,这样也便易投料,可以直接把石灰石,铁矿石,焦炭倒进去,这也是采用了烧瓷的窑的办法为了能将温度升起来,足够能融化铁石。而流出的铁水有流入边上的转炉中继续炼成钢,对于这样的做法,章子俊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失败也不会太大,起码能出生铁。

工部汇集了目前大明对炼铁的能工巧匠,不过目前采用的炼铁全是用熔炉,而章子俊做了改进,大明第一款高炉诞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