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好汉子 > 正文 第十九章 机不可失

正文 第十九章 机不可失(第2页/共2页)

码头不值一万两银子,但昨天上董家庄缴获的那三十多艘大船停靠在董家码头。

关键是码头护卫的战斗力比较强,董遥看中护卫队那二十多个队员了,他才决定买。

“算你识相!”董文不屑地看董遥一眼,他走了。

董海平和董文林去府城和董文办董家庄码头的过户手续,董遥召集民团的董铁柱团长和副团长董大成、董二成开军事会议。

董家庄民团和董家壮壮男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士气非常旺盛,董铁柱团长和副团长董大成、董二成都建议趁热打铁攻占芝罘岛。

“咱们庄不少人都是从老爷(董大芝)的船队退役的水手。”

董铁柱吸一口旱烟:“二少爷,不算我,咱们庄能找出五十个会操帆的壮年人,芝罘岛上只有二百多倭寇,机不可失啊!”

“那行,咱们收复芝罘岛。”

董遥站起身:“二成,你派人去莱州城,黄县等府城或县城买壮年男流民,攻占芝罘岛后,要派人守卫芝罘岛,咱们董家庄民团最少要扩军到一千五百人。”

官府倡议鼓励临海的村镇组建民团抗击倭寇,但有人数限制。比如,董家庄民团的人数不能多于五百。

衡王府把芝罘岛送给董遥了,登州知府叶顺良和登州参将邓家仁特别准许董家庄可以组建一个不超过三千人的民团。

关键是董遥把董家庄大捷的功劳让给登州知府叶顺良和登州参将邓家仁了,叶顺良和邓家仁才照顾董遥。

凌晨,董家庄民团情报卫审问了横路敬二和小泉一郎等二十多个倭寇的大小头目。

董二成副团长确认,加上乘坐三艘大船逃回去的那几十个倭寇,芝罘岛上的倭寇不到三百。

横路敬二和小泉一郎等二十多个倭寇的大小头目交待,芝罘岛有价值几十万两银子的金银财宝还有棉布、绫罗绸缎、粮食等不少物资。

关键是芝罘岛现在是董遥的,所以,董遥决定出兵歼灭岛上的倭寇,收复芝罘岛,顺便把岛上的金银财宝和物资收入囊中。

吃过中午饭后,董遥带领董家庄民团和二百董家庄壮年男村民出发了。

倭寇不仅袭击大明海边的村镇,他们还攻击遇到的商船和客舱。

几十天前,横路敬二带领倭寇攻击两艘路过芝罘岛的二号福船,他们抢了那二艘二号福船。

那两艘二号福船便宜董遥了,他把二艘二号福船分别命名为董一号和董二号。

未时初刻,董遥、董铁柱、董大成带领董家庄民团二百多人和二百董家庄壮年男村民分别登上董一号和董二号二号福船。

董家庄民团情报卫的指挥官付兴祖带着几个人划着一条比较大的渔船先一步出发,他们去芝罘岛上探路。

付兴祖是董家庄最好的渔民和猎人,以前经常到芝罘岛打猎,他对芝罘岛十分熟悉。

大明的福船船体高大,宽平的甲板。

福船是双柁,不管在浅海还是在深海,操作性都好。

当然,福船也能在内河航行。

二号福船长三十多米,宽数米,加上水手,董遥带着二百多人登上董一号。

船上有几十个水手,上来二百多人,船上有点挤。

好在,董家庄码头离芝罘岛不远。

半个多时辰后,董一号和董二号才航行到芝罘岛,董遥摇摇头,一小时十公里在左右,福船的速度太慢!

一节约等于每小时两公里,这个时代,欧洲人的帆船速度约十节,大明帆船的平均速度五节左右,比较慢!

“明年有钱、有闲后,建一个船厂,我让人研制飞剪式纵帆船。”董遥下船,他登上芝罘岛,登山包中有一个飞剪式纵帆船模型,我的船厂研制出飞剪式纵帆船不难。

董遥穿越前,他大学同学刘胖子开的饭店即将开业,董遥在大华超市买了一个铜制的飞剪式纵帆船,准备送给刘胖子。

历史上,1700年,欧洲人和美洲人制造出木制风帆驱动船型的终极成果:比一般帆船速度快几倍的“飞剪式纵帆船”。

飞剪式纵帆船可适于在高海情况下航行,足以对付海上瞬息万变的气象变化,船体甲板上无高耸桥楼,是一种经济型远洋运输船、高速战船。

飞剪式纵帆船的平均速度约十五节,顺风顺水,飞剪式纵帆船的速度能达到二十节(每小时约四十公里),比福船的速度快几倍。

董遥的温饱和生存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飞剪式纵帆船是他的梦想,目前看来没有实现的可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