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越来越烂,没钱什么事情做不成。
边防空虚、军备废弛、鞑子年年南下扣关、土司反复无常、女真劫掠成性,倭寇肆虐、海盗猖獗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这弘治皇帝都不算是合格的皇帝,都不算是一个好皇帝,甚至于连他父亲都远远不如。
明宪宗虽然说宠爱万贵妇、重用宦官和厂卫,但是成化皇帝时期至少还是可以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比如对天顺末年叛乱进行清理、平复两广、平复荆襄流民,并对河套进行清理,驱赶鞑靼,成化犁庭等等。
尽管文臣们恨透了成化帝,极其的讨厌他,但是对于大明来说,成化皇帝的所作所为是真的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
如果不是成化皇帝打击鞑靼、女真部落,弘治皇帝现在估计着还要更加头疼,那就不是南下劫掠的事情了,说不定还要野望中原了。
这女真部落也就不会仅仅只是骚扰、劫掠辽东边镇的事情了,而是搞不好会跟明末一样,要打出‘七大恨’的口号来反明了。
还有成化帝虽然是重用宦官、厂卫,但也让这些大臣们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别的不说,至少这赈灾的时候,不会像现在这般,竟然敢将所有的粮食都给吞掉,完全不顾百姓死活的地步。
说到底,还不是下面的大臣们知道弘治皇帝宽厚仁慈,即便是被查到了恐怕也没有什么事情,再加上听信他们文官的,到时候朝中找人好好的劝说一番,基本上屁事没有。
还有就是弘治皇帝不重视厂卫的力量,马放南山、自废武功、自己弄瞎自己的眼睛而耳朵,所以大家也不会觉得弘治皇帝能够知道下面的事情。
这也是各级官员该如此胆大包天、无所顾忌的根本原因。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就是灾难,天灾人祸,这才是真正的民不聊生。
有抱负、有理想的大臣们在思索着,同样也是有文臣们皱着眉头在思索。
太子不受控制就算了,关键是还喜欢乱来,总是能够搞出一些东西出来,还如此的清醒,这对于他们这些文官集团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弘治皇帝这样的天子,最好拿捏,什么都听他们文官集团的。
这将来一旦太子登基的话,恐怕好日子就到头了,看太子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啊。
不仅仅不喜欢和他们这些文官们亲近,而且喜欢的东西还不是他们儒家的这一套,喜欢旁门左道、喜欢奇巧y技。
还有这太子之间会搞钱,又会搞事情,也不知道脑子里面装的是些什么,又是纺织厂、琉璃厂的,这又弄出了造船厂、水泥什么的。
还要开海,这以后想要金钱这一块来限制天子的话可就不容易了,天子有钱,手里面又有钱,这以后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就容易多了,而不会像弘治皇帝一样,一句没钱就怼的无可奈何。
空有一腔热血,却是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只能够继续任由他们这些文官们摆布,老老实实的在宫中当个泥塑木雕的天子。
想到开海,还有征关税,谢迁的脸上都阴晴不定,他自己是江浙的豪族出身,家族在江浙地区的产业极广,根深蒂固,代表的就是江南缙绅集团的利益。
开海对于江南地区的海商、大家族、缙绅集团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办法继续去垄断海洋贸易的巨额利润了。
而且还要收关税,这等于说是要叫商税了,这是江南士绅集团、商人们所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交税是绝对不可能交税的!
“经过这样的一回,恐怕以后想要再来限制太子的话就更难了。”
“看弘治皇帝的意思,估计也是支持太子的,从小溺爱,再加上现在也确实是做了一些事情出来,恐怕以后就更支持太子了。”
想到这里,谢迁更是头疼。
另外一边的马车里面,弘治皇帝、朱厚照、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坐在宽敞的马车里面,正在商量一些事情。
“开海势在必行!”
“海洋是个大粮仓,可以养活上千万的人口,如此巨大的粮仓绝对不能放着不取。”
“但是这倭寇和海盗,始终也是祸害,还是要想办法彻底的清剿掉才行。”
“两位爱卿不知道对此有何高见?”
弘治皇帝看向张懋和朱辅,他们两个是大明武将勋贵集团的代表人物,想要重整军备的话,少不了他们的支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