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正文 第81章 分银两大会

正文 第81章 分银两大会(第2页/共2页)

对打仗不利。”

马上有都察院官员提出反驳,这一下子花掉170万银两,那还得了!

洪承畴站出来道:“启奏皇上,如果不马上拨款,蓟州和宣府长城关口修理就来不及,如果建虏攻关,很容易突破。”

崇祯皇帝和众官员一听,心中害怕,马上同意这60万银两的拨款。

接下来,由于周铉不上朝,洪承畴也不在乎驰援锦州这件事,因为打仗已经不归他了,他已经成功着陆;

所以,兵部官员只讨来了70万银两,其余的银两待打胜仗后再拨付。

户部官员知道崇祯皇帝的“软肋”,提出要10万两银子在河北、京城赈灾,崇祯爽快答应了。

都察院也不会反对,因为赈灾属于政治正确。

刑部官员提出要花3万两银子,维修刑部大牢,崇祯皇帝同意了,这是一笔小开支。

接下来礼部提出要3万两银子维修国子监,崇祯皇帝也同意了,这也是一笔小开支。

兵部和洪承畴提出要发放山海关、蓟州、宣府镇、密云五个总兵去年拖欠的军饷,以及今年的部分军饷,否则对防守蓟辽防线不利;

商议下来,因为数额较大,只能发放一部分,总共60万两,其余军饷继续拖欠;

待兵部再提出发放左良玉、方国安两位总兵今年军饷时,崇祯皇帝已经生气了,首先是周铉搞回来的总共210万银两,只剩4万银两结余;

其次,左良玉和方国安等剿灭流寇不力,导致襄阳、洛阳失守,杨嗣昌也羞愧而死。

故今年的军饷先拖欠再说。

不过,这个结局已经够崇祯皇帝高兴的,因为往年连这些都满足不了;

更何况,如今中原杨文岳、虎大威恰好兵强马壮,粮饷到位;

驰援锦州的三位总兵也基本粮饷到位;

蓟辽防线也基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朝廷六部也满足了他们用银的需要。

接下来当然是最重要的二件事;

礼部、吏部、户部、工部都盯着,因为这两件是跟他们关系最大,银两也最多。

这次是礼部左侍郎站出来,他拱手道:“启奏皇上,臣以为衍圣公在京城办‘皇家孔圣人学院’是件好事情。

这件事接下来是否由礼部进行接手,请皇上圣裁。”

崇祯刚要开口讲话,工部官员站出来道:“启奏皇上,办‘皇家孔圣人学院’肯定需要建房屋,这件事工部需要参与。”

接下来,户部认为涉及到收入核算,也需要参与;

都察院担心有不当行为,需要参与此事。

崇祯就是要这种感觉,他认为所有的官员求着他在决定的感觉很好!

于是,他微笑着说道:“诸位爱卿,这件事就由内阁成员张爱卿负责,工部、户部、都察院参与,希望你们早日有结果。”

最后一项决案是全国各地王爷和郡王是否愿意捐银,然后让他们住回到京城的事情。

所有官员在下面小声地讨论着;

因为大明末年有30多位亲王、600多位郡王,按照亲王捐银50万,郡王捐银5万,那岂不是有4500多万银两。

户部、礼部、吏部、工部、都察院、大理寺、宗人府等都红了眼。

吵闹了一天,崇祯皇帝认为,这涉及到祖制,而且他内心还是不想让王爷和郡王大出血;

如果大家都捐银,只会显示他这个皇上太无能。

于是,崇祯皇帝决定待鲁王迁入京城后再做决定。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