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72章 抨击(第2页/共2页)

nbsp; 崇祯没有讲话,他也在权衡;

如果仅仅只有20万银两及以下,他根本不会考虑;

但50万银两,特别是在缺银两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思考这后面的得失;

同时,他还要听听大臣的意见。

周铉实在看不起右都御史这种表达“政治正确”意见的人;

如果让这些人去弄银两,他肯定弄不来;

但只要有人做,他就要鸡蛋里挑骨头,不停地反对或者弹劾。

周铉大声说道:“这位官员说话很轻松,能否为国库弄些银两来?

如果依靠祖制能够让朝廷有足够的军饷,当然不需要考虑这50万银两;

但如今朝廷困难,军饷严重拖欠,有王爷愿意捐款给朝廷,为什么不接受呢?

况且,德王只是因为担心建虏和流寇影响到他的安全,所以提出到京城居住;

如果建虏今年再次入关,他该怎么办?

岂不是德王的性命和银两都要送给建虏?

你现在的说法和做法置皇上于不顾亲情,薄情寡义的境地。

如果德王真担心德王有异心,给他制定规则,并派人到府上要求他不就行了。”

左都御史大声呵斥道:“周国舅,你胆子真大,竟然当着皇上的面训斥一个二品朝廷重臣。”

周铉藐视地说道:“我怎么大胆了,难道说的是假话!

在开封,我不仅带领护卫队上战场杀流寇,打了二场胜仗,还掏出自己的几万银两,给杨总督、虎大威总兵和陈永福守备补充骑兵。

你身为朝廷二品大员,能够做什么实实在在的事情?

为自己的下属撑腰,或为了都察院和自己的面子,就随意弹劾官员?

鬼知道你弹劾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为公还是为私?

你的弹劾真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吗?你扪心自问!”

周铉的话可是让乾清宫炸开了锅;

明朝200多年的历史,还没有大臣敢在乾清宫里这样羞辱和抨击一个朝廷二品官员。

左都御史气得鼻子冒烟,他不干了,正准备再次驳斥周铉;

这时候,内阁首辅范复粹希望息事宁人;

他说道:“诸位大臣不要争论了!我们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讨论,蓟辽总督洪承畴大人正等着朝廷的决定。”

崇祯皇帝也希望稳定下来,他对周铉很是不满,但对都察院和左都御史也同样不满意;

都察院这些人每次朝会就动辄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每次朝会都被搞得偏离了主题。

偏偏自己身为皇上,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因为都察院的规矩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来的,他没有办法反对。

他想起了这么多年,都察院好像也真的就只是弹劾,从来也没有干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德王这么诚心诚意地送上50万银两,还每年上交一成收益,也只是想保命;

都察院这帮官员却这么反对;

如果真把德王的请求不当一回事,这天下人该怎么看他这个皇帝。

这时候,只见一个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身着大红仙鹤补服,头戴乌纱端站出来,并向周铉打招呼;

周铉估计他是洪承畴,他微笑地点了点头,并心中一动,到底是让21世纪讽刺语句“忠君爱国洪承畴”去死,还是保他的命呢?

原本,周铉出发去开封时,也只是想搅乱“松锦之战”,并未想到如何处置历史上的这些汉奸,比方说最有名的洪承畴和吴三桂;

但如今,该怎么办呢?

周铉本着治病救人的想法,还是给这些人一些机会,毕竟他们也不是天生的汉奸;

洪承畴是完全按照朝廷的命令,无怨无悔地去驰援锦州;

坚持了大半年后,才战败被俘虏;

即使被俘虏后,也不是立马投降;

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人呢?

在大势面前,很多人无可奈何!不能要求人十全十美,更何况那时候还没有国家的概念。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