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补苍天 > 正文 第93章:胸有大志

正文 第93章:胸有大志(第2页/共2页)

声说道:“你好大胆!竟然视科考如儿戏?!”

“小妹这话从何说起呢?”贾璘诧异地问道。

开心地笑了笑,林黛玉接着说道:“那天说不要做状元、不要做探花,我以为璘哥哥会靠后些,你却就做了榜眼!竟有这么巧的事?!”

贾璘被她可爱的神态和话语逗笑,只得回道:“或许为了令你开心,这也是天意了。”

听得极为开心、满意,林黛玉大方地接受了这个观点,使劲地点点头。

“璘哥哥,你今天的样貌,更是极为英俊潇洒!”她道个万福,笑嘻嘻地说道。

看了看身上的锦袍,贾璘却认真地回道:“我只希望小妹每天都能这样开心。”

又是展颜微笑,林黛玉随后就再拿着手帕拭泪。

“璘哥儿金榜高中,玉哥儿不道喜也就罢了,怎么又还抹眼泪呢?”贾敏走近前来,笑着说道。

林黛玉连忙擦了眼泪,难为情地笑着看向贾璘。

她的眼中满是晶莹闪动,贾璘再看向贾敏,认真地躬身施礼:“不是太太和老爷教导,璘不能有今天。”

“快不要再多礼。”贾敏连忙说道,“不是有你,或许我不能,”

贾璘连忙插话,以免她说出不吉利的话来:“太太吉人天相,自会富贵和美一生。”

说到这里,贾敏想起远在江南的丈夫林如海,不禁笑了。

“老爷有你在身边时,做事都很顺利。现在你回来京城,他那里就很平淡。”她语气无奈,却有一份对贾璘的特别认可。

“那正说明老爷为人宽厚、江南事务安宁。”贾璘劝慰着说道。

那边甄玉莲、薛宝钗等候在远处,一时不敢凑近前。晴雯先走来对贾璘道贺后,再对贾敏说道:“小公子在找阿娘呢。”

贾敏听罢大笑,跟她走回屋内。甄玉莲、薛宝钗再没有避讳,连忙快步走来,道贺不断。

贾璘还礼后笑道:“我请几位妹妹留情。我这总是抬头、低头,眼睛都花了。”

“哈哈哈。”林黛玉等人大笑不止。

“我也来给榜眼哥哥磕头!”未必就觉得高中金榜如何,但此时的贾宝玉却的确为贾璘开心。他笑着跑来说罢,真的要拜礼,被贾璘连忙拉住。

“待你有好事的时候,再给我拜礼不迟!”贾璘笑着说道。

贾宝玉嘿嘿地笑笑,再想起什么来,放眼看去。

“找什么?”贾璘好奇地询问道。

“刚才蟠哥儿来了,不知又跑到了哪里。”贾宝玉嘴里说着,眼神在花团锦簇的女眷中间寻找。

薛蟠此时不知道跑去哪里说笑,贾蓉却趁着偶尔的闲暇,与妻子秦可卿说着什么。

秦可卿随即略微点头,贾蓉笑着离去。贾宝玉见状,主动跑了过去,开口询问道:“这几天一直帮着凤姐姐忙碌,你可也累坏了。”

秦可卿听了他的话,掩袖笑个不停,连声说道:“多有偷懒,未能尽力。”

贾宝玉也是开心,不在意地说道:“应该让那些如同鱼眼睛一般的婆子们多去做活计!”

“嗯?”秦可卿眨了眨眼睛,疑惑地看着他。

——————告祖

贾宝玉见她不明白,自己也觉得似乎不妥,想着找个机会溜走。

秦可卿虽然不敢当众扯住他的袖子,也还是着急地“诶”了一声。

看着她美艳脸庞上尽是疑惑和焦急之色,贾宝玉连忙站住脚说道:“快别着急了,细汗都出来了。”

秦可卿略微轻呼口气,拿着手帕擦了擦额头,眼神只是盯着他。

见她执意要知道那话的含义,贾宝玉只好先拱手说声“得罪”,再大致说了自己的总结。

以贾宝玉的观点来看,没结婚的女孩子,都是亮闪闪的宝珠;结了婚之后,她们就失去了光彩,变为黯淡无华的死珠子;而再上了年纪,就变为鱼眼睛一般,既毫无价值更还可厌,甚至可恶。

秦可卿听他解释过后,不禁笑得浑身微颤。稍后,她停住笑声,眉头微蹙着盯看着他:“以二爷来看,奴家也是结了婚,岂不,”

“不是,不是。”贾宝玉连忙着急地辩解道,“我只说那些丫鬟、婆子,怎么敢说神仙一样的你呢?!”

秦可卿心头再多不快,也被他此时的言辞和神态化解。露出笑容,她低声说道:“快别着急。你也急出了汗,都是我的罪过。”

见她不再羞恼,贾宝玉抬起袖子胡乱蹭了一下额头,呵呵地笑了。

毕竟大庭广众,秦可卿施了一礼,正要转身离去,再又笑着说道:“我倒并未觉得怎样疲惫,先要向宝二爷告个罪。”

“那也应该是去向璘哥哥赔罪才是,又不是我高中。”以为她是在打趣,贾宝玉不在意地笑道。

秦可卿再又一笑,先留个悬念:“等下二叔叔就知道了。”说罢,她抽身离去。贾宝玉略有失望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女眷们之中。

“吉时已到!”贾珍那边派人来通知,荣国府这边的众多男子,在贾赦、贾政的带领下,与贾璘一起走去宁国府,其余女眷人等暂时等候。

从荣国府的正门向东,走了不足一射之地,众人已见到贾珍、贾蓉等人恭候在宁国府正门外面。

此时的宁荣街两端,已有众多仆从守候,暂不允许寻常百姓通过。寒暄几句,众人揖礼后,由贾珍领路前行进入正门。

过了仪门之后,众人转而走向西院,就进入了贾氏宗祠的属地。

黑油漆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着一匾:贾氏宗祠。四个大字的旁边,是“衍圣公孔继宗书”的字样。

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星辉辅弼。对联一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皆是先皇御笔。

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慎终追远。另有对联,亦是先皇御笔。

殿内香烛辉煌,锦障绣幙。

众男子分昭穆,排班立定。因为宁国府贾敬只在观中修炼,所以由贾赦代为主祭,贾政陪祭,贾珍献爵,贾璘献帛,贾琏、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贾珍代为宣告祖先,说是后辈贾璘中得进士,更还高居榜眼,足可慰藉列祖列宗的期望。

青衣乐奏,三献爵,兴拜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众人暂且退出。

贾母一行已经到来至正堂,瞻看上面居中悬挂着的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槛内尽是冠戴整齐的女眷,槛外是一众男子。因为贾蓉是长房长孙,暂与女眷在堂内,负责传递供奉的菜肴。传递完毕以后,他也退出槛外,居首位站立。

从文旁之名者,以贾赦为首;下则从玉旁者,以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以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

贾母率先拈香下拜,众人跟着一齐跪下。五间正堂,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华冠玉带、花团锦簇,跪得无一空地。

此时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以及起跪靴履飒沓之响。行礼完毕,贾母与众女眷退出祠堂,再分别乘坐软轿、马车,回去了荣国府。

她们进入府内,宁荣街又是暂时的封禁,也就由两府的仆从们解除。

贾璘经历了这个仪式,再次得到众人的道贺、赞礼。

贾珍把众人迎进宁国府正堂,与贾赦、贾政等人略作叙谈,贾璘近前施礼道谢。随即,众人先后乘坐轿子,前去荣国府给贾母拜礼。

剩余的仪式,就只有开怀畅饮与热烈说笑。贾璘作为绝对的主角,对男女亲族逐次拜礼道谢不断。

才得到略微的空闲,他被林黛玉示意到阶下的花树下稍作休歇。两人还没说上几句话,却因为有人近前道贺,林黛玉只得低头离去。

“给璘大爷道贺、见礼了。”一个长相俊秀、身材高挑的少年,笑眯眯地近前施礼,更要跪拜。

伸手搀住他,贾璘回道:“怎敢受此大礼。”

“晚辈芸,应该恭敬璘大爷。”贾芸拱手说道。

听他报了姓名,贾璘知道十五岁的这个少年只和寡母过活,生活很是不易。

长安的贾氏宗族,除了宁荣二府之内的人以外,另有亲缘关系稍远的,就都如之前的贾璘一样,傍居在两府的院墙外。

他们日常的用度,主要靠两府按月调配供给一些浅米。这些肯定微薄不够用。

但这些亲族人等,除了再去找一些与贾氏相关的工作,贴补家用之外,不能另寻其它工作。否则就是给贾氏丢脸,甚或不能再得到贾氏两府的照顾。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更重要的,就是这些贾氏后人无论生活得好赖,多是不成器的人。

有钱有势的自然是奢靡不堪,但有一些经济条件,或者手里有了一些钱财的,也多是去花天酒地地用掉,而不会去做什么经济。

别说去找额外的工作会带来名誉上的损失,就是逼着他们去做正经事,也没有几个愿意去的。

倒也不都是混账,这个性格活泼、暗里有股冲劲、狠劲的贾芸,就是贾氏晚辈族人之中,难得的可教之才。

这样想着,贾璘笑着回道:“你只比我小两岁,我不敢接受你的大礼。”

“这是从何说来!俗话说‘坐摇车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孙’。山高高不过太阳去!璘大爷不嫌弃侄子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说罢,他毫不犹豫地屈膝拜礼。

贾璘连忙拉起他,帮他掸干净袖子、袍子上的土,再笑着说道:“可见芸哥儿胸有大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