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补苍天 > 正文 第83章:金陵适时来客

正文 第83章:金陵适时来客(第2页/共2页)

于近处登岸——登岸后发觉有“林”字大旗,倭寇们立即起帆、划桨,仓皇地逃走。

应天府知府贾雨村、两广节度使姜瑜德,纷纷对林如海表达祝贺和敬意。尤其是姜瑜德,甚至邀请林如海分出一支部伍,去协助剿灭闽粤等地的倭寇,以及时常冒犯的佛朗基人。

林如海此时早已摆脱了战战兢兢的小官员形象,以手握四千军纪严明、武器精良的林家军而气度非凡。

当然,为了避免使得朝廷额外关注,并被削减力量,林家军还是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低调,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着丰富官场经验的林如海和,自然是可以轻松应对。

这天清晨,贾璘陪同林如海检阅士兵完毕,回到了大帐中。

林如海低头处理公务,许久才抬起头来说道:“解元公自去喝茶。”

拱拱手,贾璘淡然地说道:“请报老爷得知,晚辈准备返回长安去了。”

“这,”林如海听了一惊,手中的毛笔不禁掉落在文案上。

相处得时间很长,贾璘又确定地是他的左膀右臂,简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人物。此时乍听之下,难怪林如海的心情复杂。

肯定想要留住这个奇才少年,可林如海知道他另有雄心壮志。而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贾璘实现抱负,就必要朝廷重视,因此就要获得充满荣誉的出身。

林如海如果强行留下贾璘,自然可以让他在自己的身边,在林家军中获得重用。可这样的话,贾璘的职务再高,也不会受到更多人的敬重,更别提朝廷的那套迂腐却又是必须的规矩。

“璘哥儿还是要回去参加会试?”林如海带着遗憾的语气问道。

“正是。不如此,不能回报家国。”贾璘明确作答。

默默地点点头,林如海忍了忍,还是照实说了出来:“璘哥儿必可高中!但,但因为你佐助我良多,耽误了学业。今科或有困难,”

贾璘接过话来说道:“晚辈自信必中。如果真的有不顺利的话,晚辈仍会回来老爷身边。”

既然如此,林如海不便再多说。犹豫了一下,他想起来说道:“我也许久没有和家人通信了。你返回长安的路途中,可代我向你姑母问好。”

“晚辈必然如此。”贾璘拱手应道。

这边定好,贾璘随即与军中的诸位兵将道别。

听他确定要回去长安参加会试,众人既是不舍,却更加不能阻拦,以免耽误了他的前程。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胡光汉、石孟远等人唏嘘不已,林氏子弟更是抹泪不忍,郝世昌干脆要对他拜礼,以答谢重新走回正规,并得到重用之恩。

对众人连连拱手,贾璘微笑着说道:“不多时,我们当会再见。只不过,在下希望到那时,诸位既是连获战功,又能保住安好!”

众人一起拱手,只说必会如此。

笑了笑,贾璘接着说道:“因此,诸位勤勉事务、严守军纪,才是首要!”

众人见他说明,各自的心中立刻警惕,纷纷回应道:“绝不敢稍有疏忽!”

别说与贾璘难舍,就连对他的仆从,那个勇敢精明的少年杜金平,众人也觉得难以立刻分别。

相互唏嘘感慨,众人说着道别珍重以及期待荣耀地再会的言辞。

忽然,一名侍卫匆匆走来报道:“璘公子,有位金陵来的薛公子,在营门外叫嚷着要见你!”

——————薛家要进京

听说薛蟠前来,贾璘自然要赶紧出去迎接。今年十五岁的薛大公子,相较原来有了很多进步。

他的人生成长,主要表现在更加胆大顽劣、更加霸道。

架鹰走狗、寻衅闹事,乃至酒肆妓馆,薛蟠对这些都很通透。但对于家族的生意,他大多只是敷衍。

好在这人的脾气暴躁,却还能听进母亲和妹妹的建议。所以薛家的生意,由薛姨妈和薛宝钗背后出主意,薛蟠公开去处置,总体上还能维持。

薛家的生意在姑苏和松江这两个地方都有,前些日子也受到了乱民的骚扰。后来有了林家军的勘定,这些典当、丝绸等生意得到了恢复。

因为感激和为了以后的关系更好,薛姨妈要求薛蟠送了上千石粮米和布帛,算是犒劳林家军的费用。

基于这些,贾璘即便知道薛蟠做事莽撞,也仍是要热情接待。

两人见了面,薛蟠摇头晃脑地骑在马上,身边仍是二十来个豪奴。又有十来辆大车的粮食,由几十个农夫押送而来。

薛蟠见他出来大营,连忙冲旁边的豪奴示意一下。一人立刻走近,把他扶下马来。

“解元公辛苦。”他边走边拱手问候。

“薛公子一片赤诚,在下先代林公感谢。”贾璘拱手说道。

薛蟠哈哈大笑几声,按住他的手臂:“不是林家军,薛家在这边的生意早就没有了呢。”

两人说笑几句,贾璘命士兵检验送来的粮车之后,送去仓囤储藏,那些豪奴跟着押送、搬运。

随后贾璘带着薛蟠走进营内,前往林如海那里会面。

薛蟠平素顽劣,但对长辈,尤其是看起来文弱的林如海,总还是很尊重,甚至有些畏惧。

之前是因为林如海身上带着的那股书卷气,使得薛蟠自惭形秽。现在林如海又有了儒将风度,更让他心生胆怯。

客气了几句,薛蟠在林如海的面前坐立不安。贾璘发觉此状,暗笑着找个借口,带着他出了大帐。

来到贾璘的住处,薛蟠原本以为可以轻松下来的心情,却还是忐忑。

实在忍不住,他低声说道:“解元公,让这些侍卫出去吧。有他们在,我看得心惊。”

他再顽劣,也不过就是仗势欺人。真的到了全是豪勇汉子的所在,他还能有一点“呆霸王”的气势吗?

贾璘笑着示意侍卫退出去,薛蟠顿时长呼口气,放松地倚靠在椅背上。

仰头朝天,他口中喃喃地说道:“解元公风头正劲,将来必是前途无量。可薛某就不一样喽!”

薛家祖上做过“紫薇舍人”这样的皇帝近臣,到其父那辈已是白衣,还好被指定作为皇商,并挣下数百万家资。

薛蟠继承了这样的家业,继续在户部挂职做皇商,原本可以轻松地持续经营。

可这些生意有进货价格的涨跌,薛家却不能断绝对皇家的供应,就要不惜血本地进行维护。

再有各级掮客,包括薛家家奴的层层盘剥,尤其是薛蟠毫无节制的挥霍,薛姨妈和薛宝钗毕竟是女流,不能亲自抛头露面地参与实际经营,使得家业迅速缩水。

“蟠哥儿此时慨叹,我猜必有缘故。”贾璘看着他说道。

薛蟠听他这样说,先是眨了眨眼睛,随后就立刻坐正,扭头看过来。

贾璘当然知道薛家因为经营不善、资产缩水等状况,想要找机会改善局面,所以才会引导薛蟠说出内情。

果然,薛蟠盯看了他一会儿,再猛地拍了一下大腿:“解元公的确聪慧过人!”

贾璘淡然地笑了笑,听他自顾说了下去。

薛蟠肯定不能直说“想要进京找门路”,就把和母亲商量过后的话,大致说了出来。

“圣上崇尚诗礼,除了选聘妃嫔以外,另有世宦名家女子,可以备选宫主、郡主的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薛蟠笑呵呵地说道。

贾璘看着这个没什么心肝的人,只是点点头。

薛蟠见他似乎很认可,就开心地继续说道:“解元公都知道,我舅舅目下是京营节度使,我姨是荣国府二老爷之妻。数年没有见面,我母亲也极为想去探亲。”

薛姨妈此时想去探亲,还是要趋炎附势罢了。

“再有,就是长安的许多生意,因为相隔路远,那些可恶的承局、总管、伙计们,肯定会于其中上下其手。”说到这里,薛蟠的眼神中透出凶恶的神色,“所以我也要去”

他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应该,毕竟钱财无论怎么糟蹋,都是薛家人自己的事。可若是旁人帮着挥霍,的确会让薛家人恼恨。

就如皇帝认为天下人、天下财,尽是皇家所有,也应该听凭皇帝处置一样。皇家人可以是饕餮,但若是其他人,就是大奸大恶,就是该杀头的死罪。

听薛蟠说了这三点,贾璘沉默不语。

“解元公,难道觉得不妥吗?”薛蟠诧异地询问。

摆摆手,贾璘回应道:“蟠哥儿这个打算很好,京城之繁华富庶,的确远超于金陵。也正因此,需要格外仔细交往的人。”

长呼口气,薛蟠不在意地摆摆手:“有我舅舅、姨爹在,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贾璘也不再多说什么,再次领他去见林如海,说明了这件事。

对于薛家的情况,林如海自然了解较多。见这母子几人已经打定了主意,他也就叮嘱薛蟠“进京后,不要与人嬉笑打闹、结伴做不妥之事”。

随后他再说些祝好的话,请他代为转告薛姨妈。薛蟠对此也不多说,只有不停地回应几个“是”。

总是认为这个少年言行欠妥,林如海又并不好出言教训,只得推说自己事务繁忙。

薛蟠也早就听得不耐烦,说了“薛家还会劳军”之后,立刻拱手道别。

“璘哥儿要返回扬州,你们正好同路。”林如海随后说道。

薛蟠先是一惊,随后就大笑起来:“能和解元公沟通过内行,薛某求之不得啊!”

毕竟年龄相近,他这么开心的确正常。

贾璘见他神态真挚,也对他笑着拱拱手,随后暂且让他退下,自己与林如海再做单独交谈。

几个月没有与家人见面,林如海觉得想让贾璘转告的话,真有千言万语。

沉默良久,他缓缓地拿来纸笔。

“您给太太、林妹妹写的书信,我一定尽快呈递。”贾璘在近旁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