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时刻追求香气的古人来说不太友好。
不过,人们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对皂荚进行二次加工制作。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它的制作方法与效用,当时的人们将去除种子的皂荚捣烂,和以白面和各类香料,搅拌好后做成橘子大小的球状,用来洁面洗身,在当时被称作“肥皂团”,它与今天的肥皂在形状与作用方面都十分相似。通过这样加工之后,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皂荚刺鼻的气味,清洁能力于之前相较也有所提高。
这就是后来的“肥皂”!
宋人庄绰《鸡肋编》中载:“渐中少肥皂,澡面涴衣皆用肥珠子,…,膏润于皂荚,故一名‘肥皂’。”
文中提到的“肥珠子”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肥皂”,这是一种除皂荚外宋人爱用的另一种洗涤用品,提起它的本名“无患子”,想必一定有更多的朋友听说过。因为它的果实如同肥皂荚的核子,所以得名“肥珠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提到“有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去斑”,可见肥珠子可以制成“洁面奶”,还有祛斑的效用。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把采摘下来的果实煮熟,剔除内核后碾碎,与豆面混和制成“澡药”,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清洁用品。
到了后来,胰子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香料,故而又称为“香皂”,这也是现代香皂的前身。清中期以后,香皂逐渐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
与此同时,香皂的制作方法与种类也更加丰富,还出现了药用香皂。
所谓药用香皂,大多是宫廷所用,由御医研制配比,用料十分考究,多用檀香、零陵香这些名贵香料,据《光绪·顺天府志》载,其制作方法是“用皂荚捣烂去滓,配以香料、药料合成”。这样的香胰子不仅芳香扑鼻,在洗涤去污的同时,还能够美容养颜、保湿祛痒。
大宋虽然已经有“肥皂”以及衍生出来的公共澡堂,但与秦珞要做的香皂差了不少,最重要的还是不会被人太惦记。
他只是在大宋“肥皂”上面做了一些优化与改进,自然不会引起大贵族们的紧张。
肥皂就是油脂和碱液发生反应,形成高级脂肪酸钠,再加工成型,就是最初的肥皂。
从成本来看,如果周围没有碱水湖或者碱矿,最简单的碱溶液获取方式就是草木灰溶液了。
秦珞与木牛两人先将杂草烧成的灰过筛,然后放进陶罐里加水搅拌,直到水刚刚淹过草木灰。随后两人就把两者充分搅拌后,然后过滤一番,这样就得到碱液了。
接下来是将碱液浓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热,利用蒸发的特性浓缩。
“木牛,把鸡毛放进去。等鸡毛快化了就停止烧火!”秦珞嘱咐了木牛一句。
这是因为如果碱液的ph值达到12以上,那么鸡毛就会被溶解。
半个多时辰之后,锅里面就得到浓缩的碱液,木文两兄弟也把油脂过滤的差不多了。
“把油脂加进来,一点点来,不要贱在皮肤上!”
“知道了,珞哥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