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长安镇魂司 > 正文 第九十四章 画皮伪装 尸骨有假

正文 第九十四章 画皮伪装 尸骨有假(第2页/共2页)

p; 毕竟刚刚挨了板子,纵然伤口有鲛人油脂止痛化瘀,精气神却也是消耗了不少。

“不后悔?”陈篁忽然道:“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一旦你继续调查,你会得罪陕王,也会得罪高阳公主,甚至……会得罪皇帝!”

“你想好了?”

冬暝摆了摆手,没再说话。

但决心之态,已然不言而喻。

陈篁笑道:“到底是我挑选夜行八部的暗四部成员,果然一个个,不是服管教的主哦。”

“也罢。那你可曾想过,你需要掩人耳目?”

冬暝眼睛一亮:“阁主愿意帮我?”

陈篁笑眯眯地说道:“我可是收费的。”

说着,陈篁就如同变戏法似的,掌心已经多了一个五官模糊的泥娃娃。

冬暝困惑道:

“阁主,这是……”

“泥娃娃啊,给你做替身用的。”陈篁拿出一根银针,取了一点冬暝的指尖血。

随着血液滴落在泥娃娃上之后,从头顶开始,一层层颜色,逐渐的晕染开来,并取代了原本泥土的颜色。

紧接着,泥娃娃开始逐渐的延伸,从陈篁的掌心一跃而下。

落地顷刻,已然化成了冬暝的模样!

只是,此时的泥娃娃冬暝,只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细细看去,却见其双目无珠,并无神采。

“冬暝,朝着他吹口气。”

冬暝顿时抬起身子,轻轻一吹。

泥娃娃原本空洞的双目,出现了黑色的眼珠。

紧接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下,泥娃娃看向冬暝,露出一个极其神似的笑容。

冬暝看的惊诧无比:“这……真的绝了!”

“这可是一次性的,收你二十两。”陈篁缓缓说道。

“……”冬暝张了张口,却又看着陈篁变出一张画轴,以及……一盒胭脂?

陈篁笑嘻嘻地取来毛笔,沾着墨水,寥寥数笔,一个栩栩如生的陌生人像,就出现在画轴之上。

“阁主,你这又是什么宝贝?”

“人皮纸。”冬暝笑道:“就是用人的皮肤,浸泡过特质的香油,制作而成的纸张。”

“画皮鬼听过吧?那种鬼魅,一般也都是依附在通灵的人皮纸上的。”

“当然了,还缺点东西。”

说着,陈篁又取了冬暝一点指尖血。

看着自己手指两个孔,冬暝嘴角抽抽。

却见那鲜血,顺着银针滴入到胭脂当中。

原本乳白色的胭脂,顷刻间化作一片猩红。

“这是画皮鬼用来给自己化妆的血胭脂。”

“当然了,这种手段,是传承于谢蛮之地。”

冬暝一愣,旋即恍然大悟:“阁主是要将我打扮成其他人?”

“没错,为了防止露馅,虚构一个人出来,是最稳妥的。”陈篁笑眯眯地说道:“鲛人油脂、替身泥塑、人皮纸、血胭脂,四样加起来,刚好一百两银子哦。”

“……”冬暝忍不住在想,那个几乎看不见开张的幻月阁,是不是就从自己这里赚钱了?

盏茶之后,冬暝看着镜中的自己,当真是半点破绽也看不出来。

“屁股还是怪怪的。”冬暝挠挠头。

陈篁“噗嗤”一笑:“那油脂再怎么神奇,也需要点时间的。”

“不过,可比你们的金疮药快多了。”

“最多一晚上,你屁股蛋上的伤,就能好了。”

“在此期间,你就先离开镇魂司吧,晚上暂居我幻月阁之内。”

“替身泥塑,不会让他们看出破绽的。”

冬暝点头:“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要先去太平楼一趟。”

“王月瑶的尸骨还在那里呢。”

……

片刻之后,冬暝和陈篁来到了太平楼。

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加一个不属于镇魂司的商人,冬暝原本还在想,找个什么理由。

没成想,太平子看到陈篁,比看到自己都热情。

那仿佛下一刻就要不行了的惨白嘴脸,硬生生挤出了一丝有点难看的笑容。

在听到两人希望查看王月瑶的尸体之后,太平子点了点头。

带着两人来到了一旁的停尸抽屉。

“我就直说了。”太平子幽幽说道:“这骨头上,残留了大量的极乐红茶的毒素。”

“所以,才会出现情报里所显示的,尸体快速腐朽干枯的情况。”

“但是……有个问题。”

太平子指了指那过于纤长的双手。

“这双手,不太对。”

“哦?”陈篁眉心一挑:“听闻那王家继承人,双手都是纤细柔软,和一般人相比都要奇特不少的。”

太平子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

说着,太平子将指骨取了下来:“你们仔细看,这指骨和指骨之间,每一节的骨头,隐隐的有些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不是因为常年焙炒茶叶导致的变形。”

“而是完全毫不相干的骨头,凑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如果你们评判王月瑶,是因为这双手的话。”

“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王月瑶……是假的……”

【作者题外话】:小贴士:

泥塑文化,在我国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作用。

最初的时候,泥塑又叫作彩塑,据说在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而真正开始推到一个高点的,是在汉代。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因为当时还有很多诸如祭祀、殉葬等仪典,所以泥塑有了很大的发展。

神佛泥塑,便是在汉武帝时期发展而成,目前又叫做莆田神佛泥塑,是非洲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随着道教、佛教开始兴盛以后,泥塑文化,在唐代的时候得到了空前绝后的提升,更是诞生了杨惠之这样的雕塑家。

到了明清时期,无锡惠山泥人,还有清代泥人张,都是泥塑文化的代表。

而在鬼怪传说里,泥人也一直和厌胜之术、巫术等挂钩。

因而,也就有了诅咒他人时,以泥人、木头人等,来作为媒介的传说手段。

所以,本文当中,便用了泥人点睛、替身传说的故事。

备注:

本文当中,关于上一代太史令、水漫洛城龙脉有损的剧情,联动于《走阴夜话之打更人》白蛇琴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