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等人所拟的军制问题。
从前面看是制度问题。
因为自上次提出军制变革之后,军中的训练一直都是按照这个节奏来的。
只不过袁谭抽调精兵,和这些兵团之间有些切割。
......
趁着这个时候再看,其实谈的是一个放权问题。
袁谭麾下的徐盛等人都是杂号将军之类,到了袁谭这里领了精兵,却干成了牙将。
解烦军的王松,斧嵬军的王豹,他们的表现,其实何尝不是在表达一种不满呢。
毕竟干的热火朝天,升职在望,忽然空降一个名将。
“军兵一万,其辅兵一千,战兵九千。
共分中军,左前军,右前军,左护军,右护军,左后军,右后军。
每军中都设各个兵种。
兵种分为重步兵(长矛兵或大戟兵)、精兵(强弩手、硬弓手带大戟或者陌刀)、轻步兵(刀盾手,枪盾手,皮甲)、斥候(轻骑兵)、铁骑(冲阵铁骑)、辅兵(辎重兵、医护兵等)。
单以战兵来论。
中军两千人。
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个军皆是一千人。
左护军和右护军各是一千五百人。
共计九千人。”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军制下去,袁谭搞的如火如荼的精兵,基本全部拆散了打到各军之中。
也就留了两百玄甲军和两百龙戟士。
虎刀卫都给裁撤了。
按照荀攸等人的建议,至于袁谭想要的精兵,有高顺的七百陷阵营就够了。
“其实还是个人和制度的问题!”
袁谭很快认清了本质。
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掌权者制定规矩,希望所有人都按照规矩办事。
但下意识的,总是把自己忘记。
也就是说,潜意识中,自己要凌驾于规矩之上。
前世他就很熟悉的四个字“特事特办。”
在这四个字面前,一切规矩和法则都要让路。
这可是自己一直最诟病的东西。
但有一天,自己成了规矩的制定者,却也没能脱俗。
这样潜移默化下去,所谓的制度化最终还是个笑话。
想到这里,袁谭的眼神逐渐坚定下来,一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