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浴血江山九龙嫡 > 正文 第1207章 传胪大典

正文 第1207章 传胪大典(第2页/共2页)

公文,但殿试却是用不上的。

殿试之时考中了会试的贡士们会像朝官一样,穿戴好朝廷发的官服,在黎明时分进宫,齐聚于宣政殿外点名。

宣政殿里布置上了考生坐位,此时皇帝会像平日里上朝一样亲临宣政殿。

考生们按之前的演礼参拜完皇帝以后,各自落坐。

皇帝下旨散发试卷,考生开考。

在宋朝之前会试考题一般会出七至十道题。

但由于某些原因,使得殿试录取率被定为百分之百,所以殿试的考题一下子就失去了应试的基本功能。

大汉国与后世进代一样,最多的时候也才考四道题。

第一道一定是策问,后面几道可能会是时务或是策论,反正也是看皇帝心情而定。

皇帝若是心情不好,有时就只考一道题装装样子也就过去了。

总共加起来也就两三千字,考生们考完不能离场,不必交卷。

等到了时间,所有人一齐退场,依次且有礼节地退出宣政殿。

当天夜里就有优选的八位礼部及翰林院里的学士作为读卷官对这些卷子进行评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能进到这一步的考生,说他学习好,那都算是在骂他的街了。

只有“学霸”二字方能体现出他们的本事来。

大家都是学霸的情况下,个人之间的差距其实不大。

满分若是一百分,这里个个必定都能考一百分。

也就是策论上的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就看能不能写进皇帝的心思里去了。

阅卷一般一天就能审完,所以殿试之后第三天就能出榜。

也就是刘永铭所说的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

出金榜的时候,那些进士其实都不可能去看榜,因为他们得进宫去谢恩,参加传胪大典。

所以,榜下捉婿只能捉会试里考中的贡士。

那些进士们按排名先后列队进入宣政殿,而后皇帝让内宫总管当殿宣读圣旨,对众位进士进行了安排。

状元赵文翰封了一个翰林院修撰。

榜眼李杏与探花卢举授了翰林编修。

那位赵文翰是陇南赵家的,而李杏则是陇西李家的、

盐道的李哲与户部的李裕与堂兄弟,但却是远堂。

另一位洛阳知府李袂则是李裕的近堂兄弟。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李杏应该是李哲这一支的,而不是李裕那一支的。

赵文翰与李杏被拉到状元与榜眼的位置上来,可不是凭的真本事,是皇帝刘塬故意要安排给李家与赵家的。

刘塬与太祖皇帝一样对世家原本没太大的好感,甚至处处限制,从清丈田亩到限田策,将那些世家治得死死的。

但刘塬却不是一个会将事情做死了的人,但这个好处给得却是有些大了。

曹岳、狄怀庸、程管炜这些老奸巨滑的老臣一看就看懂了。

刘塬这么做是在做战前准备,他不想在汉齐大战爆发之时,李家与赵家里头有人捣乱,这两个位置算是在清丈田亩之时给他们的一点补偿吧。

所以这些进士里头真的魁首应该是活活被推到第三名的探花卢举。

卢举与阎护阎青卫一样师出同门,是跟着同一个老师读的书,但阎青卫喜好专研人情世故,惰于学习,所以他这个举人就一直没能考上去。

他唯一的大功就是将卢举推荐给了三皇子。

卢举没中进士之前即是三皇子的门人!

可见三皇子这些年养那些举人并非是一无是处的。

皇帝赐了前三名进士及第,又给了第四到前三十名的人进士出身。

他从这些进士出身的人里头挑挑拣拣,又选出了几个人授了庶吉士。

剩下的“进士出身”该去六部观政的去六部观政,该去科道的去科道。

最后剩下的第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则根据年龄与所学,会在吏部里侯选。

如果不出意外,一般都会安排一个七品官。

那几位皇帝选出来的庶吉士里就有第十一名的王元荣与第二十一名的古宗奕。

在传胪大典结束以后,鸿胪寺卿薛参便带着这些新进的进士们去了皇帝的御花园之中。

此时的御花园里摆着酒宴,这就是传说中的琼林宴了!

琼林宴出身前朝周室太祖皇帝之口,至于什么是琼林,到现在很多学子们都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来历。

琼林宴时皇帝一般是不到场的,让他们随意地吃喝玩乐。

但这样正式的场面,又有谁真的会不顾及身份地真的去行乐呢。

所以这些进士们喝的并不痛快,他们齐声唱完歌以后,便聊起了天来,而后又齐整衣赏,被欢送出宫,各回寓所报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