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怒海覆清1852》正文 第七一八章 扬州噩耗

《怒海覆清1852》正文 第七一八章 扬州噩耗(第2页/共2页)

但是他们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优先进入正规军。

护卫军采用野战部队——守备队——民兵,三级架构,确保野战部队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守备队还能够完成守护地方治安的任务。

扬州纳入华族的管辖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各项制度已经完成配套。

现在正值冬季,农田中种下了冬小麦,暂时不需要打理,要等清明之后,天气转暖,才需要去田里追肥。

不过扬州这里,在冬季温度还不算太低,百姓还是可以出门做点事情的。

白塔河南岸有大量的农田,都需要用到白塔河的水。

冬季里,当地的生产大队组织百姓在南岸修缮水渠。虽然前线在打仗,后方的生产也不能停下。

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这样乱糟糟额的忙碌景象却更显得百姓生活的安定祥和。

对面的太平军却是什么动静都没有。

为了不打草惊蛇,护卫军甚至没有派人渗透过去。

正月初十,在家里过了一个温馨的春节之后,上官镇的百姓再次去修水渠。

就在众人忙活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都兴阿的前锋骑兵不下五干人,经过泗洲渡淮河南下,经天长县直插护卫军江北重镇扬州。这些地方都是太平军秘密放弃的。

肃顺知道,扬州城的守卫力量空虚。

要是能够拿下扬州,便可以将护卫军堵在苏北,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

如果做到这一点便是大功一件。

赵烈文的春节都是在南京城过的。

他对这里很熟悉,年轻的时候就在江宁府游学。

南京城一直是南方的文化中心。在满清治下,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

明清,似乎只是改了一个朝代的名字,很多事情都没有变化。

不过赵烈文没有时间去欣赏南京城的六朝古巷。

他一到这里便开始组建前敌指挥部。

好在有林凤祥帮着他。

中路军的两支主要兵马——江北纵队在徐州被清军包围,吸引了数十万的清军。

江南纵队在沭河一线设置第二条防线,防止清军绕道渗透到护卫军的后面。

赵烈文也会去关注一下皖北的太平军。

但是太平军安静的出奇。

直到正月初五,中路军的林文察部,突袭了庐江,拿下了这处庐州府与安庆府之间的要地。

意外的是庐江却没有什么太平军兵马。

林文察派人调查一下,才知道就在春节期间,天平军将驻扎在庐江的主力兵马都给撤走了。

太平军为什么要撤军?

这是一件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

好好的地盘,守着至少还能收到税收。

但是太平军却近乎是主动放弃了。

林文察将消息报给了总参谋部,因为沿江的电报线已经修通了。

护卫军向上报告消息并不困难。

赵烈文收到消息之后,也感到诧异,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太平军突然收缩兵力。

赵烈文下令让林文察继续进攻其他皖北府县,以试探太平军究竟收缩到什么程度。

但是林文察的新消息还没来。

扬州的噩耗就传回来了。

白塔河的守备队阵地上,五百守备队将士的尸体,铺满了战壕。

他们大都是被马刀砍杀。

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五百人根本挡不住十倍骑兵的冲锋。

要是给他们配备几挺暴风雨机枪还差不多。

不过这么金贵的装备,前线的正规军装备的都不多。

在一线阵地的后方,还有河工工地。

这里同样是大量青壮的尸体。

这支清军越境之后,见人就杀,他们在徐州战场被护卫军堵了这么长时间,早就已经窝了一肚子的火。

都兴阿打马走上扬州城外的一处土丘。

攻破白塔河的时候,清军付出了两干人的代价。实际上只消灭了对方一干人。

他们报上去的数字是歼敌一万。

剩下的九干基本上都是周围村镇的青壮。

底下的人上报,他们在扬州下面的村镇也受到了攻击。

每个村子中都有一百多把枪。

愤怒的都兴阿下令将所有男丁全部当作匪军击杀。

繁华的扬州乡间一时间变成地狱。

这座城市曾经遭受过清军的屠杀,难道还要再经历一次?

好在白塔河的守备队为扬州城争取到了一点时间,靠近城池的百姓撤进了城内。

扬州府的民兵全部被动员起来,公署的武装部中两万多把火铳发了下去。

原本只有三干守备队的扬州城,瞬间多出了三万人来。

不过这些民兵只能守城,出城之后绝对不是清军的对手。他们拿在手中的也大都是老式滑膛枪,比清军的弓箭射程都远不了多少。

(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25721&cid=29092823&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