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正文 第五百四十一章 沪城晚宴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正文 第五百四十一章 沪城晚宴(第2页/共2页)

>
“我也是运气比较好,侥幸取得了一些成绩。”

两人落座之后,王道林对雷蕴荣介绍道:

“雷先生,这位是李康,是沪城电子工业局的局长,知道你主要是搞电子的,你们可能也更有话题。”

雷蕴荣就知道这次的晚宴没那么简单,但还是笑着和这位李局长打了个招呼。

这位李局长面容有些苍老,头发也已经白了大半,看上去年龄应该有六十多岁。

但是这个人在沪城应该也是实权在握的人,电子工业局负责管理沪城所有的仪表、电子企业,下辖几百家规模不等的国有和集体企业。

沪城是全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没有之一,电子工业不但门类齐全,而且整体规模在全国也算数一数二。

他这个正印局长,在整个沪城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和平饭店上菜很快,没几分钟菜就已经上齐了,雷蕴荣见吴秘书长又要开酒,连忙说道:

“王是长,今天我们就不喝酒了吧,我酒量不太好,在京城喝了两场,我现在头还有点晕。”

王道林见雷蕴荣确实不想喝,也没有勉强,笑着说道:

“没问题,那我们今天就喝茶,老吴你去让他们泡壶茶上来。”

这总算让雷蕴荣放下心来,总算可以好好吃顿饭。

前期几人也只是在闲聊,王道林笑着问道:

“不知道雷先生这次的行程是如何安排的,有没有去其他地方游览的计划?我们沪城虽然不像京城那样名胜古迹遍布,但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也有不少!”

雷蕴荣摇了摇头道:

“这次来内地主要是因为公司的一些事情,暂时没有游览的计划。”

“那雷先生还会在内地待多久?”

“应该还会待个两三天吧,香江那边我不能离开太久。”

雷蕴荣现在想办完事情就立马回去,他之前没考虑到,铁娘子再过半个月就会访华了。

作为香江首富,他现在受到关注非常高,如果还一直待着内地,自己肯定会吸引到不少的目光,很容易引起许多曲解。

他虽然心向内地,但是像谈判这样的国家大事,雷蕴荣觉得还是不要参与的比较好。

不过所幸,内地方面也替雷蕴荣考虑到了,他在内地的行程和活动都没有见报,所以到现在还没有香江或者海外记者来打扰他。

海外记者还好些,他们过来内地需要签证,会比较麻烦一些,但是香江那边的记者过来内地就简单多了,只要去香江新华社办理一张回乡证就行。

如果让他们知道雷蕴荣这个时候出现在内地,肯定会引来不少的香江记者。

在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王道林不由试探地问道:

“雷先生,贵公司有没有考虑到沪城投资的打算?”

对于雷蕴荣这样的香江大富豪,他是特别希望他能过来沪城投资的,尤其是看到鹏城因为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港资。

而且雷蕴荣旗下的主要的产业是电子行业,而沪城恰好是内地电子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他觉得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这两年,因为一个超大型的钢铁项目落户沪城,让他们好好得意了一番,但同时也让他们压力很大

特别是在在一年多前在地基打桩时,突然发生基础桩位移,一度几乎让这个项目下马,差点造成上百亿的损失。

宝钢项目虽然有专门的项目指挥部直接向京城负责,但沪城作为宝钢项目的所在地,承受的压力同样巨大,最重要的是其他省份的责难之声铺天盖地而来。

特别是从1980年起,国家的政策进入调整期,开始整顿七七年以来的经济过热现象,大量项目因为外汇匮乏而被迫下马。

但占用了巨额外汇的宝-钢项目不但没有停工,即使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后,依然在京城方面的力挺之下继续推进。

兄弟省市对沪城的不满情绪,他和搭档在开会中已经深有体会。

所以他特别希望能够吸引到像雷蕴荣这样的香江大富豪在沪城投资,这样对整个沪城的经济发展也有不小的好处,到时候开会说话的时候也能更硬气一点。

但是雷蕴荣暂时没有在沪城投资的打算,如果说是人才交流或者科研项目的合作还行,投资工厂的话他的首选是在鹏城。

所以雷蕴荣说话也就比较直接了一点:

“如何合作?我如果想独资,内地似乎还没其他先例。

如果是合资,咱们的合资谈判能不能尽快落实完成?据我所知,沪汽公司和德国大众之间的谈判都拖了好几年,还没结果!

我们荣耀集团旗下的业务,都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产业,两三年就足够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如果我们的谈判拖得太久,这边都还没来得急成立合资公司,原先的技术标准都已经过时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听到雷蕴荣拿德国大众举例子,也让王道林有点尴尬。

沪汽和大众的谈判早在七八年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年了还没有达成协议。

最大的分歧就是合作生产的汽车是否出口的问题,内地希望生产的汽车出口创汇,但是大众方面却希望内销。

最后还是大众方面妥协,在八四年的时候,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等桑塔纳下线的时候,内地方面也没想到,汽车别说出口创汇了,内地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在八十年代,桑塔纳可不是一般的部门机构能买到的,私人更是想都别想。

现在正是沪汽和大众谈判的焦灼期,但是能谈这么久确实说明双方分歧比较大。

此时的沪城虽然是内地的第一大城市,但是投资环境确实还不如有政策支持的鹏城。

王道林虽然见雷蕴荣似乎对于在沪城投资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他还是希望再努力一番。

沪城虽然在电子工业方面全国第一,但是现在大多工厂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