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隆万盛世 > 正文 1071御敌于国门之外

正文 1071御敌于国门之外(第2页/共2页)

海防问题严峻的东南沿海,迅速把红夷大炮应用于海防战船,并且突破大型火炮装备战船的数量限制,并出现专门化的熕船,衍生出舷侧炮技术,已与欧洲船舶的炮击战术十分接近。

而现在才是万历初期,大明水师就已经开始掌握红夷大炮,并将熕船搞出来。

虽然俞大猷设计的大明炮船存在一些缺陷,但确实发展起来了,拉近了大明和欧洲人战舰的技术差距。

要知道,那时大明的熕船,打的是称霸海洋的「海上马车夫」荷兰,那时候的荷兰海军实力已经超过了西班牙,通过贸易赚取巨额利益。

荷兰当时的海军战舰战力,也是远超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战舰战力。

当然,当初那支和荷兰人作战的军队主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明水师,而是招安的郑芝龙海盗集团。

1633年明荷料罗湾海战,明军的大型战船,分别装备16门、20门、36门大炮。

荷兰台湾长官汉斯·

蒲陀曼也有这样的记载:郑芝龙战船「按荷兰模式建造,庞大精致,装备精良的帆船及舰队,还在船上装配了一部分能被拖动、带有环栓、置于双层甲板的大炮」。

1635年在剿灭刘香的战役中,郑芝龙的战船「每船可安置大铳二十四位,炮声一发,裂云穿浪,卒成馘阵之功」。

如今的大明,虽然依旧病入膏肓之像,可是有张居正的改革,还有魏广德有意无意的影响,明军战力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原本这个时空,明军还在大量生产装备佛朗机炮,而魏广德则已经把视线瞄向了欧洲人最新式的红夷大炮上。

不过,红夷大炮暂时还只是在海洋上发挥威力,对于陆师,依旧还是大量使用佛朗机炮,因为在大明的陆上对手中,暂时并没有发现可匹敌的对手,自然不需要装备机动不易的红夷大炮。

而且,水师完全掌握了红夷大炮的特性后,发展到陆师其实并不难。

而且,制约明末军事力量发展最大的障碍,因为张居正在位的关系,未来几年在张居正改革持续进行中,朝廷财政获得极大宽裕的前提下,也将不复存在。

不过,在张居正值房里,也不容魏广德想这些,他现在需要的还是说服张居正支持他,让大明向外扩张武力。

现在要是不在欧洲人大规模到来前,把大明在南洋的基本盘稳住,那以后只会更加麻烦。

「我是这么计划的,南海水师在南洋的扩张,先是通过来往商船获得最佳良港的位置。

朝廷再联系藩属国,商议将良港转给我大明的可能性,重点是让他们明白,当初因为大明船队不再下西洋,导致这些年来南洋诸国之间战争不断,纷争纠缠。

现在我大明发现南洋诸国正在遭遇外来威胁,所以以宗主国的身份,需要保护藩属国的安全,让他们不受外域国家的军事威胁。

租借良港驻军,自然就是最好的办法,有我大明水师存在,夷人就算想用武力统治他们,我大明也会有所反应。

相应的,大明承担这笔军饷开支,自然需要藩属国来提供。

这么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

在以马六甲、暹罗举例,我相信南洋诸国应该会接受我朝的要求。

试想,如果当时在马六甲、暹罗,有我大明军队驻扎,夷人敢攻打马六甲吗?

东吁王朝又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出兵暹罗,还俘虏暹罗国主。」

魏广德把自己对周边藩属国威逼利诱的想法一说,张居正自然觉得可行性似乎极大。

当然,其中肯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出现问题不怕,出了问题再商议解决就是了。

比如港口范围的画界,还有水师在藩属国的政治地位,这些,其实都还需要朝廷和他们谈。

「到时候让礼部和行人司那边,选择一批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南洋诸国商议此事。

在外驻军,不是小事儿。

当初安南之事,若成祖不是要将安南划入版图,建立宣慰司,也不会激起如此巨大的民变。

而且,在那里驻军好处也是多多。

要影响他们,其实这就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大明船队不再下南洋,所以我朝的影响力就小了,他们自以为没了我朝掣肘,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随意攻打他国。

毕竟,天高皇帝远,我大明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他们,还派兵进行干预。

就好像锦衣卫送回情报中所说,外藩之主现在多不把我朝放在眼中,就是因为我朝对外多只是一纸空文,说起来实在让朝廷蒙羞。

可若是就近驻扎大明水师,则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我朝可以快速干预,自然就没人再敢犯天子威严。」

魏广德说完话,就静静坐在一边,等待张居正的决断。

好一会儿,张居正终于开口说道:「兹事体大,还是召开部议,大家商量着来,然后在禀告宫中为好。

善贷,你接下来就把刚才所说,拟一份章程,然后拿到会上咱们再讨论。

你,意下如何?」

听到张居正的话,魏广德心中多少就有底了。

张居正,应该是被自己说动了心,只不过事儿太大,当然不能是由他们两个说了算的事儿。

六部尚书也参与此事的讨论,以后就算朝野有不同的声音,也能聚拢更多的人支持他们的决定。

而且,通过更多人的讨论,也能听到其他不同的看法。

张居正可不认为自己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或许旁人就会发现。

确实,魏广德的提议非常吸引人。

实际上,早前看到锦衣卫送来南洋的情报以后,他就已经对夷人的消息变得极为敏感。

他们的侵略性太强了。

从南洋得到的只言片语中就可以知道,夷人已经控制了东方一块巨大广袤的土地,物产富饶。

虽然大明地大物博,并没有前往那里的意思,但获得这样的土地以后,夷人依旧在向大明这边扩张势力,这就不得不引起高度关注了。

在海外驻兵,御敌于国门之外,似乎是最好的办法。

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