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国院士 > 正文 第七百一十八章:衰老是个永远悲伤的话题

正文 第七百一十八章:衰老是个永远悲伤的话题(第2页/共2页)

,这只是推测,而且徐教授也还说了,他并不能保证这个推测是否正确。而且他还说了,只有解开黎曼猜想,或许才能找到背后的真相。】

【我的上帝,这也太可怕了!地球已经不能满足他了吗?】

【突然想起来了,那位徐教授以前好像发表过一篇利用数学工具来寻找适宜生命居住的系外行星的论文,好像叫什么韦尔理论来着。】

【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xu-eyl-berry定理是他2015年做出来的成果,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他就开始着手研究这方面的东西了?】

相对比黎曼猜想这种几乎彻底远离大众的世纪难题来说,很显然,爱因斯坦罗森桥或者说‘虫洞’这一概念更让普罗大众感兴趣。

在相关的消息爆出来后,网络上的讨论很快便热度高涨了起来。

哪怕是在数学界,相关的讨论也吸引走了很多人的眼球,弱黎曼猜想证明的热度甚至因此被分走了一半。

就连远在京城的那位在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惊讶和好奇的看向了向他汇报消息的袁周礼。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这种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观测证据的信息,一般是不可能传递到上面或者说引起注意的。

但徐川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家,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重点。

更关键的是,这可是爱因斯坦罗森桥,传说中能穿越时空的隧道!

面对这种传说中的理论和科技,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忍住不对其保持关注。

所以哪怕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甚至是徐川本人都没有公开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仅仅是在晚宴上提起了一些交流,相关的情况依旧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当然,对于袁周礼来说,他今天过来见这位,也不是专门为了这事而来的,只是在报告完本身的工作后顺带提了一嘴。

“穿越时空的隧道?徐院士真的是这么说的?”

袁周礼点点头,开口回道:“在宴会上徐院士的确有公开表示自己正在进行研究。不过他也说了,目前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度,只是一个推测而已。”

“那我们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吗?”这位想了下,开口问道。

毕竟这可是传说中的时空洞,真要能做到,对于华国的影响,恐怕比可控核聚变都要大。

袁周礼:“根据徐院士的说法,可能只有解决了黎曼猜想,那隐藏在那后面的秘密才有可能向我们打开一丝的线索,这是他的原话。”

“黎曼猜想啊”

老人沉吟了一会儿,摇摇头道:“如果条件是这个,我们恐怕还真没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

虽然他不了解数学,但倒也听说过这个千禧年难题,知道这是一个顶级的数学猜想。

要想解决这种难题,需要的是徐川那样的顶级数学家,其他人恐怕再多都没什么用。

袁周礼:“这事我让温远航再去了解一下,问问徐院士情况,看看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助的。”

“行,那就先这样吧。”

对于网络上热议的事情,徐川并没有站出来回应什么。

爱因斯坦罗森桥的研究,目前来说只是推测理论,这种不确定的东西,写成论文放出去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顶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而已,就如同每年时不时都会出现的一些ufo或什么外星人的传闻一样。

办公室中,这会他正在给复旦大学那边的张伟平院士打电话。

那头,电话中,张伟平笑骂道:“你小子一个电话打过来就给我把人要走了?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带了一年多的学生!”

徐川笑着打了个哈哈,道:“下次,下次去魔都那边,一定请您老吃饭!”

张伟平笑着摇摇头调侃道:“光是吃个饭可不够”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今年来复旦大学给复旦学子们做个演讲如何?弱黎曼猜想的报告,我没听着啊。”

因为正在参加一个国防方向的项目,这会他正在的哈工大这边,忙的没时间去金陵参加弱黎曼猜想的报告会。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行,别说一场了,就是两场都没问题。”

对面,张伟平眼睛一亮,哈哈笑道:“这可是你亲口说的,我可记下来了,两场啊!你小子要是不来,等我手上的工作做完了,天天去南大烦你!”

徐川嘴角抽了抽,好家伙,这顺水推舟的行事风格真是厉害,一不小心一场就变两场了。

闲聊了一会后,徐川笑着挂掉了电话。

对于这位张伟平院士,他还是很尊敬的。

相对比其他的数学家来说,至少相对比他认识的很多数学家来说,这位工作的领域很多都和国防有关系。

当年的信息安全领域的破译工作,到现在他都记忆犹新。

要不是南大是他的母校,有着极深的情怀,当年高考毕业后,说不定还被他拉去复旦了。

回忆了一下过去,徐川笑着打开了电脑,将去复旦大学做演讲的事情记在了规划文档上。

虽然他的记忆力很好,但这种‘日常性质’的事情,如果他不记下来,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给忘的干干净净了。

叉掉了文档后,他沉吟了一会,从一旁的背包中取出了笔记本,点开了文档,找到了放在‘物理’分类中的某个文件夹。

文件夹中只有一个文件,是一篇尚未完全完成的论文。

《‘引力子’对时空的干扰,及计算‘时空洞’物理特性的假设!》

这就是这两天互联网上一直在讨论交流的东西,也是他从去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完成后就一直在完善的理论。

没错,只是一份假设理论。

因为它所有的基础都建立在那颗还没有被发现的‘引力子’上面。

点开论文,徐川又重复的看了一遍,想动笔修改点什么,停滞了半天还是无从下手,最终摇了摇头,关掉了论文。

现在还不是将它公开出去的时候,等国内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建完后再说吧。

正在这时,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了,助理汤然走了进来,汇报道:

“教授,nasa宇航局那边来信,想和您谈个合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