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公子威武 > 《公子威武》正文 第0319章 豪强样私兵

《公子威武》正文 第0319章 豪强样私兵(第2页/共2页)

> 赵彦那说税赋历来都是朝廷户部核定后收归朝廷所有,地方州县所需由户部审定中枢院议定转运即可,分流税赋在地方后管理麻烦不说还会滋生贪腐。

玛德,遇上抬杠的了。

赵玉林没想到还是他的家门呐,赵彦那就会和他顶牛。

他耐心细致的讲了分税的好处之后再说强化管理的事情,认为即使不分税地方上依然还是会出现贪墨。以后新宋国要专门成立独立的审核机构定期审查地方上的账目,从制度建设上杜绝贪腐。

而且,新宋立国后各项开支都在不断增加,新宋需要的是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培育税源,不让各地州县活起来如何做到?

诸公一个个的发言了,有支持也有反对的,反对的认为赵玉林因为分税后的监管又要成立审核机构是在格外花费银子,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还是老曹帮着说话了,他认为汉中、关中已经做过的分税很不错,多收起来的税赋不但填补了分给地方的那部分,还会促进地方扩大税源。

建立起审核机构能监管地方上的各项花销,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何不可以做?

赵玉林见两方的意见僵持起来,便说规矩都是人定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情咱们就应该拿来用。他提议先试试看,以三年为限,咱们一年干。第二年看,第三个年头自然就能确定分税制到底好还是不好。

真要不好,咱们再改回来嘛。

此时,丁公才表态支持了,他认为叙州、嘉定和汉中这些地方分税后增收的效果明显,但是过去户部简单的一刀切还是有它的优势,就以三年为限试试看。

赵玉林接着讲它的第二项,就是向贵州路,广南西路和荆湖南路的驻军下拨道路修造的专项经费。

他说要打通零渠才能发挥湘水和漓水快捷的水路运输的好处,眼下靠贵州修路去广南西路的防城打通海贸,还得向这两地转运银子,将泸州到广南西路防城的陆路修好了,建立起标准化的驿站。

修通水路和陆路不但可以拉动沿线的商贸,还能将民间闲置的劳力集中起来完成这两条战略通道,路好走了,沿线的百姓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咱们的税赋会很快增长起来。

而且,往后一旦岭南有事,咱们的大军和物资都能很快捷地抵达大海边上,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掌控。

赵玉林的话刚说完,赵彦那便再次张口反对。

他认为眼下成都的各项开支巨大,已经不能维持再多的开销。各地要修桥修路的还是按照老规矩自筹的好,没得银子就暂缓嘛。

何况荆湖南路还没有纳入咱们新宋国的财务和吏治统御,简单说就是赔钱的买卖。

这次,丁公谨慎的跟着赵彦那问赵玉林了,他也觉得眼下各项开支很大,仅仅是锦官城的搬迁就是一项天文数字的开销,咱们还在向吐蕃用兵呐。

诸公见两大巨头持不同意见更不好评论,都端起茶碗吃茶,左顾右盼起来。

赵玉林说锦官城的修造不是一年就完得了,需要逐年投入;向吐蕃的用兵已经是常年常态,都在计划之中,诸公无需顾虑。

他提议将这次各地捐助的银子分做三份转运去贵州、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应急。待转运副使马灵回来认真核算之后再议向这三地划拨修路的银钱。

这样调度,诸公无话可说了,丁公随即交代向这三地各转运五十万贯的银子。

赵玉林提议户部主导,成立一个名为“心连心慈善堂”的组织,吸纳民间爱心人士的善款用于国家一时没有资金投入的善事支出。

慈善堂由民间爱心人士管理,朝廷派员监督,确保善款用到刀刃上,监督每一文钱的使用。

这个提议得到了范钟的支持,他说这段时间户部收到了不少捐赠款项,朝廷应当对捐赠物资和款项进行监督管理。

赵玉林认为可以在成都建立几家敬老院,将孤寡老人集中到敬老院供养起来,慈善堂的善款和物资正好用上。

诸公立即赞同他的意见,赵彦那却酸溜溜的说了句善款刚才都叫指挥使大人划转去修路了,哪里还有善款供养老人呢?

老曹不爽了,冷冷地说还在继续募集嘛,户部抓紧筹备起慈善堂来,这边敬老院的择地建设同步进行,所有事物都在《成都旬报》上跟踪报道,叫百姓都晓得,肯定还有开明绅士捐出善款的。

丁公见又扯远了,叫都不说啦,就这样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