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正文 第125章 二人反目,朱元璋狂喜

正文 第125章 二人反目,朱元璋狂喜(第2页/共2页)

/>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房间。

中书省其他官员,听到这两人的对话,纷纷一脸懵逼。

这俩人之前可一直是师徒情深,好的能穿一条裤子,怎么现在突然反目成仇?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众人面面相觑,一副吃瓜的表情。

“看什么看,还不回去好好当值,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小心你们脑袋上的乌纱帽!”

李善长作为中书省的老大,他的命令自然无人敢反抗,赶忙收起八卦的小耳朵,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第二天,奉天殿朝会。

“上位,老臣弹劾胡惟庸不懂得尊重师长,冒犯于我,请上位治胡惟庸不敬之罪。”

一开始,李善长就将矛头指向胡惟庸。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都有些懵了,怎么回事?

中书省的一二把手,号称大明最佳师徒二人组的胡惟庸和李善长,要反目成仇了?

昨天不是还在一起有说有笑?怎么今天就直接父子局,李善长就直接要将胡惟庸送进大牢?

众人纷纷扭头,看向李善长,想知道李善长这是在玩什么把戏?

朱元璋却是一脸笑意,看向胡惟庸,问道:

“惟庸啊,可有此事?”

“启禀皇上,并无此事。”

胡惟庸却是一脸无所谓,说道:

“昨日臣拿着臣写好的奏折,关于高速公路修建的办法,去找李相。”

“结果李相却是将臣的奏折大加批驳,提出了很多离谱的建议,臣觉得李相老了,思想有些落后。”

“他却认为臣在侮辱他,其实臣并无此意。”

“你胡说,你那个奏折”

李善长闻言就要开口反驳,但是却被朱元璋直接打断道: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嘛!”

“善长,惟庸是你的下属,你要多加关照,不要这么严苛。”

“惟庸,李相也是为了你好,你给李相道个歉,这事情就算过了。”

李善长见状,一脸难看,但是胡惟庸却是朝李善长拱了拱手,说道:

“李相,抱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第125章 二人反目,朱元璋狂喜 第33页

看起来毫无诚意,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

“好了,此事就揭过。”

“你们两人都是咱的肱骨大臣,本应该同心协力打理好中书省。”

“希望你们二人以后好好合作,和咱一起,治理好整个大明,让大明朝繁荣昌盛。”

“是。”

朱元璋心情大好,就在昨晚,他就收到了锦衣卫密报。

胡惟庸李善长反目,这一点让朱元璋开怀大笑。

没想到仅仅一个奏折,就能让二人针锋相对,看样子胡惟庸的确野心不小,要不然绝不敢挑战李善长的权威。

不过有野心是好事,如果胡惟庸没有野心,他也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本来朱元璋还以为俩人有可能是演戏给自己看,现在看来,二人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翻脸。

这就意味着,无论俩人是不是装的,淮西集团以后都有可能分为两派。

这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毕竟团结一致的淮西集团,对他朱元璋有着非常大的威胁。

随着二人争斗的落幕,今日的早朝正式开始。

“惟庸,昨日交代的高速公路之事,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臣正要向皇上禀报,请皇上下一道圣旨,通告全国,咱们应天府将会修建第一条收费的高速公路。”

胡惟庸缓缓出列,朝朱元璋躬身道:

“并且告诉天下百姓,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银子,需要向天下士绅筹集,而相应的,高速公路的收益,则可以传承给后世子孙。”

胡惟庸此话一出,周围的文官瞬间就炸了锅。

本来这些文官都已经将这件事情,通知给自己家族,而他们背后的家族,哪一个不是士族豪绅?

这些士绅早就将这个高速公路的项目,看作是自己碗里的肥肉,哪里还容得下别人插手?

甚至他们还想要,让各自家中在朝中为官的子弟,能够向皇上提提建议,让出更大的利益。

毕竟朝廷向来不能与民争利,这样他们就可以侵占更多的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士绅,已经在悄悄准备礼物,想要去拜访胡惟庸,让胡惟庸给自己家开个后门。

以此来尽早上车,或者是排挤掉其他的竞争对手。

他们想方设法的将此事给捂住,就是减少让其他士绅知道的机会,以此才能来获取到更大的利益。

毕竟如果愿意入股的就自己一家,那主动权就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于他们来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可是现在胡惟庸竟然想要,直接把这件事给挑明,通告全国。

那么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影响,就不是这些士绅想要看到的。

大明地域何其辽阔,如果真的要让全天下的士绅,都来参加这场饕餮盛宴,那他们分得的利益就很少了。

“皇上,臣反对。”

户部主事等胡惟庸刚说完,就直接站了出来,说道:

“臣以为此事只需要应天府周围的士绅,就能够完成高速公路的修建。”

“如果要下旨的话,惊动天下士绅,可能会给天下造成动荡。”

“所以,臣觉得胡大人提出的建议,并不是好建议。”

刑部左侍郎此刻也站了出来,朝朱元璋说道:

“臣附议。”

“臣认为现在的大明需要休养生息,尤其是北方地区刚刚平定,正是需要平稳巩固的时候。”

“如果这个时候下旨,让他们入京,可能会发生不可测的意外。”

“臣等附议!”

一大半官员全都站了出来,不想让朱元璋同意胡惟庸的建议。

毕竟现在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进来分食的人越多,那么他们的利润就会越少。

甚至可能会被朝廷反客为主,尽可能的压榨他们的利润。

但是这些却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他直接大声呵斥道:

“胡说八道。”

“咱看你们这些人才是个个心怀鬼胎。”

“修建高速公路是全天下的事情,不仅跟应天府的士绅有关,跟其他府县的士绅关系也很大。”

“咱看你们就是想要控制士绅的人数,以此来要挟朝廷,想要垄断高速公路带来的利益。”

“如此利欲熏心,实在是罪该万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