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本官一月给银八两,愿随者立契拜倒我门下,有眷属者可到台州府临海县安家,本官出安家银每户二十两。
但话说前边,江浙虽是承平日久,但入我门下就要死力效命,有功者可出籍,子嗣可随府内书塾读书,考取功名。”
马三不是呆瓜,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庶吉士,大明朝可不多见,进士出身在马三看来就是天人,翰林庶吉士,那是进士里边拔尖的人物。
再者京营将领家丁一个月算上米也就五两银子顶天,眼下米价不过七文钱一斤,猪肉不到四十文一斤。
一月八两饷银价码很高,可贵的是能立契安家,还是到太平的浙江台州府,更难得的是子弟有机会出籍读书。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几乎是无法拒绝的条件。
这样的家主比起辽东那帮将门牛逼多了,而且不用跟建奴打生打死的。
马三跪地朝着萧震磕了头,就转身跑回帐篷。
约么有半柱香的时间,六十余口人就全出来了。一出来就呼啦啦的跪了一片,弄得萧震好不适应,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一群辽东逃到关内拖家带口的败兵,都被萧震这波待遇砸跪了。
萧震家在台州府是海商,银钱自然是不缺的,三代读书人,两代考中进士出仕,最差也得是乡绅土豪。
萧震前几日在书房看自家开支账目倒是知道现下手里就有近三千余两银钱,倒是底气十足,所以敢砸钱招家丁。
马三见礼后带着一个十八九的年轻人过来,拱手向萧震道:“大人,这是小钟,大号钟明,原先是哨骑,身手还行,可随行护卫家主。”
接着萧震喊过李巡检让他带着马三拿自己的帖子到安富坊宅子里去寻福伯过来。
等二人走后,萧震先是问了小钟的情况,又带着小钟挨家看了看,了解了一番自己准备收下的这群家丁的情况。
这二十人只有小钟未婚,带着母亲一人,钟母其实年纪也不大,才三十八岁,但这个年代普通农户四十岁就可以算是老妪了,其余的基本是带着自家媳妇和孩子。
二十个家丁数小钟年轻,十九岁,但是也从军四年了;马三年纪最大三十二岁,带着自家婆娘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余的家丁基本在二十五六岁,也都拖家带口的,但基本老人少,估计年纪大的也撑不住这么远的路途。
没多久福伯就跟李巡检和马三过来了,福伯看着这六十多口人,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问自家少爷怎么安置。
萧震还没开口,李巡检倒是大包大揽的说道,“萧大人,这六十余口去顺天府办理户贴奴籍和路引,牵涉太多,容易给您添麻烦,不如您写个条子,在下带福伯去通州县衙办理,这样妥当还省事。”
萧震一想也是,顺天府衙自己这个翰林庶吉士未必能事事吃的开,但通州县衙就不一样了,自己不用出面,让家人带着自己的名帖,将要办的事写个条子夹在名帖里,再略一打点办事的吏目,绝对顺当的很。
于是写了个条子,请通州县衙帮忙办理。
又取了五两银子给李巡检,又交待福伯带来的银子不要吝啬,该打点就打点,先办好这事儿,然后跟马三一起在通县码头等着安置好家眷,明日自己带青山和小钟去通州汇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