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正文 第256章:先內后外

正文 第256章:先內后外(第2页/共2页)

当前时,最多是解除其兵权而已,不像甩锅爹,没等敌人死光,就开始卸磨杀驴。

等流寇死灰复燃,又想起临时抱人家大腿,军事上面一窍不通,却喜欢疯狂干涉下属的出兵时间,恨不得将这些忠臣良将活活催死才会身心舒爽。

这就是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最坑的是这个外行的运气还极差,每次都会选择错误的方式和结果,然后周而复始,最后将责任都推卸给他人。

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都是被这个外行给坑苦了,前三个直接被活活坑死,最后一个被坑之后,毅然选择了反坑,让外行以为洪承畴舍生取义了,还大肆祭奠了一场。

前线带兵打仗的将帅最怕这种上司,明明啥也不懂,啥也不会,还偏偏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天赋异丙,还擅长拍脑袋做决定,到头来就是在瞎指挥,把自己的军队坑到万劫不复。

事先也不知道如何筹划,连粮饷都凑不齐,留着一大半的给养缺口,就让将领孤军冒进,以“朕觉得”&“朕以为”为前提条件,完全不考虑双方的力量对比与总体局势。

朕说打,你们就得打,还必须得打赢,打不赢的话,朕就要治你们的罪……

每每想到渣明将帅头顶有这么一位超凡脱俗的皇帝,幺鸡都替他们感到惋惜。

就算换成赵云、岳飞、陈庆之,就给你两三成给养,每次作战都要面对五倍,乃至十倍于己方的敌军,还必须得克敌制胜,估计得把这仨名将给活活愁死。

只要有一两次没有击败顽敌,某皇帝就要下旨治罪,这力度比夏桀、商纣、隋炀帝狠多了。

岳飞应该庆幸自己所效力的皇帝是赵构,换成甩锅爹,估计活不到莫须有的时候,就被下狱处决了……

像如今在东宫卫队效力的祖宽,剿寇作战也算相当卖力了,就因为给杨嗣昌背锅,便被甩锅爹给下狱,最终“啪啪”了,跟他一起挂掉的还有山栋巡抚颜继祖。

有人还认为甩锅爹是一代明君,只不过赶上的时候不好而已,加上有不少坑君的大臣,才导致最后的败亡。

幺鸡就想问问,历史上的哪个明君被自己的老丈人耍得团团转?

是不是这么一问,就直接把天给聊死了?

被老丈人与勋贵们当猴耍,尴尬不?

智商不足还想当明君,貌似有点难!

“殿下英明,如今南方各地之流寇已然几近肃清,仅剩革左五营在大别山区肆虐,洪少保若能将其剿灭,则朝廷便可集结兵力,全力应对东虏,由此而逆转态势抑或仅在此二年之际。”

礼部尚书冯铨对军事只能算是门外汉,但非常精通拍马屁,前番同僚们已经将基本情况说地差不多了,他洞悉内容之后,便可自行加工一番,弄出一些让太子心悦诚服的词藻。

“大宗伯(礼部尚书别称)所言正是,殿下力主先内而后外,稳固南方,逐步北进,正适合当下我大明之状况。须尽快剪灭流寇,再从长计议东虏,方可遏制颓势,决计不容蹉过。”

吏部尚书堵胤锡跟王家彦的感觉差不太多,对于太子在人事任命方面的横加干涉很是不满。但对于政务方面的事情,他又不得不佩服太子的眼光与能力。

能从朝廷里清理出如此多的蛀虫,这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朝廷里虽然还有人在背后计较得失,但绝大多数官吏都对太子的种种雷霆之举表示了支持。

这与太子软硬兼施的手段密不可分,从勋贵、官员、商贾到普通百姓,都能从太子的新政中得到好处,让堵胤锡不得不暗自赞叹。

太子在边务方面也没有急于求成的打算,只是任命王在晋为辽西总督,暂时并没有命兵部择时出兵收复辽东这种不切实际的大动作。

朝廷当下还以整饬与编练部曲为主,力争在年底之前,再训练出十万精锐,待到明年开春之后方可崭露锋芒。

幺鸡也承认冯铨这记马屁拍得很是到位,顺便阐述了自己的战略:“两位爱卿说的不错,本宫的战略便是先内后外,先剿灭流寇,再抵御东虏,攘外必先安内,此为上策也。”

不把“大粽子”等人给炖了,别说去打辫子,连渣明都得被他们在三年之内给折腾废废了。

他们不死,渣明就永远没有中兴的希望,只要今年之内,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这三个货能死掉一个的话,那全国的形势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现在看上去是一片大好,但也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了,“大粽子”打算在端午节反水,下半年湖广一带便会战火连天呢。

如果明年的情况还跟今年上半天相类似的话,那就说明两大都帅在湖广地区连战连捷,流寇主力被重创,已经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

某太子对这次剿寇寄予厚望,否则也不会让“左膀右臂”调集十余万大军前去进剿了,必须下定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

今年再无法取得剿寇的阶段性胜利的话,等明年天灾继续,各地的灾情便会持续加重,他们拉起队伍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

届时朝廷再想调派官军进剿,又得回到几年之前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今年是最好的机会,一旦把握不住,那就距离全盘失败为期不远了。

湖广巡抚方孔炤,也就是方以智的亲爹,曾在事发之前屡次上奏朝廷,必须先发制人进剿假意归附的流寇,结果被甩锅爹无视了。

等到张献忠等人起事,那就彻底弹压不住了,不光城池尽失,还损失了一群藩王,其万贯家财也被流寇充作军饷了,这才是支撑他们长期作战的根本所在。

“攘外必先安内!殿下妙语连珠,只须六字便尽显当下战略,实乃雄才大略也,臣敬佩直至!”

太子这句话便凝聚了整个朝廷的作战理念,让吴甡闻言不得不叹为观止。

历朝历代,也未有十岁皇子便能应对诸多大事之记载,他此生便有幸耳闻目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