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惊雀影 > 正文 第二十九章 路归路

正文 第二十九章 路归路(第1页/共2页)

隋安伯为皇商之一,协同大内主营粮草等事,嫡次女赵娴为三皇子高显侧妃,这次好巧不巧的,三皇子势力范围下的福建行都司就出事了:出库的盐引和入库的纳粮数严重对不上。

有多严重呢?下面报上来的数字是入一出五。朝野哗然。

粮草为国之根基,地方储备量不足,在太平年自然无事,但一遇上荒年或战乱年,无粮意味着民乱,意味着在推王朝速死。后续一连串处理下来,抄家流放问斩,天子之怒,流血千里!

相比之下,发去应天府的两道贬旨就显得无人问津多了。刘世延险险捡回一条命,心中当是巨石落地,携着一家老小,收拾家当,带不走的铺子田产该变卖的变卖,该转手的转手,坦坦然然前往左迁之地了。自此脱离牢笼业,复归返自然。

而郭守乾则相对更阴沉些。站在府前深深凝视着郭府,老爷,该走了。一旁夫人走上前并肩而立,虎伏深山听风啸,龙卧浅滩等海潮。五皇子能等到那日,老爷也能。郭守乾淡笑,略有彷徨,喃喃道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走吧,天色不早了。

苍梧阁。

小满刚过,天气渐渐暖和了些。元娘一连几日见不到张承,让蒋汉钧传话也是一律的回复,姜娘子可是闷了?末将派人带您出去走走吧。

盛情暖却,托蒋参将的福,白云边的酒,红雨山房的稀罕蔬果,熙春楼的玉露团见风消清凉碎等菜肴汤羹点心都尝了个遍。东市的脚店以来福一家的胡饼最酥脆,西市的花园店与君同汤饼最鲜美,尤以羊肉汤饼最佳,不同于杭州府的湖羊,北地的山羊不带一丁点膻气。

眼见已在苍梧阁待了将近半月余。期间,四娘和姜老爹意外谈成了大大小小五六笔单子。父女三人欣喜过后分析,许是湖丝确是上品,尤得北地富商偏爱;许是每次背后都站着六个侍卫,让人误以为是张府来谈生意;大概都是给张府面子吧。能在东京府开店的都是成了精的,日日面对侯王勋贵,见的世面也多,一眼就能看出是张府的侍卫。元娘心下更不好意思,更觉多待下去尽是叨扰他人。但却鼓起了四娘成为下任河晏村首富的莫大信心。巴不得再久留一阵。

午后,夏风略有躁意,楼阁里纱幔被风吹起,元娘坐在榻上,斜斜倚着梨花挟拭,手里的纨扇轻轻晃着,从这个窗口望出去,正是苍梧阁的正东面,可以瞧见东街上的情景。

忽有敲门声打破了午后的静谧,原是四娘拿着账册进来了。阿姐,你上次给我演示的这个‘会计分录’我还是有些不清楚,越算越糊涂了。按照咱们原先的‘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元娘摇着纨扇笑吟吟地看着她,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四娘跺跺脚,阿姐莫嫌我一身铜臭味,我这人呐,最大的乐趣就是不停挣银子数银子。元娘笑道,都是凭自己本事挣的干净钱,那有什么铜臭不铜臭的,只是这会计分录一来有些复杂,二来你阿姐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算不得熟知,师傅不行,徒弟自然更是半吊子了。倒不如你原先用的这个四柱法。不过我上次教你的制表和数字加减乘除倒是挺实用的。

四娘坐在榻边,见元娘笑吟吟地倚在梨花挟轼上,榻上铺的是桃苼席,触肤不冰,却有丝丝凉意,看做工就知是好东西。四娘捡过碟子里几颗樱桃,一边忙着吐核一边和元娘聊,哎——也不知这张将军打的啥主意,你说软禁吧,哪有这么好吃好喝处处上心还派人陪着出去的软禁?近来京中发生了许多事,我也是和爹爹出去了才知,件件都听着吓人。真是水浅王八多,啥事儿都有。哦,对了,卫国公府遭殃了,当真是‘恶有恶报’,据说卫国公被他女儿连累,撤了太尉的职,那狗屁乡君也被废了,大家都说皇后娘娘都去佛寺清修请罪了四娘还在絮絮叨叨的说,元娘却可以想见当中局势之复杂危及,自古宫墙里的事,又哪能是字面上说得清楚的?想来这阵子他没有过来,当是在忙这些事吧。难怪前阵子,每每见他,都是红着眼睛,想是熬了一宿,清晨了再过来一趟

阿姐,你到底咋想张将军的?我看你们俩咋谁都这么——嗯——磨不啦叽的,对,张将军也真是,大老爷们儿还这么不上道。四娘吐掉最后一粒樱桃核,又开始细细地剥着小芒果。什么怎么想的?不过是相识一场,以后桥归桥,路归路,有甚可说可想的。元娘仍旧是慢慢摇着手中的纨扇。

她不是这个时代17岁的怀春少女,她更不是姜元娘,将陈思霖揉进自己生命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