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海棠天下 > 正文 第廿四章 阔别已久返弘农(上)

正文 第廿四章 阔别已久返弘农(上)第1页/共1页

跟着太子李钰一同出了太极宫的李子陵,向太子问着三殿下李宇在何处。

当得知三皇子李宇昨日偶感风寒,便在大明宫休养后,子陵自觉不便打扰,便将为三皇子祝寿献马一事禀告给了太子。

承天门外,太子调遣了几名金吾卫,接过了驯马师诺林牵着的汗血马。

太子问子陵,有没有要给老三带的话,一并让金吾卫把话带到。

李子陵也知道跟太子就三皇子李宇的事,不该多说话,仅让金吾卫替自己带去四字的生辰祝福话,恭祝寿诞!

仲春初四?,春?正中分。绿野徘徊?,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在醴泉坊的辅国大将军府内,弘农王李恪安排了两天的休整时间。名叫休整,实则是找了个理由,给众人点时间,毕竟李恪麾下的许多亲信近卫都是从十六王宅带出来的,家里就在长安城的各坊中,自李恪入藩弘农后便再也没回过长安城中的家了。探亲的探亲,访友的访友,府中这两日连此前的三成不到。

弘农王李恪此次归藩,按着亲王的规格仪仗,构成了上千人的大队伍。其中亲王亲事府有执仗亲事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亲事帐内还有六百六十七人,算上王府内有官职和无官职的人员,近一千二百余人。弘农王的八千亲兵还驻扎在通化门外的长乐坡,如此算来,这番回弘农是一支上万人的大队伍。

初春的长安城中,飘起了点点细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天,总是受着人们喜爱,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调整完仪仗队伍后,依礼本该乘车的弘农王李恪,骑上了自己那匹汗血宝马,王府司马也就是管家的世勋骑了一匹照夜玉狮子在李恪左手后方半步,弘农王世子李子陵骑了匹玄驹在李恪右手后方半步,三人身后是王府的傅长史谘议参军掾主簿录事参军事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等官员。

其中骑着白马的管家世勋,按王府司马的品级是从四品下。但亲王傅是从三品王府长史是从四品上。单单依着品级,世勋是该在他们两人之后的,可作为管家的他,与弘农王相识二十年,是王府中主要操办一切的负责人,自然可以在弘农王身旁。

而身后的亲王傅刘展,虽然是从三品官员,但在王府中没有实权。王府长史孙佑祁,虽名义上与司马一同,统领府僚,纪纲职务,但王府上下各种大事,都是尽量避开长史的。因为,傅与长史这两人,都是出身于东宫,在李恪就藩弘农时,由当时的太子李玢指派成为王府官员的。

亲王傅刘展曾在东宫任太子詹事一职,现今年事已高,在王府中是颐养天年。但王府长史孙佑祁,年纪轻轻就曾在东宫做到了主簿,也是曾经的太子,当今的天子,安插在弘农王府中最明显的人,王府之中事无巨细,此人皆会上报,王府中众人皆知此人名为长史,实为泄露王府事宜的细作。但弘农王反向为之,在各种需要朝廷知晓的场合中便用此人,在不需要朝廷知晓的场合中便避开此人,即使全府人都知道但也不点破,用此人密函上奏之权,为王府趋利避害。

随着奏乐声,上千人的队伍终于启程了,顺着金光-春明大街,一路向东,出了春明门便出了长安城。这路上会路过有名的平康坊东市和兴庆宫。

出了春明门,也就是出了长安城。顺着春明门向北,到了通化门外的大道上。一直向东便会到达弘农,长安去弘农的大道,也是长安以东通向长安的必经之路,从通化门外到灞桥,一共是二十五里,路上修得也较为热闹,路旁酒肆邸店几乎是百步间一,也有许多路边小贩。

进上万人的队伍,前进速度虽然极慢,但不到半个多时辰,一行人也行至到了灞桥。

关于灞桥,汉代长安便建设两桥以通新丰道。开皇三年时,灞桥重造,位于汉时灞桥南。景龙四年又在隋灞桥南另建一桥,形成南北二桥。上万人的队伍,分成两路,过桥。

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灞桥风雪景观。当下正直早春,看着部随仪仗登桥向东。弘农王李恪骑马立在桥东,看着微风下吹动的那漫天柳絮。

下马后,折下了一支杨柳,给了他身旁一位穿金戴银的粟特胡人,李恪对他说到: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你的长白头发了,粟特胡人回答道:店里事那么多,劳心劳力,白发也就出来了,李恪拍了拍他的肩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说道:听子陵说你要去天山看看,这是我给安西和北庭的大都护们一封信函,等你过了陇西,需要的时候直接找他们。粟特人伸手挡住了这封信,我走商路即可,用不上。见他如此推辞,李恪直接将信塞进了他衣衽中,拿着吧,出门在外安全起见

接着弘农王李恪向粟特人展开双臂,粟特人上前一步,先是锤了李恪胸口一下,接着两人便抱在了一起,互相笑着拍对方后背。

相拥一笑后,得走了,李恪对他说到。粟特人手持柳枝,看

着李恪翻身上马,说着保重,我的朋友!

骑着高头大马的李恪,看着自己这二十多年的好友即将离开长安,与自己再难相见,心中不免难受。低头向这位陪伴了自己渡过年少不羁的至爱亲朋,李恪向他说到:保重,石玉!等你回长安,我们再痛饮那葡萄酿!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