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逃荒前,我搬空国公府囤百亿物资 >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发神经的驴子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发神经的驴子(第2页/共2页)

此同时,同样住在长春城城郊不远的红树村,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带头的人是府衙的一个差头,身后跟着一队手持棍棒的差役。

红树村是河北本土的一个小村落,村子里的人靠在盐碱地里种草药和棉花生活。

这个村子里的壮丁之前被大兴征走和倭人打仗,然后所有人一去不回,都死在了战场上,剩下的都是一些遗孤和老弱病残,按照公孙家二管家的话来说,就是很好欺负。

袁王掌管河北后,也没有格外体恤这些战争遗孤,毕竟他们之前是为大兴打仗,又不是为大袁打仗。

因为村里没有人当兵,红树村的税收和实行军田制的村子的税收不同,红树村的税收非常重,三天两头交各种杂税。

红树村的村民眼看差役过来,立马明白这群人又是来收税的,于是连忙躲进了屋子里。

那些收税经验丰富的差役见到这种情况,二话不说上前直接砸门,然后闯进去将人揪出来。

半个钟头后,越来越多的红树村村民被揪了出来,走得慢的人,背上少不了挨上一棍子。

不多时,村子的上空就响起一片哀嚎。

红树村的村长拄着拐杖闻讯赶来,连连摆手道:“差爷!差爷,你们这是干什么呀,前几天不是刚交完税吗?”

“之前那是粮食税,现在我们要征收军粮,羌人作乱占据豫北豫中,不日即将抵达赣江,圣上集结了三十万兵力与之抗衡,组建了军队就要收军粮,你们村子按照规定要征收三百石军粮。今天这三百石军粮一粒都不能少。”

“三百石!?”红树村的村长一听胡子都气白了:“今年土地的盐碱化更加严重了,地里基本颗粒无收,人们都靠着往年的陈粮过活,现在存粮都快吃完了,莫说三百石,连三十石都凑不齐!”

村长话还没说完,一个声音就插了进来。

“头儿!他们还有存粮!我们搜了不少出来,这群刁民就是不想交粮。”一个差役从一家农户里搬出了大半袋粮食。

“差爷,那是我们过冬的最后一点口粮啊!”

一个瘦小的老农,正试图将粮食抢回去。

“滚!”差爷转身一脚将老农踹倒在地,老农忍痛刚想起身,一顿棍棒劈头打下,差役边打边斥道:“再敢妨碍公务者,抓进衙门大刑伺候!”

一旁围着的村民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这群豺狼搜刮。

“头儿!搜来的粮食都在这了!”一个差役拍了拍用来装粮食的箩筐。

领头的差爷一看,整个村子搜出来的粮食居然还没有三箩筐,皱了皱眉:“这群刁民肯定藏私了!给我打!”

一声令下,没有交够粮食的人家,都被带到空地上挨棍子。

看着这一幕,红树村的村长气得浑身发抖。

正在这时,公孙家的二管家带人挑着几担粮食过来了,跟在他身后的人是老孟头。

公孙家在河北是名门望族,差头见了二管家自然要给几分面子。

差爷朝二管家拱了拱手道:“您今个怎么下乡来了?”

大腹便便的二管家上前悄悄跟差爷耳语了几句,差爷听完立马吩咐手下:“都别打了,停停手,二管家有话要说。”

差爷们一停手,女人们哭着上前将打得半死不活的家人搀扶了起来,场上乱作一团。

“乡亲们都静一静,听我说几句话。”二管家摇了摇手里的一沓契纸:“明人不说暗话,今天我是来收地的,大家把地契卖给我换粮食,一亩地五石米,这就快过年了,大家交完税好有粮食过年。”

村民们愤怒道:“一亩地才给五石米,你这是趁火打劫,是明抢啊!”

二管家摆摆手:“你们那盐碱地里啥也不长,就勉强收点药草,五石米已经很多了,你们不要不识抬举。”

村民们听完都陷入沉默,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就算这次挨过了这次,那来年无地可种,可叫人怎么生活啊。

见村民们个个低头不语,没有人行动。领头的差爷转身就吩咐道:“给我继续打,打到这群刁民粮食交够为止。”

官府与地方豪绅一唱一和,目的就是逼迫村民交出手里的田地,而且还打着征收军粮的幌子,明面上还找不出破绽,这手段真是高明啊。

差头话落,底下的差役们又举起手中的棍棒朝村民身上打去,一个老农身上已经皮开肉绽被打到昏迷,他的妻子只好连忙回屋取来地契,含泪交给二管家,然后换了五石米立马交了军粮,这才救回了人。

眼看今天横竖是躲不过去了,村民们也都纷纷卖了地契,换了点粮食交给了差爷。

一旁收地契的二管家高兴地合不拢嘴,挺着鼓囊囊的肚子,像极了吸饱血的蚂蝗。

没了土地的人就是流民,虽然以前他们手里的地也是盐碱地,好歹也能种种作物,但是现在连地都没有了,可让人怎么生活啊。

二管家现在是喜笑颜开,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手段大量收购和兼并盐碱地,然后用来尝试提炼土盐,如果能提炼成功,那么他就是大功一件,不日就能得到公孙家主的赏识,然后当上大管家之位。

那个整天板着脸的大管家,处处压他一头,让他实在不爽。

现在有了大片的盐碱地,再抓一个许家人逼问一下制作方法,他就又掌握了一个升职的筹码。

“你们几个过来。”二管家对身后的家丁招了招手:“你们几个和老孟头一起去许家附近蹲点,然后绑个知道怎么熬制土盐的人过来。”

“诺!”

红树村距离二里屯不远,家丁们很快就赶到了许家去往盐碱地的必经之路。

然后他们一个个潜伏在草从中等候猎物的出现。

正在这时,独自背着盐土往露营地走的许阿玖,就这么进入了家丁的视野。

“这人好像是那个许校尉的儿子,我平时也看到他在帐篷里进进出出,他一定知道熬制土盐的方法!”趴在草地里的老孟头指着许阿玖道。

家丁们点点头:“嗯,就是他了,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很好欺负,估计吓唬一顿就什么都招了。”

密谋完毕,几人确定了受害人选,就趁着周围无人,朝许阿玖扑了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