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80章 家传秘学(第2页/共2页)

唱比赛的规模不小,到时候说不定就有些专业人士。

所以即便是她,也没把握光靠自己拿到一个好名次。

所以希望杨振能帮她写一首新歌,看能不能凭借歌曲本身的优势,争取个比较好的名次。

这么漂亮一姑娘的请求,杨振自然没有不答应之理。

不过为了不前后矛盾,杨振也不忘表示自己尽量——要自己有机会再听到合适歌曲的话。

“都这个时候了还说自己不会!”

王媛媛闻言连呼讨厌,气鼓鼓的直拿小拳拳捶杨振。

直到眼角的余光看到王益民出来,这才害羞的跑回了屋内。

为免误会,杨振不免对王益民解释几句,表示就是王媛媛求自己帮忙写歌,自己说不会……

很清楚之前王益民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训诫杨振,让他离王媛媛远一些。

结果直到司机送杨振离开,王益民都一眼不发的孙有真一脸好奇,不明白王益民为何又改变了主意。

“你没有女儿!”

“你哪儿知道什么叫做女大不中留!”

想着王媛媛刚刚跟杨振撒娇的模样,王益民心头叹息一声,然后才道:“棉纺厂那边你给我多留意点——说的一套一套的!”

“我倒要看看他的真本事,是不是真有他吹的那么厉害!”

对于王益民的这些心思,杨振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即便知道,杨振也不会在意。

毕竟拿到棉纺厂,让棉纺厂从单纯做棉纺向做卫生巾方面转型,是他早已确定好的策略。

不但是原材料的采购渠道,便是连先进的机械设备等等他都已经打听好了,就等着拿下棉纺厂,便可以正式开始着手进行。

因而转型对于他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任何难度。

也是因此,相较于王益民又舍不得女儿,却又不忍强行插手让王媛媛伤心的纠结……

现在棉纺厂已经到手的杨振,可谓是无事一身轻。

从王媛媛生日宴回到四合院的杨振,那是倒头就睡。

但很明显,同样从王媛媛生日宴回家的刘继民的心情,可就没有杨振这么好了。

反正一进家门,刘继民是连招呼都没有打上一声,便直接回房,然后轰的一声便摔上了房门。

这一幕,别说是刚刚两岁的刘青,便是连刘继善的媳妇龚过欣都给吓了一大跳。

一边哄着被吓哭的刘青,龚过欣一边看向刘古树道:“小叔昨儿回来还高高兴兴,说是得了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今儿这事怎么了?”

“还能怎么!”

“十之八九又是因为咱们家的成分给人羞辱了呗?”

一边嘀咕着刘继民但凡遇到点丁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的脾气,真是一点都没法跟刘继善相比之类,刘古树一边让龚过欣不用管刘继民,让她继续教刘青学习。

看着那些纸张泛黄,一看就知道已经不知道传了多少代的家族秘传学习资料。

再想到这些资料上的内容。

虽说是刘家的媳妇,但龚过欣却依旧忍不住有些迟疑道:“青儿到底还小,要不然我看这学习还是等她稍微再大一些,有些明辨事理的能力之后再学,你看如何?”

“之所以让你现在就开始教她这些东西!”

“那就是想要让你在她三观成熟之前,便将这些东西给领会进去!”

“毕竟她的三观要是已经形成!”

“再让她学习这些东西的话,那可就晚了!”

刘古树闻言呵斥,让龚过欣别说那么多的废话,赶紧按自己说的教。

龚过欣无奈,也只能一边哄着刘青,一边对着柳氏家族秘传的资料对刘青道:“逢灾荒乱世,饥民遍野,易子而食,家余斗米,该当如何?”

“煮粥赈济饥民?”

刘青奶声奶气的回答。

“仅余斗米!”

“赈济饥民之后,你也得跟着饿死!”

刘古树闻言脸色铁青,毫不留情的训斥道:“错了,再想!”

刘青想了半晌道:“省着吃?”

“仅余斗米!”

“即便再省,那又能吃多久?”

刘古树闷哼,让刘青继续想。

但不过两岁的孩童,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法子之外,她又哪儿能想到更多?

“你这傻孩子,怎么就这么笨啊?”

见刘青久久不语,刘古树只能开声道:“既然这一篇叫斗米发家篇,那你就应该着眼于发家,而不仅仅是活着——你难道就不会将这斗米分成两半,一半自己留着活命,一半煮成稠粥,允饥民价高者得么?”

“都是些快要饿死的饥民!”

“他们那里还有钱价高者得啊?”刘青道。

“再是饥民!”じ☆veЫkメs? ?

“但人数只要够多!”

“总有些人的骨头渣子里还能榨出些油来!”

“更何况即便所有的人的骨头渣子里都已经榨不出油来了又如何!”

“他们不是还有儿女么?”

刘古树道:“只要你能从中挑选些模样好的,无论是卖给青楼还是卖给大户人家——难道你还怕赚不到钱?”

听到这话。

自感要遇到同样的情况,说不定刘古树也能把自己给卖了……

刘青直吓的眼泪汪汪,不住往龚过欣的怀里缩。

刘古树却是半点不给机会,只是继续追问道:“恰逢乱世,有要犯拖家带口逃至,许以钱财托付收养家小,该当如何?”

“什么收钱办事,你个蠢丫头!”

“当然是应该找个机会让其病死!”

“只要他们都死了,那钱财不就全都是你的了么?”

虽然早听刘继善说过刘家有家传秘学。

只要不遇到像过去二三十年那样的时代,那么只要能学全家族秘学,刘家一朝崛起,成为巨富,简直是板上钉钉之类。

只是听着刘古树所言的这些内容,龚过欣依旧是忍不住的心惊肉跳。

也是因此,一听到刘继善下班回来的声音,龚过欣便已经是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了刘继善的身前,低声开始嘀嘀咕咕。

“还以为你说什么!”

“原来是因为家传秘学的事?”

刘继善闻言好笑,表示这家传秘学他也学过。

虽说内容听上去的确有些触目惊心,但却是实打实的兴家旺族之道。

这也是刘家从有记录以来传世十六代,历五代,宋元明清至今不衰。

虽有起落,却都能最终复兴,几乎每隔几代都能出上几个位极人臣之类人物的关键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