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血染的风采燕然勒功 > 正文 第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下)

正文 第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下)(第2页/共2页)

三姓家奴”的盘算的确有独到之处。只要能安全的出海,登上“松月号”货轮,对方的反间谍部门只能干瞪眼。总不能派出军舰,在公海上公开拦截悬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民用货轮吧?

具体执行“釜底抽薪”计划的阮黄维武,和他所率领的情报总局以及“影子部队”的那十三个人还是有危险的。但是,“军功险中求”嘛。“三姓家奴”却把对方的反间谍部门对自己的威胁程度降到了最低点。

“三姓家奴”和洪勇男在桃村镇下了火车,在火车站前的市场吃了一顿早餐。

“三姓家奴”还是比较矜持的,只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两个热腾腾的山东大肉包子。可饥肠辘辘的洪勇男却顾不了那么多,他连喝了三碗小米粥,吃了七个香气四溢的山东大肉包子,这才在“哏儿”、“嘎”难以自制的打鸣儿声中放下了碗筷。

“三姓家奴”笑眯眯的看着洪勇男,说道:“咋样?吃饱了没?……”

洪勇男有点不好意思,他“哏儿”了一声之后说道:“饱了!饱了!……”

卖早餐的是一对儿六十多岁的老夫妻,那个卖早餐瘸了一条腿儿的老汉十分热情。见“三姓家奴”和洪勇男吃完了,就抄着袖子凑了过来,笑吟吟的说道:“我说二位同志,瞅着二位同志这是刚下火车吧?吃好了没有?……”

“三姓家奴”笑着回答道:“吃好了!谢谢你老同志!……”

“不客气!瞅着这位老同志是东北人吧?……”“瘸腿儿”老汉似乎很愿意聊天。

“哎呀我的妈呀……这位老哥的眼睛可真贼!不过,我说老哥,您这包子做的可是贼拉好吃,我都没吃够!……”“三姓家奴”尽量回忆着幼时所说的东北方言。

“让这位大兄弟见笑了!我们胶东的饮食偏清淡,倾向于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我呀就怕我做的包子你们东北人嫌乎淡,吃不惯呢。……”“瘸腿儿”老汉笑呵呵的坐下来。

“瘸腿儿”老汉说的是实情,山东的胶东与中西部其它地区比较而言,饮食风格迥异,山东中西部地区口味偏重,重油重酱重盐。曾传说省城济南曾有一位厅级官员到烟台出差,饭余他对胶东菜做了“什么东西都像开水煮的一样”的评价。虽有失偏颇,但确实也是山东中西部人对胶东菜的直观感受。

“不淡!不……‘哏儿’!我吃着正……正合适,简直……‘哏儿’!太好吃了!‘哏儿’!……”洪勇男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肚皮,打着饱嗝说道。洪勇男中尉说的是实话。越南承自中国饮食阴阳调和的饮食文化,烹调最重清爽、原味,只放少许香料,鱼露、香花菜和青柠檬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以蒸煮、烧烤、熬焖、凉拌为主,热油锅炒者较少。即使是一些被认为较“上火”的油炸或烧烤菜肴,也多会配上新鲜生菜、薄荷菜、九层塔、小黄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达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哎呦……这位小兄弟是哪儿人呀?听着不像北方人……”“瘸腿儿”老汉说道。

“三姓家奴”急忙抢着说道:“哦……这是我公司的同事,是云南人。我说老哥,您老贵姓?您的普通话说得真好!……”

“呵呵……啥贵不贵的,我姓柳,木卯柳!山东话很土,土得掉渣。不满你们说,胶东方言属于胶辽官话,形成于胶东半岛,并随着胶东人向东北的大量移民,扩展到东北的辽东半岛、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呵呵……而山东西部方言就是济南那边,则属于冀鲁官话,如果山东西部的人,第一次听人说正宗的胶东方言,那就跟听外国人讲话差不离。呵呵……胶东话比济南话更土。所以说,山东的这两种方言差老鼻子了,几乎是完全独立两种方言。我怕你们外地人听不懂,所以就尽可能的说普通话。大多数山东人很难改掉自己的方言,对很多山东人来说,讲普通话是一件很别扭同时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儿。呵呵……”“瘸腿儿”柳老汉说着,摘下脖子上挂的烟袋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