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正文 第七百章:先秦诸子百家之儒家

正文 第七百章:先秦诸子百家之儒家(第2页/共2页)

世界观了,那就是封闭甚至坍缩的世界观;其主体主要是需要遵守礼的人;目的是维持当前社会的稳定;行动信号就是礼制;其内部结构是典型二元结构对立的,存在礼制的制定者、遵守者与礼外之人。人是机械的遵守礼仪,而几乎不存在有人利用礼制来实现自己私利。礼外之人无足轻重。即在一个稳定环境的王国中,其国君制定利益,百官士大夫谨守礼仪,以礼为令箭,就能号召天下人实现仁义大同。

所以儒学的前提条件就有了,不存在增量的稳定或坍缩环境。礼制不能被套利。因为一旦有人从礼制中获得超额好处,那么天下之财有定数就会导致其他人财富的缩水,其他人守礼就会吃亏,礼制就会崩溃。儒家需要提出一个不被套利的礼制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否则就是镜花水月。

再其后就是二元对立与机械守礼了,根源在于认识论上,儒家并不相信绝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礼制,更不允许有人能随意创设礼制。正因为一部分读书人都只能遵守,大多数底层乡间野人则更是无足轻重才造成了这个二元结

()

2第七百章:先秦诸子百家之儒家

第(3/3)页

构与机械守礼的形成。

本质上讲,儒家也可以叫做礼制神教,儒学也可以叫做礼制神学。就是相信有一个礼制神,只要士人以上阶层都崇尚祂,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礼制则诞生于天命,凝聚于天子。儒学是礼制-天命-天子三位一体的学问。借用礼制神下,儒学也是一个三位同一的学问,就没什么本质矛盾,任何事物人类都是可以协调共处的学问。

开篇从世界观与认识论,基本就儒家学说的二维坐标轴分类给描述了出来。在世界观上是封闭的,则是在横轴的左方,在认识论上,是结构化的,仅部分人具有初步认识能力,大部分人不具有认识应用的创设能力。认识论是纵向轴,最上是正常人皆能认识并据以创设应用,最下则反之。儒家则是少数人能认识,皇帝礼制神才能创设应用,那么自然被归入下方。整体而言,儒家是一个左下方的流派,儒学也是一个左下方的学问。

当然最后得强调一番,则是先秦儒家。后世虽同为儒家,说不定只是名字相同而已呢?至少心学开启的人人从心所欲致良知,就打破了先秦儒学只有少数人能认知的限制。所以儒学的发展是从一个左下的学问变成了一个左上的学问。

高翰文现在再次咂吗其中内容,多少觉得有些惭愧。因为礼制神正式借用了后世国学粉丝等攻击市场经济的论点。他们认为拥护市场经济的人认为会存在一个市场神能解决一切。现在算是如法炮制了。以前经常打嘴炮没想到穿越后还能用上。真的是意外之喜了。就看这以后儒学怎么去解释他们这个礼制神了。好歹自己这可不算歪曲儒学了,至少比后世那些国学粉丝等要合情合理多了。

最后再恶趣味地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儒家大师总是郁郁不得志,不能像商鞅,张仪,白起,张良,萧何、霍光一样完全施展胸中所学?”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