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钱庄的信用太好了。”
许青无言,他突然发现,每每推行国策,几乎都绕不开这家伙,也难怪朱元璋对其垂涎三尺了。
他自己也好奇,这家伙到底有多少钱了。
许青轻轻点头,放贷就意味着风险,人家辛辛苦苦挣的钱,凭什么交给你去放贷?
还有一点,就是‘民不与官斗’,沈记钱庄出了岔子,他们可以告官,朝廷开的银行出了岔子,告谁啊?
告朝廷?
谁敢啊!
许青苦笑,“信用确实是个大问题,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啊!”
张昶点了点头,又道,“即便解决了信用问题,王爷银行也很难做成。”
“哦?这又是为何?”
“因为没人会把钱长时间的存放在钱庄。”张昶道,“钱庄只是省去了商贾在做生意时,从甲地到乙地,携带银两的麻烦。”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人不放心,仍采用镖局来押送。”
“这钱呐,放哪儿也不如放在自己口袋不是?”
许青:“……”
沉默良久,他叹道,“说来说去,还是信用不够罢了。”
“倘若百姓足够信得过朝廷,为什么不把钱存到银行呢?”他举例道,“这样做,既可以防偷盗,使用时又方便快捷。”
张昶苦笑,“可王爷如何让人心甘情愿的把钱存到银行呢?”
“其实也不难,给他们利息。”
“啊?”张昶惊呼道,“为他们保管钱,还得给他们钱?”
“嗯,这样才能快速打开市场。”
“这成了赔本儿买卖吗?”
“不不不。”许青道,“咱们可以放贷啊!”
“坚决不行!”
张昶断然拒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丧良心的钱朝廷如何能赚。”
难为你还能说出这话……许青翻了翻眼睛。
“张大人想必也明白,想要各行业蓬勃发展,富国强民,就要对其扶持,而银行放贷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吗?”
“不一样!”张昶怒气冲冲道,“这和剥削百姓的地主老财有何区别?”
“……”许青解释道,“银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促进行业发展,大明不缺能人,可大多都是因为没有本金而难以施展胸中抱负。”
“银行的出现,可以帮助他们实现阶级跨越!”
“说得好听!”张昶冷笑,不为所动。
许青也有些恼火,咋就说不听呢。
见俩人要谈崩了,户部左侍郎连忙打圆场,“尚书大人,王爷,都消消气,听下官说两句公道话可好?”
“你说。”许青压着火气,轻轻颔首。
“两位都是为了朝廷、百姓计。”左侍郎先各舔了一口,顿了顿,又道,“其实尚书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事实上,几乎所有地主,都是地下钱庄放贷的债主。”
“他们每年春天放贷给农户,农户拿了钱,去买种子、农具,秋收时再还回来,起初这个利息在五成,后来经过变法,下降到两成,
可即便两成,碰上大旱大涝,百姓也还不起,就得拿土地抵债,这也是土地兼并的根结所在。”
捧完上司,左侍郎又紧赶着捧许青,“土地兼并历朝历代都十分严重,幸赖长青王以利益转移之策,将财主们的利益从土地,转移到了通商,这才一举解决了,历朝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是啊!”右侍郎接过接力棒,“现在百姓重新有了土地,若是朝廷放的贷,他们还不上……
若不让他们以资抵债,没有借贷的百姓势必心理不平衡,若让他们抵债,那朝廷就成了最大的土地兼并者。
这一来,王爷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官和民的关系也会急剧恶化,不但银行会夭折,与朝廷来说也不是好事。”
“原来你们担心这个。”许青笑了笑,“放心,利息没那么高,莫说两成,半成都不要,本王说了,开办银行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给穷人一个实现跃迁机会。”
沉吟片刻,他再次开口,“我倒是有个折中之计,张大人可愿听听?”
张昶闷声道,“王爷请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