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军师联盟 > 正文 第277章 劳力缺少?提倡蒙学,教育、农耕两手抓!

正文 第277章 劳力缺少?提倡蒙学,教育、农耕两手抓!(第2页/共2页)

些邓氏旁系,家中没有田产者,因为朝廷的政令,对日子有了盼头,可以承包三十亩田,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

这便是新野邓氏一族。

从庞然大物,到穷困潦倒,应有尽有。

邓勋需要顾全大局,平衡利弊得失,不可能因为某些家族的吃亏,便将全族的命运置之不顾,强行与皇权开战。

邓同欠身拱手:“家主放心,正好我要搜寻族中青年才俊,继续参加朝廷考课,此事可一并办理,您安心便是。”

“好。”

邓勋点点头:“如此甚好。”

“哦对了。”

忽然。

邓勋响起了什么,转而问道:“贤侄,近日刘备召集各乡三老,你可知所为何事?”

邓同唇角微扬,澹然一笑:“是这样的,朝廷考虑到即将进入全面农耕阶段,为了缓解人力不足的问题,便命各乡将庠序抓起来,设孝经师一名,专教小孩子识字。”

“哦?”

邓勋捻须,不由眼神骤亮:“竟有此事?”

邓同点点头:“恩,不仅如此,三老额外每年补偿五十石俸禄,皆由各县提供,务必要保证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读书识字。”

邓勋愕然:“居然还有五十石俸禄?”

“恩,小侄也没有想到。”

“看来陛下对此颇为重视啊。”

“没错!”

邓同点点头:“小侄听闻,以后各县、乡、郡,甚至朝廷内部,全都要成立有相应职能的官位,而且俸禄绝不会少。”

“有点意思。”

邓勋捻须,缓缓点头:“陛下是我见过,最重视经学的皇帝,不过能否推行下去,还有待于商榷,读书虽好,但绝非寻常百姓可承受得起的。”

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邓勋的潜意识里,普通老百姓尚且吃不饱饭,哪有闲工夫负担孩子的读书、识字费用,即便是竹简书,价格也是不菲。

实际上,大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买卖书籍的“书肆”,只是价格上颇为昂贵,非是寻常百姓能够承担得起。

“是啊。”

邓同自然深有感触,轻声附和道:“我朝皇帝皆希望普及教育,但各中之艰难,实在难以想象,相信要不了多久,陛下此举同样会无疾而终。”

邓勋恩了一声:“应急可以,但若想长久,可没那么容易。”

邓同轻声道:“但读书之功,非得经年累月不可。”

“的确如此。”

“......”

*****

南阳,雉县。

通往冶铸中心的路上。

马车中。

刘辨捧着书,羊作阅读,内心却在与军师联盟沟通:“老师,咱们的造纸术、活字印刷,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行,现在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太早了?”

“放心吧。”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任何事务的推广施行,全部得慢慢来,咱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准备妥当了,然后直接施行,这是不对的。”

“你得给东汉的这些世族一个适应的时间,温水煮青蛙,循序渐进,慢慢地往下推广,先让老百姓吃饱饭,然后再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只要咱们坚持以科举取士,经过数年时间,层层往下渗透,按照目前大汉的教育体系,是完全有可能施行下去的。”

“即便是世家豪族,也不可能逆得过大势!”

军师联盟的声音略显激动,似乎对此同样充满期盼:“而咱们要做的,便是给科举积势,今天是蒙学,明天可能就是精庐。”

“先在目前已有的体制上,逐渐把教育的层次打通,从蒙学开始,再到小、初、高,按难度系数,逐渐加深,最终升到太学。”

“当然!”

军师联盟强调道:“专家只是举个例子,现代是幼小初高,但在古代可未必有这么全面,咱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刘辨颔首点头:“放心,我明白的!不过老师,一旦活字印刷、造纸术出来,势必会造成极大的冲击,难道世家不会提防?”

“恩。”

军师联盟似乎早有预料,极其澹定地道:“造纸术一定会对世家产生冲击,因此咱们不能迅速投放市场,通过控制产量,物以稀为贵,让世家慢慢接受。”

“还是那句话,新事物的推广,绝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与政治结合的产物,更是如此,它都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控制产量?

刘辨眼神骤亮,顿时明白了军师联盟的想法。

所谓量变引起质变。

如果大量将造纸术投放在市场,势必会引起世家大族忌惮,毕竟如此一来,他们各家最珍贵的传承,便彻底成为了废物。

而如果只是少量持续增加式投放,等积累足够的势以后,时机合适,便可一举将其打通,彻底完成教育体制改革。

稳中有进,循序渐进。

是军师联盟专家目前改制的基本方略。

“放心。”

刘辨缓缓点头:“我明白的。”

咯吱—

马车停下。

车厢外响起朱彤的声音:“公子,冶铸作坊到了。”

刘辨应了一声,这才从车厢出来。

早有冶铸谒者韩暨迎上来:“公子。”

刘辨摆手打断,示意其不必多礼:“怎么样,可能造出来?”

韩暨吐口气,脸色有些难看:“造是造出来了,但距离公子的要求,差之甚远。”

虽然,自东汉时期开始,便已经有了水车,但其只是汲水翻车,还不算是大型的水利机械设备,难以将河水运送往更远的距离。

没办法。

刘辨只能制造高筒转车。

而史料中记载的高筒转车,最早出现在晚唐,用于灌既水稻。

它是一种具有搬运链性质的机械,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

不过......

这种机械有一定的局限性。

归根到底,是因为晚唐时期的技术水平不过关,难以发明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滚珠轴承。

而军师联盟考虑到要一步到位,因此对于高筒转车,进行了局部的加强。

这便涉及到了滚珠轴承。

当然!

轴承是机械的基础原件。

它的质量、功能,影响着工业的进程!

这是推行工业化最基础的,若是连基本的轴承都搞不定,那就更谈不上发明蒸汽机、内燃机等象征着现代工业化的东西了。

因此。

轴承这个技术难关,迟早是要突破的。

轴承要求硬度高、耐磨、耐压,普通的钢铁肯定顶不住。

不过,将其暂时用在大量木制的高筒转车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以后需要钢铁机械时,再考虑各种合金钢铁,亦或者是生产钨钢,来满足要求。

“走。”

刘辨懒得浪费时间,大手一挥:“走,咱们进去瞧瞧。”

韩暨揖了一揖:“喏。”

旋即。

二人进入到冶铸作坊内部。

刘辨率先查看了,他们生产出来的钢珠。

从外形上看,的确没有现代那么标准,不过经过打磨,依旧有了标准圆的雏形。

刘辨双眼紧盯着钢珠,丝毫不肯放过一个细节,与此同时,内心却在与专家沟通:

“老师,我感觉这样的钢珠,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还是失败了呢?”

军师联盟立刻解释道:“单纯一个钢珠,或许还算可以,但球轴承需要多个钢珠,同时工作,协同配合,才能正常运转。”

“一旦钢珠的误差大于某个阈值,肯定就不能使用了,所以这是一项相对比较精密的零件,靠工人手工打磨,的确有些难。”

言至于此,军师联盟最终给出建议道:“刚才专家给出建议,以目前的条件,可能还是得上机械才行。”

“机械?”

刘辨眉头皱得更高:“这玩意岂不要比滚珠更难?”

军师联盟轻声道:“放心吧,专家已经有了简易的规划,咱们以大规模机械,将滚珠的大致磨样造出来,然后再配合人公打磨,一定能够合格。”

“这样吧。”

军师联盟建议道:“先让吉凯熟练掌握钢条制造吧,咱们回去以后,便制造简易的水利冲压机,脚踏砂轮机、夹具。”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如果还是造不出来,咱们便退而求其次,将滚珠变成滚柱,这样难度系数骤降,先把高筒转车造出来,然后再攻克滚珠难关,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专家是一定能造出来的。

但现在因为农耕时间太紧,某些东西实在没办法完善,想要短时间内,攻克滚珠技术,才有了一定难度。

“好吧。”

刘辨深吸口气,转而扭头望向韩暨:“公至,这滚珠的误差还是比较大,难以符合要求,这样吧,你先命吉凯熟练掌握钢条铸造。”

“我先回去,争取发明一套机械,以机械代替人工,这样的话,或许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阈值之内。”

韩暨一脸的难以置信:“啊,这......公子,这能行嘛?时间可来得及?”

刘辨倒也没有把话说死,轻声道:“争取吧,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咱们再想别的替代品,总之,绝不能耽误农耕。”

韩暨深吸口气:“喏!”

刘辨吩咐道:“将此滚珠,包上一些,我要带回去。”

“好。”

韩暨点点头:“在下这便派人准备。”

------题外话------

求自订!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