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开始 >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没有坏心思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没有坏心思(第2页/共2页)

bsp; 李敬身上的事情多到爆炸,哪怕是京东东路原任的宣抚使周宁听说皇后到了济南府,亲自赶到了明水参加李敬纳妾的酒席,来帮李敬交接公务。

李敬也根本没有闲工夫陪他们玩。

老谋深算的周宁在京东东路和西路也有一派拥护的官员,巧合的是,都没有参与勤王,才听说皇后到了明水。

一个个巴不得皇后去他们家住住。

在周宁虽然没有给其他官员明说,私下里没少分析。

如今汴梁被围困,看辽国被灭的历史轨迹,二帝极可能步辽国天炸帝后尘,落入金狗之手。

大宋失去中枢以后,赵氏并没有呈现出“气数已尽”的姿态。

如果大宋的旗帜还飘扬在帝国上空,如果还有一个强势的皇帝,那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就不会响彻云霄。

如果大宋的旗帜突然消失,或是只剩下一面旗帜,却没有一个强势的皇帝领衔,那整个天下就会乱成一锅粥。

无非是两种结果,第一是与二帝关系最亲密的康王继位,第二种就是朱琏效法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监国。

大宋朝的皇后还是很彪悍的,昔日刘娥临朝,“威震天下”。

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

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

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现在大宋朝中枢被困,中枢之外出现了两股极大势力。

梁扬祖,汪伯彦,黄潜善,杜充等人肯定支持康王继位。

宗泽一系的赵不试,李敬,关胜,包括黄灿重建的三司,也铁定主张皇后监国。

康王入金营遇袭营而不惧,朱琏也被称颂贤后。

比起康王继位,皇后监国更有优势,毕竟被金人掳掠的二帝没死,她受命官家代替官家巡行山东,监督黄灿重建三司,而康王继位对于钦宗和徽宗二帝存在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鹿死谁手,还要看地方和朝廷出逃的百官的护拥。

甚至抵抗金军的态势。

一朝一夕的未必可以分出胜负。

康王的大腿他们抱不上。

如今李家家中住着朱琏,犹如昔日之吕不韦。

知道李敬从二龙山土匪手中救下皇后母女以后,他们也清楚了朱琏不可能挪地方,只能尽可能陪在朱琏身边露脸,俯身跟李敬一样能讨的皇后帝姬欢心,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借口被替换,等着三司任职的官员赖在明水不走了,李清照两口子被朱琏抓在身边陪客。

倒是李敬顺势脱身。

顾无双和一部分受伤退役的士卒被李敬拉着,在明水附近到处山地,矿场。

还撺掇着手下将领把后来分到的钱都聚集起来。

朱琏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小公主每每下午,就拉着顾无忧在明水城的狭小的城墙上游玩。

眼睛时不时的盯着早上李敬出发的方向。

也不知道李敬能不能晚饭前赶回来给她做饭。

李敬手下的陈仁俊,李易峰,李云易,吴谈成了知州或者通判,麾下七八个将领也兼任县令或者县丞一方。

他们要去把山东东路各地的厢军集结起来,还要短时间招募义勇。

一大半要带走去山东东路随着将领任职,召集厢军,征召新兵。

剩下一半练兵的事情还不能停。

军队跟金狗干了这么多仗,李敬多次给他们讲解组织度和训练组织度的方式,将领根本不敢懈怠,行军打仗的过程,空余时间都在抓紧练兵。

跟蛮横的金狗干仗,不能一对一,要在局部范围,尽可能的利用地理,军械,军阵优势,三对一,五对一,甚至十对一。

这些都需要平日里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勤王血战,每战完毕,宗泽都按照李敬的谏言,全阶品的进行战事总结。

各军以营为单位总结,将领拿到总结,然后汇报到副元帅手中。

宗泽,李敬,关胜为营指挥使以上的将领点评。

最后再把点评传下去。

所以哪怕是勤王回来的老卒,也深知练兵的重要性。

赵金儿模样看起来清纯可人,受伤下不了床,还是很好动的。

眼看李敬手下留守章丘的部队开始分配,练兵,她就让刘悦带着禁军抬着她去城墙上观看。

伤腿发寒,听说皇后娘娘要去淄博,虽然舍不得章丘李家蜂窝煤炉子。

腿上绑着夹板不能动,还是让士卒们抬她上马车,跟着众多的地方官员一起朝着淄博走。

而李敬更好玩,除了把蜂窝煤炉子拆下来给皇后带上,还让人做了几个小火炉,给皇后搬上了她的马车。

赵金儿眼瞅着李清照,顾无双,一个个登上了皇后的豪华马车。

自己只能上那个黑漆漆的黑熊皮马车。

心里干着急。

连忙让刘悦帮他弄一个小火炉来抱着。

谁知道章丘到淄博,比去济南府还近。

早上出发还冷风阵阵,出城不远就冬日暖阳,四轮马车的顶棚都敞开了,赵柔嘉兴奋的趴在马车上跟她打招呼。

直接让晒不到太阳的她有些傻眼。

到了淄州。

顾无双的能干,别说皇后朱琏,就连黄灿也吃了一惊,一起跟来的周宁等官员更是眼睛发亮。

淄州在磁州回来的老工匠主持下,居然开始生产军械了。

济南府组织分流难民,淄州这边分配过来的难民并不比济南府矿场的难民要少。

但是这边派来的铁工,矿工头目却很少。

大部分都是依靠淄州州衙的力量和李家商会的人。

朱琏从李清照口中听说顾无双在大名府到齐州的路上,就整合了顾家和前夫家的家丁佃户,还在路上收买了一些难民,伙计。

到了济南府两三天店铺就开张了,他们家的胭脂水粉还很受济南府欢迎。

到了淄州的一群官僚们还是发现低估了顾无双的能力。

她一到淄州,集中了州衙的幕僚,附近矿场的地主和入股者,李敬和李家给他派来的铁匠,黄灿派到淄州打前站的幕僚一起会商。

两个时辰就总结出条陈。

大刀阔斧的分配人手,各自规定了负责范围。

利用赵明诚,李清照两人在淄州的影响力,遇到什么问题,她都第一时间上前解决,解决不了的让州衙官吏立刻跟老工匠一起会商。

采矿,修路,冶炼的工作,井井有条。

黄灿自己都说,淄州的前期准备事务,似乎比济南府自己主持的矿场更为出色。

李敬看着众人称赞,顾无双给他们介绍时候兴奋的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

矿场,铁厂距离淄州城很近,交通条件比济南府南边大山脚下更加出色。

昔日跟着李敬到磁州的一个老铁匠对这里很熟悉,一下子找到一个天然山洞的洞口,跟磁州那个废弃矿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更大,可以容纳几座炉子。

简单改造炉子完美复制了磁州那边废弃矿场的生产。

看的黄灿眼冒金光,当即写下书信,让人去济南府调集两千俘虏,调集五千矿工,两千铁工到这里,现在大宋什么都不缺,最缺的是时间。

只要这里源源不断的生产军械,不仅可以武装李敬,关胜带出去打仗的厢军。

山东两路同样需要召集招募兵员进行防守,这些人也需要武装。

“皇后娘娘,大宋要不受金人欺辱,当务之急是强军,强军首要还是军械,淄州铁厂得天独厚,应该立刻扩大规模,需要调集人力,物力打通矿石和煤炭瓶颈,我请留守淄州,盯着扩大制造军械规模!”

黄灿不想回济南府了,他认为陈卓和曹辅颇有能力,代替他组建三司绰绰有余。李敬和关胜他们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秘密开拔西返黄河。

依托这里有利的条件,一个月淄州就能满足靖康武三军除铠甲外的所需军械。

“黄卿家忠于职守,不负官家重托,予当然照准!”

官家对黄灿的任用,更多是表达对朝臣的不满。

李敬说的对,朱琏北巡齐州,就是来给黄灿撑腰,黄灿资历太浅了。

朱琏单独聆听过黄灿汇报,铁厂弄完等天下热了就去莒州查看盐场,按照李敬的建议,重新调配北方的盐产以及盐引供给,让盐铁两司重新在山东两路开设财源。

其余其他两司,更多需要跟各地地方官吏对接,曹辅履职支度司目前没钱支出也不敢审计,陈知府转任三司户部使,从山东两路和河北东路开始编练,用户部司的名义,已经开始等候被替代的各地官员赴任。

三司就初具规模。

陈卓,曹辅,杜怀几个抽调入三司的官员相当能干,对于州县到济南报道的其他官员,也能妥善安置。

黄灿也能专心做事,铁厂已经有能力在李敬他们走后,一边生产军械,向周边销售熟铁,农具,工具了。

各地军用民用都需要用铁,卖了煤铁三司就有了钱。

蜂窝煤厂其实解决了一大部分勤王伤亡老卒和家属的生计。

还有更多的家属,被李敬着急起来,等着李敬和顾无双开办的其他作坊。

朱皇后恨不得自己身为真正的李家人,李清照和顾无双云英未嫁,以后族的名义抓到身边做女官,一直帮到自己杀回汴梁,协助官家整顿皇宫。

也能侧面帮到官家,帮到三司。

这一切,在李敬眼中,或许就是无用功。

宋钦宗想的很美好,重建三司,重新洗牌朝局的势力。

抓住关胜,李敬掌控禁军,利用宗泽,张叔夜,黄灿等人实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构筑朝局。

这也得等他从金人手里脱身才行。

跟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交手这么多次,这帮金人还是沿袭这草原的习俗。

在他们看来,草原上部落首领落在自己手上,就控制了部族。

就能吞并北宋。

北宋这么大,哪有这么简单。

反正李敬认为钦宗自从主动踏入金狗营地那一刻起,就很难脱身了。

哪怕宗泽军,关胜军,张伯奋军加上自己兄弟召集大量兵马在黄河沿岸布防,能救下无数汴梁被百姓,工匠,救他也犹如海底捞针。

这帮习惯骑兵战的金狗流寇,李敬觉得猜他们的想法有代沟。

不过对朱琏的尊重是必须的。

他跟赵明诚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朱琏,让顾无双和李清照跟在她的身边。

在她跟小公主巡游期间,随行侍奉。

朱皇后很高兴,嘴上没说,心里准备在淄州等着,等着李敬他们从登州,莱州,宁海州,密州,莒州,沂州调兵集结,再度去黄河岸边打金狗,为他的官家撑腰。

(https:x/89_89228/22217606ht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x。手机版阅读网址:x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