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正文 第1095章铁甲舰

正文 第1095章铁甲舰(第1页/共2页)

大唐的身段,可是够软的。

朱慈烺稍微一吓唬,就把唐老鸭他们给吓坏了。

毕竟,朱慈烺可是真有实力,做到他所说的这一切。

看着后者的表现,朱慈烺是很满意的,他冷哼一声。

“既然如此,便不要扯这些了。”

“朕给你们八万条线膛铳,你们在两年内,将上述区域,悉数的移交给我朝。”

说到这里,朱慈烺又顿了顿语气道。

“不过,朕丑话要说在前面。”

“陛下请讲?”

唐老鸭赶紧询问。

朱慈烺则道。

“朕要收回的西域,还有河中之地,哈萨克,可不能够是一片白地。”

“当地的道路,城镇,还有建筑,土地,不得有丝毫的破坏,你们可不能够,自己走了,然后把当地,折腾成白地……”

“皇上,您放心就是了,我朝断然不会这么做!”

唐老鸭赶紧说道,但实际上,倘若没有朱慈烺的这句威胁的话,他们是真敢这么做的,真敢把这些地盘,折腾而白地,折腾成无人区,再撤走的。

“先别急着答应,朕还有一些话要讲。”

朱慈烺摆摆手道,又继续说。

“朕的要求还要呢,朕要求,当地人口,也不得被全部带走,贵国需要在当地,留下至少,两百万的人口。”

“好说。”

唐老鸭赶紧道。

西域,河中之地,还有哈萨克这几个地方。

西域那边,乱七八糟的各族人民,还有河中之地的乌兹别克人,以及位于哈萨克的哈萨克人,数量可不少啊,两百万人,绝对是有的。

可马上,朱慈烺的话却是让唐老鸭脸色微变。

“先别急着答应,朕说的人口,可不是当地的土著。”

“朕是要你们,留下两百万的汉民。”

“啊?”

唐老鸭被朱慈烺的这个要求给震住了,他没有想到,朱慈烺竟然会开出来这么一个价码。

两百万汉民。

这可不太好弄到啊。

大唐现在的丁口,虽然不少,但是国族数量,才勉强突破了千万而已。

而且,就这千万国族,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娃娃。

在这样的情况下。

朱慈烺一口气要两百万汉民,留在当地,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陛下,这个要求是不是……”

唐老鸭有些犹豫,朱慈烺却是冷哼一声。

“那朕少要一些,一百五十万好了。”

“再少,就不行了。”

“好,好吧。”

唐老鸭无奈点头,虽然要求,有些苛刻,但对于大唐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他道。

“陛下,既然双方条件,已经厘清,那便签订条约吧?”

“嗯。”

朱慈烺点了点头。

“两年之期,两年之期一到,我大明天兵,便会开赴西域,河中之地,还有哈萨克等地,接收到当地的一切。”

“同时,朕答应的八万条线膛铳,也会悉数的交付。”

说到这,朱慈烺又话锋一转,收起了脸上的威严,推心置腹道。

“你们跟朕一样,都是汉人,如今远去欧洲,在当地拓展汉家天下,殊为不易,朕在此,提醒你们一下,将来一定要小心换防,奥斯曼,与法兰西国。”

“尤其是奥斯曼……”

“陛下放心就是了。”

唐老鸭赶紧恭维,又心说,您要是真觉得我们是自己人,干嘛还给自卫同盟,那么多支持啊?

只要你不支持他们,以我大唐的实力,想平定欧洲,还不是指日可待?

……

“陛下,条约拟好了。”

大唐西京。

李来福的新宫内,李岩一脸激动的进来,将唐老鸭通过快马加急,送过来的奏报,呈到了李来福的面前。

“太好了。”

李来福大喜,然后看向了条约。

上面约定,到大明朝隆武十九年三月。

大唐将交出所控制着的西域,还有河中之地,东哈萨克。

而且,还要求当地,至少留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汉民。

而作为条件,大明朝除了继续与大唐保持商业上的贸易,保持双方的和平状态不说,还将为大唐,一口气提供数量高达八万枝的崭新线膛铳。

看到到这八万条线膛铳的数字后。

李来福激动的都要跳起来了。

他欣喜若狂的说道。

“八万条线膛铳,八万条啊。”

说到这里,李来福看向了李岩。

“丞相,朕问你,我大唐的西迁,何时能够完成?”

“原本的话,至少也得到明治四年。”

李岩笑着说道。

“可是,按照条约规定,咱们要留一百五十万的汉民在当地。”

“所以,大概到明治三年秋,就能够完成西迁了。”

“很好,很好。”

李来福激动的厉害,他笑着说道。

“也就是说,到明治四年初,我们大唐就可以投入到战争中了。”

“是啊,陛下。”

李岩点了点头,又眉飞色舞道。

“我大唐如今,可是兵甲犀利。”

“如今,我大唐军中,便已经有立国之后,长成的府兵二代从军。”

“两年后,军中便悉数都是这类青年健卒了。”

“而且,我大唐的线膛铳,现在已经有十余万条,倘若再多了这八万条。”

“我大唐能够一口气,动员起来二十余万,装备了线膛铳的强兵劲旅。”

“而且,两年后,我大唐的老府兵们,还尚且处于壮年,能征善战。”

“而长成的二代府兵,又源源不断,每一年,都能够增加至少十万。”

“届时,战争打响,我大唐岂能有,不胜之理?”

“是啊?”

李来福面露红光,显得是一脸激动。

大唐多年来的积累,到了两年后,可算是厚积薄发了。

这十几年间,大唐的府兵二代,国族二代,都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他们不只学习了基本的知识,还从小在学堂,学习行军打仗,还在平时,跟着父辈,或是在乡府兵,学习弓马武艺,杀敌本领。

其本身之素质,绝不逊色于,奥斯曼帝国著名的耶尼切里军团的童军。

&n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