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战争纷乱的大明,无疑是该时代最强的国度,纵使在大明的上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依旧是最强的。
相较于京城的安逸,远在数百里外的天津,却呈现生机勃勃之象。
“知府,这才几个月啊,往来天津的海商,就激增到这等规模。”
孙祖寿走在这天津港口岸,看着忙碌的人群,对并行的孙传庭说道:“仅仅是在我海防营报备的西洋海商,就超过数百众,像那些北上的江南诸省海商,虽说没有报备吧,只怕规模也是不小。”
“的确是规模很大。”
孙传庭神情感慨,看着日益繁荣的港口,“这就是陛下常言的政策红利,大明沿海的地域很多,适合筹建港口的也很多。
但是地方官府的不作为,加之朝中对开海通商一事,依旧是批驳和反对居多,使得这些地方,并没有行动起来。
天津就不一样了。
从撤卫设府以来,就一直尊奉陛下的旨意,贯彻开海通商诸事,并积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其实对西洋海商也好,大明海商也罢,他们并非不愿缴纳关税,而是不愿接受层层盘剥的不公对待。”
孙祖寿点头道:“的确,像咱们天津特设海关衙署,专司关税的征收,虽说定的税额略高,却没有别的附加税额。
对那些海商而言,交一份银子,就能毫无顾忌的在天津行商,单单是这份便捷,加之地方官府的支持,使得他们愿意足额缴纳关税。
有了这样的开端,像天津新城的筹建,商贸区域的筹建,都变得非常顺利,甚至诸多工坊的发展,也都很是迅猛。”
“这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孙传庭微笑着说道:“现在天津上下,依靠对外开海通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只要政策上不出现问题,那这种向上的趋势,只会愈发的明显。
孙将军还不知道吧。
像这批西洋海商,在北上天津的时候,在东番镇那边,会经历一次审查,以避免别有用心之辈,妄图对我大明沿海造成威胁。”
“这个末将还真听说了。”
孙祖寿笑道:“毛文龙、王世钦、尤世威、虎大威这些人,此前尊奉陛下密旨,赶赴闽地调动福建水师,前去东番筹设独镇。
听一些北上的海商说,跟尼德兰的海上力量,还打了一仗。
现在欧罗巴各国的人,都清楚我大明的海上力量,有毛文龙他们坐镇东番,的确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海贸,是盘活大明经济活性的根脉。
围绕海贸这一自主行为,所衍生出的诸多产业,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的发展和壮大起来。
别的不说,单单是运河这一南北命脉,相较于先前的船运规模,就无形中增加了很多。
这给直隶境内所设地方国税局,征收相应钞关税银,就提升不少份额,时下毕自严所领国税局,正在筹措山东境内,调整和厘清所设钞关。
毕自严这位以后的大明财相,现在忙于各种事宜,国税局要分管,钱法诸事要分管,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受此影响,出现一些回弹的迹象。
“不过当前我大明的海上力量,还是较为虚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