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唯恐陈震等人说一句不好,哪怕是叶嘉兴告诉他评价不错,抽样检查没结束,仍然没用。
现在,他终于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去了。
叶鸿荣去徽州巡视去了,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叶嘉兴在跑腿,祖父的心理历程他是最清楚的。不说叶崇明,便是他自己也提着一颗心。
今年春天,临安城买了茶方那几个茶商的龙井茶上市,他们都买了来尝过,味道不说千差万别吧,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叶嘉兴当即跑去问叶鸿盛,叶鸿盛告诉他:“咱们收了钱,教的都是最正宗的手法,尽心尽力,没有半点藏私。如果他们制的茶不对,只能说是这些人之后没有勤加练习,把我教给他们的东西忘了。”
可叶雅茗手下制黑茶的师傅,也就跟着她学了一遍,之后就被派去了外地。要说练习也是没有的,毕竟冬天可没有鲜叶。
那她是怎么让这些制茶师傅制出味道一样的茶来的?
见到叶雅茗,他忍不住问道:“三妹妹,你是怎么做到让制茶师傅制的茶味道都这么一致的?”
“很简单啊,标准化。每一步都标准化。”叶雅茗道。
现代都是用机器来制茶。
虽说制出来的茶,老茶客会说没有手工茶制出来的有灵魂,但机制茶不会出错,不会翻车,品质稳定。
叶雅茗自然没办法造出机器来,但她可以把一些操作和标准规定死,又让人制出一些简化版仪器来进行检测,让人工操作如同做化学试验一般,尽量规范精确,往机器标准上靠拢。
而且这些操作不是一个人做,而是三人一个小组,互相监督,相互校正。
如此一来,出错率就大大降低。
再在这基础上配上评茶员进行检测,基本就能保障茶叶品质的一致性。
这批黑茶不需要多好,品控才是最关键的。
不光这一批,往后每一年每一批,都要达到统一的标准,才能树立叶家茶叶的品牌。
而临安城各茶商派来的制茶师傅,回去后经过一个冬天,把原先所学的龙井茶制法忘了一部分,再在此期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还会神展开,自以为是的进行骚操作,制出来的龙井茶味道能不“各有特色”才怪了。
当然也有好的,比如秦四祥这种人,不光能保持原有的茶味,甚至还能提升。这也算天赋异秉了。
看着陈震等人把茶叶运走,不光叶崇明,便是叶雅茗也大松了一口气。
没有交货,总担着一份心,生怕出什么意外。
他们一走,叶雅茗就有闲情问绿萼了:“你去问问马运,秦四祥一家人来了咱们这儿后,是个什么情况。他要是知道,让他过来回话。”
她这孩子怀得辛苦,秦四祥一家被接到叶家后她一直没有精力顾及这件事。都是叶崇明和叶鸿盛安置的他们。
不过叶雅茗有吩咐马运派人好好盯着秦四祥,看看他的品行如何,是否安心呆在叶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