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从土木之变开始模拟天下 > 正文 第372章 总领西域事

正文 第372章 总领西域事(第2页/共2页)


也先不花知道苏城不想放自己走,所以说话也有些有气无力。

苏城点了点头:

“不错,哈实哈儿内斗正厉害,大汗一族眼瞧着就要失势,确实不由得大汗不担心。”

也先不花撇了撇嘴,脸色难看,就知道你苏城不想放我走。

苏城继续说着了:

“我这就吩咐下去,派人送大汗回去,若是有中意的兵,大汗也可一并选了,直接带回去。”

苏城话音未落,也先不花就惊愕的呆住了。

这么容易就要放我回去了?

不会吧?

我不是耳朵出问题了吧?

也先不花看着苏城:

“王爷真愿意放我回去?”

苏城笑了:

“我把王爷留在这儿,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也先不花想了想,好处还是很多的,但是我不能说。

“全凭王爷吩咐,王爷愿意放本汗走,本汗自然愿意。”

苏城拍了拍也先不花的肩膀:

“大汗回去自然没有我问题,但是有几点,我要交代给大汗。”

也先不花闻言脸现愁容,早就知道没这么容易,苏城放人果然还是要有条件。

“大汗回去之后,若是不能平息内部矛盾,我有一计,可以助大汗成事,兴兵讨伐帖木儿汗国,就说我大明的臣子,被困在撒马尔罕,以此理由行兵。”

也先不花闻言有些意动,自己跟帖木儿汗国有仇怨,但是借着大明的名头打,似乎、好像也不是那么丢人。

苏城继续说了:

“你回去之后,要约束汗国内部,严禁骚扰商道,保证商路畅通,这是于你我都有利的事情。”

“推行官话,这一条,相信你们自己很快就体会到说官话的好处。”

也先不花闻言大喜,第二条也就罢了,这第一条,一直是自己想要干的事儿,丝绸之路通了,对察合台汗国可是大好事。

这样想着,对于攻打帖木儿汗国,也先不花愈发的心动了。

“好,王爷安排了,本汗回去就办,还有一事,本汗想要明年朝贡大明,不知王爷能否允准。”

苏城看了旁边的霍瑄一眼,霍瑄急忙说着:

“此事由礼部奏请天子核准,我家王爷不理此事,大汗可上表至京城,我想皇上顾念我家王爷的情谊,也会允准大汗入京朝贡的。”

也先不花闻言大喜,这文官说话曲里拐弯,但是意思却很明确,只要苏城答应了,大明皇帝必然也是答应的。

于是也先不花单膝跪地,垂下头颅,向着苏城请求了:

“也先不花求王爷允准,准许我察合台汗国入贡大明,为藩属国。”

苏城将也先不花拉起:

“既然你一心入贡,我也不好拦阻,但是入贡人数,绝不能超了礼部拟定的制度,入贡之前,要上表礼部,核准人数,否则我也帮不了你。”

也先不花哈哈大笑起来,帖木儿汗国向来能够入贡大明,每年所得赏赐颇多,过境东察合台汗国的时候,颇是让子民们羡慕。

现在自家也能入贡了。

“王爷,人我早就选好了,就等您放我走人了。”

也先不花兴高采烈的向苏城说着,顺便把木力选出来的人指给了苏城,不过因为是吃饭的时候,颇多人还端着饭碗。

见到苏城的目光看过来,一帮人纷纷跪地表示了:

“大王,俺不想回哈实哈儿,这儿就挺好。”

“俺家就是于阗的,回哈实哈儿作甚。”

“俺家是若羌的,能放俺回若羌吗?”

乱糟糟的声音里,一半都是嚷嚷着不想走的。

也先不花老脸黑红。

苏城无奈的摊了摊手:

“你看,有大半人都不愿意走,你就带愿意回去的这些人回去吧。”

也先不花无奈,苏城竟然开了口,他也不好拒绝。

只得骂了木力几句,但是能够回家的喜悦还是冲散了烦恼,骑上明军送过来的高头大马,也先不花向苏城拜别,兴高采烈的走了。

黑娃看着也先不花的身影,担忧的向苏城说:

“我看这人生的五大三粗,说话躲躲闪闪,必定不会听从王爷您所说,攻打帖木儿汗国,救曹泰的事儿,还要咱们出力。”

苏城对此不置可否,从于阗到帖木儿汗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挥军攻打不是不行,但对于还未在若羌站稳脚跟的明军来说,战线拉的太长,得不偿失。

若是不能稳固丝绸之路,驻军的靡费超越了所得,很快就会有江南财阀的代言人站出来,攻击西向战略。

大明历史上的卫所不断内迁,不就是因为靡费过大,官兵思归导致。

到了总督府,苏城看着府门,有些踌躇。

经营西域,汉唐的策略是正确的,驻军,强军,保持对西域各国的压制,既让丝绸之路保持了通畅,也让到现在,西域各处仍有颇类华夏的部族民。

钢刀与书册并行,武力与文化双重压制,这才是征服西域的正确策略。

但是经营西域,需要有能够贯彻自己思想的能将。

黑娃不行,这孙子打仗可以,理政就是个白痴。

范广倒是可以,但是土林堡一战,他身负重伤,到现在还在京城静养,西域怕是他不愿来,而且,王妃怕是也不想让他爹来。

孙勇、陶瑾,苏城倒是不缺可用的,但是调派谁来,苏城确实拿不定主意。

中年人思想顽固,想要改造,需要消耗的精力过多。

“王爷,我跟耿百户谈过了,他的水平,完全可以担任试百户,所思所想,比我都要高明。”

杨玉翻身从马背上下来,对苏城说着。

因为苏城的一番话,杨玉稳下心来,跟老耿谈了一番,发现这汉子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对于苏城的安排,也颇有自己的见识。

一个试百户,还有点委屈了他。

苏城眼睛一亮,杨玉这小子不错,自己随口说了一句,他就能去跟一个小旗官论事,也算是个可造之材。

若是堪用,倒是可以提拔上来,督政一地。

但是如何在西域设置官署,让苏城有些犯难了。

大明旧例,省设置三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布政使司,下辖州县,设置知州、知县,其余各级官吏,自有定例。

但是西域,明显不适合这样设置,以往最西边的肃州卫,设置总兵官,总领西域诸事。但是现在不行了,从嘉峪关到于阗,上千里路,地域广大,根本不合适。

自己以于阗王总领西域事,倒是可以,但这不是常例,即便是自己可以长久总政西域,自己之后呢。  (https://www.sytxt.cc/read/59258184/748397171.html)  www.sytxt.ccm.sytxt.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