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苦!”
殿内官员脑中闪烁出当年苦读的点点滴滴,不禁有些长吁短叹。
这种苦只有经历过得人才能真正品出其中味。
当然,像这些官员最终功成名就,他们读书的苦中有回甘,更多泯然于众人的读书人则是永久的伤痛。
“读书是为了啥?”
听罢众人称读书苦,孟青云又道,“不外乎考取功名或成为大儒,光宗耀祖的同时,为自己博个好前途。”
“可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取得功名或成为大儒,其中的艰难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何其难哉!”
“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一级一级考上来的能有多少人,而好些读书人穷其一生,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我在院试中见过一个白发老翁,他屡败屡战,想在有生之年考取秀才,结果最后一场结束后他疯了······”
“且问诸位,既然不能考得更好的功名或成为大儒,那为何要皓首穷经?”
众人愕然,随即不屑。
皓首穷经就为考取功名,考不中谁会停下来。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早早放弃会让前面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读书人就应该一辈子冲锋在科举的战场上,不成功则成仁。
孟青云不理会他们的反驳,等他们静下来后,又道:“白首为功名,若是真白手考取功名,确实完成了一个读书人的心愿,然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白发苍苍的举人考中进士,他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
众人默然。
这个谁都心知肚明,岁数大精力明显差,等把官当明白,也就该入土了。
但有钱难买愿意,谁也不能干涉。
而且这也是很励志的故事,说这些不是打击别人科举的信心么。
“我们再想想那些一生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读书人,家里人为他们付出了多少?”
“虽说穷文富武,可读书写字,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花钱,每月的束脩,考试的花费等等,其实科举也很烧钱。”
“从养家糊口的角度说,这人本身无法给家里创造价值,只能靠家里人寄养,可以说是一人读书,全家跟着受穷。而且让他放弃读书,他啥都不会干,所以才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众人均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矛盾。
不让继续读,不甘心;继续读书,又看不到希望。
少顷,盛秉风等人突然觉得不对。
我们是来告御状,扳倒孟青云的,为什么反而听他来说教?
这厮又想蒙混过关。
休想!
“陛下,孟青云在偷换概念,我们说的不是这个理······”
“对啊!他想蒙混过关,把自己的罪行掩饰······”
“······”
众人七嘴八舌,场面顿时乱了。
盛腾面无表情道:“诸卿别急,且听他说完!”
“读书明理,什么是理?”
听到有人说掩饰罪行的话,孟青云顿时严肃起来,他清楚这只是开胃菜,暴风雨还没有来临,所以长话短说,严肃道,“养儿防老,难道把养家的重担挑在老迈的父母身上是理?男人要养家糊口,养活妻儿,日日抱着书本读,成为家庭的累赘就是做人的道理吗?”
“我在宗室书院和国子监演讲,是鼓励有功名的学生早点就业,早为国家发光发热,早早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怎么就成为罪行了?”
“我私下里认为,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即是位高权重,也没多少担当,当国家需要他付出的时候,往往就是个逃兵······”
“我重申一遍,这个出发点毋庸置疑,让那些穷苦或无所事事的读书人去做其他行业,会减轻家庭的压力,也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从公从私都有很大益处·····”
这话听起来是悖论,若是反驳,却又一时间不知从如何说起。
盛秉风冷哼一声道:“我等家的孩子就不就业,家中有没有压力,与你何干,为何你要苦苦相逼?老夫告诉你,我等孩子们的前途,不需要你施舍······”
“怎么?你们把朝廷的恩惠看成施舍?”
孟青云不会惯着他们,直接冷冷道,“既然不需要施舍,让家中子弟放弃入学便是,后面愿意的替补大有人在,不过话先说到前面,放弃入学资格者,以后在此校永不录取!”
说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