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说:“忙去吧,一定注意安全啊!”
梁琳打开车门,调好座椅,后视镜,看看仪表盘,系上安全带,发动起车,这车是手挡,梁琳小心翼翼地踩离合,挂档,小车驶离院子,梁琳哼起了小曲,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孙永明看着梁琳提供的公司名称,真是五花八门,脑洞大开,什么城发服务、城发建设、城发投资、城发运营、城市建设、城市工程建设、城市资产管理等等,这么多名字让孙永明觉得这个梁琳真不简单,这些名字绝对不是一下拍脑袋出来的,而是对运营产业经过思考的。
孙永明心里想:“要是能把这个小梁留下来就好了,一个女同胞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真是难得!”
孙永明戴上安全帽,来到项目现场,场地上只剩下一间孤零零的小房子,红瓦白墙,白墙上有几处露着红砖,这是村里剩下的唯一一处房屋,算是钉子户,因为这间房屋是一个小商店,商店是这家人用来谋生的。
实际上地上物的拆迁补偿早就和区里谈好了,补偿款也划到区里了。
东夏区是一个富裕区,区里每年引进大批的项目,土地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但能利用的土地却越来越少。
近几年因拆迁问题导致的上访问题居高不下,所以避免出现因拆迁出现上访,这也是区里一直努力做到并想做好的工作。但老百姓的差异性与个性,给拆迁工作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孙永明来到这个商店,还好里面居然还在营业,一位70多岁的老人站在柜台里面,原先的商店标志牌子被摘下来了,只有门两边墙上用黑笔写着“商店”两个大字。
孙永明说:“老人家,生意怎么样?”
那老人说:“生意还可以,虽然村里人走了,但工地上的人在这买东西的不少,我这商店呢,卖的东西都是小玩意,啤酒火腿肠拉面,打打火机香烟等,生意比以前还好。”
孙永明说:“那老人家这儿都搬走了,光剩下你自己在这做生意也不合适啊,毕竟这里还要建设体育馆呢?”
老人说:“是啊,你们搞建设,我也要吃饭啊,我的商店就是我的依靠啊!”
孙永明说:“这地方肯定要拆,你要是还想开商店,我们可以商量一下,你的商店在哪儿开合适啊!”
老人说:“终于碰到一个讲理的领导了,为什么管拆迁领导来,非要说我这房子跟其他房子一个标准呢?还说再拖下去要强拆,还讲不讲理?”
孙永明听着这老人说,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啊,自己还是先弄清这里面的事再说。
孙永明并没有急着给老人承诺,他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