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都蒙在鼓里,压根不知。真是可笑之极。”
众人惊恐万分,瞠目结舌,直觉的心中乱跳,浑身冒汗,身子不自觉的颤抖。
"王爷当初为何不揭露杨廷和的罪行?你回京之后,怎不立刻揭露杨廷和弑君之罪?"洪钟颤声道。
张延龄冷笑道:“我那时并无实证,如何揭露?京城封锁,张忠冒死出京城前往北征军中禀报,我才知道皇上驾崩的消息。但那时只是怀疑。你们这些人,不都是附和杨廷和,不肯将消息传往北征军中的么?说什么怕影响军心。若不是张忠领了皇后的手谕混出京城,我岂会知晓此事?你们倒来怪我?”
洪钟摇头叹息道:“不是,不是怪王爷,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若早些知道杨廷和的阴谋,便可早些揭露他,不至于有京城之乱。”
张延龄冷笑道:“呸,你们扪心自问,即便当时我将所有的真相和对皇上驾崩的怀疑都告诉你们,你们会有几个人相信我的话?你们定会觉得我是为了攀诬杨廷和而编造的谎言是也不是?因为这一切对你们而言太离奇,太不可思议。而杨廷和正是知道你们这些人一定不会相信,所以他才敢这么干。我当时除了强力阻止新皇登基之外,别无他法。我不能让他后续的阴谋得惩。然而,这岂不是也成为了你们在那日早朝上攻击我的理由了么?”
洪钟面如死灰,重重叹息不语。
其他人也沉默不语,他们知道张延龄说的没错。即便是现在,还有人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觉得这一切太过离奇。所以,如果张延龄当初直接揭露此事,恐怕没几个人会信他,只会将这一切当成是张延龄丧心病狂的攀诬。
现在,听张延龄讲述着一切的细节和缘由,他们才反应了过来。他们也突然理解了杨廷和之前的一系列难以理解的行为,一切不顾一切的举动。
张延龄缓缓在衙门口站定,眼睛看着衙门外的阳光明媚的天空。长长吁了口气沉吟片刻,转身继续说话。
“杨廷和的大罪还不止这些,你们知道太后是怎么死的么?太后起初为杨廷和所蒙蔽,但后来洞悉了他的阴谋,不肯为杨廷和所欺骗。所以,杨廷和便囚禁了太后,逼迫太后。太后刚烈,不肯受其挟持,便自焚而死。是杨廷和杀了太后。我可怜的姐姐,丈夫死了,儿子死了,被她最信任的大臣欺瞒挟持,然后她也死了。简直是造孽。还有皇后娘娘,也在混乱之中失踪了。定也是死在杨廷和之手。因为张忠出京城向我禀报,是拿着皇后的手谕。杨廷和定迁怒于她,所以暗中杀害了皇后了。杨廷和这狗贼罪大恶极,人神共愤。所为之事,已非人之所为。畜生都不如。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为大明臣子,成天大谈什么忠孝节义仁义道德,可知道你们跟随的人是这样一个逆贼么?”
大堂上一片死寂。
堂上官员,但凡和杨廷和有一丁点瓜葛的人,都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死问题了。他们所追随的杨廷和,不光是弄权,不光是害死了十多万边军将士,而且还是个大逆不道为天下人所不容的弑君者。
他们之前以为,杨廷和同张延龄之间不过是皇上驾崩之后争夺朝廷主导权的火拼罢了。作为外廷官员,他们理所当然要站在杨廷和的一边。但现在,他们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站错了队跟错了人这么简单,他们支持和跟随的是一个弑君的逆贼,一个毫无人性和底线的人间恶魔。
那么问题来了,成为这个恶魔的帮凶,将要受到怎样的惩罚?这些罪名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要连坐砍头,抄家灭族之罪。他们还有活路么?
"我等有罪啊,我等有大罪啊。皇上啊,太后啊,臣等对不住你们啊。"刑部尚书刘璟突然跪倒在地,咚咚磕头,仰天大叫起来。
"臣等死罪,不可饶恕。臣等糊涂啊。皇上,太后,你们为奸贼所害,我等竟然助纣为虐,罪该万死。"李遂跪下了。
一大群官员都纷纷跪下了。大声自责,哭天喊地。有人是发自内心的忏悔,有人却是到了这种时候,不得不忏悔。https://
水军衙门大堂上,一片哀嚎之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