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眼中,赵慎与李稚的搭伙,不过是相互勾结,谈不上任何情谊。李稚背弃旧主投奔荣华富贵,赵慎招揽李稚用以羞辱谢府,两者各取所需,谁也不是良善之辈,而这两者之中,更令人厌恶的其实是李稚,赵慎的恶是坦荡外露的,谁都知道他就是那样的人,而李稚的背叛则像是一个你亲手养大了的孩子,乖巧懂事,人人称赞,你对他倾注厚望,他却回身往你的心腹中捅了一刀,那种不期待的恶毒令人不寒而栗。
当初若非谢珩出手庇佑,李稚怕是连命也没了,如今看来,所谓宁折不屈的刚烈,无非是向谢家邀宠的手段,与他如今投向赵慎并无分别,一切皆是为了媚上,这本质上就是一个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的小人,谢府向来爱惜羽翼,谁料此次却看走了眼,也难怪,谁想得到一个半大的孩子能有这样深的城府,伪装得滴水不漏?
从人品上看,此人忘恩负义,寡廉鲜耻,从规矩上看,士族政治最讲究的便是上下森严,李稚这种人是忌讳。大理寺的人私下看不惯李稚,想给他些教训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李稚实在不像聪明人,放着谢府的庇佑不要,去抢赵慎施舍的恩惠,除目光短浅外也找不出别的解释。
李稚自然知道盛京士族背后是如何讥讽他的,不得不说,有些评价还是挺实肯的,至少言之有物。
面对空空荡荡的大理寺府,李稚并没有如那群大理寺官员想象中的焦急火燎,也没有跑去晋王府找赵慎告状,他抬手煮了一壶上好的白螺茶,将两位青头门吏叫了进来,一人倒了杯茶,再吩咐他们去请几个人过来,说着从袖中抽出一折名单,见没有人接,他又抬头看了两人一眼,最终右边那年纪轻些的门吏约莫是喝了好茶,有点过意不去,抬手接过了折子,转身出去了。
另一个门吏则继续坐在原地喝着茶,拜高踩低欺软怕硬,早已成了这些小吏刻入脑海的共识,他只装作看不懂李稚的注视,可很快他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不断地有人走进大理寺,均是年轻又陌生的面孔,有的是低秩官吏打扮,有的则一身落魄布衣,刚开始的几人还稍显畏缩,后来见来的人多起来,脸色也逐渐变得泰然,李稚看上去早就与他们熟识,走上前与他们交谈,一一把没人干的活安排下去,因为早就打点好了,众人上起手来都很快,一切都井然有序,有人手不够的地方,李稚便指点他们商量着办,从始至终他都表现得相当自然而然。
那门吏看得一头雾水。
很快,原本空荡的大理寺中便拥了好几十号人,仿佛是李稚凭空用法术变出来的,门吏的眼神渐渐变了,而大门口还是不断的有人走进来,有广阳王府的党羽,也有青衣小吏、平头百姓,甚至还有……那穿青红褂子的是狱卒吗?
门吏端着茶杯一动不敢动,眼见着那五十多岁的狱卒与李稚交谈了一番,被李稚引着往内堂走去,一切过于自然,门吏甚至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而青石地砖上的脚步声还在不断响起,由远及近,踢踢踏踏,像滚地的雷,听得久了,莫名惊心动魄,他此刻才隐隐回过神来,这大理寺是要换天了,或者说早就已经变了天。
等李稚揭开帘子出来时,案上只剩下半盏冷茶,连盖子都没盖上,他朝屋外看了眼,那青头门吏正在大门口帮着迎来送往,脸上挂着灿然的笑容,一背手一行礼,熟络又恭谨。李稚伸出只手去,将那青瓷茶盖轻轻合上了,午后的阳光照在那身正红色的衣衫上,檐下投下的阴影隐去了一半的脸,那道身影依旧是安安静静、悄无声息。
等那群告假在家的大理寺官员收到消息反应过来时,他们已没了容身之所。赵慎当日在梁淮河摆下的夜宴确实震撼了人心,盛京城方方正正,来来往往百十万人,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要出人头地,总有几个敢豁得出去搏一把的,你们不想来,那便不用来了,权势富贵人人皆爱,有的是后来者想要居上。
回过神来的郑克与同僚们一看,这与他们想象的可大不一样,忙找上李稚要个说法,李稚正在处理公务,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随手在下属递上来的敕告书上按官印,那是一枚通体温润莹白的大理寺少卿官印,端正四方,巴掌大小,顶上盘旋着孔雀玉纽,对着日光一照,幽然华光,巧夺天工,识货的人一眼便能看出来,这枚印鉴的材质是昆山白玉髓,昆山玉矿早已经随着先汉覆灭而枯竭,这是世间最后一块被称为“日月精华、造化神秀”的昆山白玉髓,赵慎前两日亲自命宫中敕造局将其打造成印鉴赐予了李稚,用以彰显皇族对他的无上恩宠。
手握着这方价值连城的玉鉴时,仿佛将实质的权欲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新晋权臣来说,这是最合适不过的礼物,李稚端端正正地按好了官印,翻过印鉴察看那沾着猩血似的红泥,然后他才看向郑克,声音依旧温和,“诸位大人自称年纪渐长,身体多有不支,我苦于人手不够,又不忍催促,这才招揽了几个帮手,帮着打理常务,如今诸位大人也正好能够在家好好修养,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郑克看了眼那收好敕告书的小吏,出口成训,“诸位大人在家稍作歇息罢了,不日便赶过来帮你的忙,可你招揽这样一群不三不四的人过来,这成何体统?”话还没落地,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李稚也是小吏出身,最开始甚至是帮人跑腿送书起的家,他这话无意间是将李稚也骂了进去。
李稚漆黑的一双眼望着他,倒是没有生气的意思,声音空灵仿佛水滴,“郑大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郑大人心中觉得我们并非同流,又何必拘泥在大理寺这方天地中,试问如郑大人这般的国之栋梁,放眼天下何愁没有用武之地?您说呢?”
“你!”郑克只急得说了一个字,忽然没了声音,他也不知为何,对上那双深黑色的眼睛时,喉咙莫名发紧发哑,竟是说不出话来,李稚右手松握着那方尊贵的白玉印鉴,眼神平静若水,郑克在那一瞬间醍醐灌顶,为了得到权势,不择手段、背主求荣,甚至连得罪谢府都不惜也要牢牢抓住权势的人,怎么能够容忍有不听话的人挡在他的前路上?这人之前没有动手收拾他们,只不过尚未物色好新的下属罢了,若说赵慎是疯子,这种人则更为可怕,他们是真正的冷血动物,是山林中伺机而动的毒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惜代价,连自己也可以搭进去。ωww.五⑧①б0.℃ōΜ
朱春芳,是个聪明人,若他还待在大理寺,李稚第一个就要整他,这个年轻人要的不是一般的权势,而是滔天如海的权势,那双眼睛中充满了蓬勃野心,权在黑色幻海中沉浮,喷薄出对权力的渴望,令人触目惊心,他付出了这么多,连被千万人唾弃也不惜,怎么还能容忍有人的地位在他之上?
李稚已将那方珍贵的印鉴收了起来,他没再看呆住的郑克,起身往里走了。郑克回过神来,脸都涨红了,同僚们皆看向他,不明白他刚刚为什么话说到一半忽然不说了,他也无法解释,极力想掩饰自己的失态,便打量了一圈周围,正好对上那群新来的官吏,他心中咚的一沉,那些人看他的眼神,和李稚的眼神极为神似,他脑海中冷不丁又响起了刚刚李稚说的那八个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恍若一记惊雷,震得他神魂颠倒。
发生在大理寺中的事情不日便传遍了清凉台,在受到三省共同掣肘的情况下,李稚依旧以一种绝对强势的姿态更换了所有的下属,雷厉风行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加上赵慎在背后支持,他很快将大理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他的地盘,这忽然一边倒的情况着实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若说赵慎那样的人,他再丧心病狂也好,旁人都不会感到意外,可任谁也想不到,李稚这样外表温顺文静的人,却原来也有这样的野心与铁腕,年轻人尝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瞬间为之疯狂,甘愿为虎作伥,还招来一大群同样狂热的党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