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0章 第10章(第1页/共2页)

翌日,李夫人主动相邀,请陈琬琰一道出门去逛集市。

两人在一家卖织物的铺子挑选着东西,李夫人将薄绡的其中一段捧起递给陈琬琰:“王妃可喜欢这料子?”

陈琬琰接过薄绡,发现这料子薄如蝉翼,柔顺光滑,搭在手上犹如微凉的晨雾:“这料子……让人想起《述异记》中的鲛绡。”

“王妃好眼力,”李夫人笑着道:“此绡的确会被某些商人用来充当传说中的鲛绡出售,本就是奇货可居,经商人一番编排,更可卖出高价。”

陈琬琰垂眸道:“商贾行商,应当讲究诚信,如此倒是不该了……”

李夫人仔细觑着陈琬琰的脸色,低声道了句“是”。

“初来睢泠郡时,听本地的店家说,这几年风调雨顺物产颇丰,却全无谷贱伤农之事发生,不想郡中富商如此会做生意——”陈琬琰状似无意地问:“郡中是否都不需要官府以平籴之法来平抑粮价了?”

李夫人闻言,脸上的神色凝滞片刻,缓缓将手中薄绡放下。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陈琬琰的声音温婉柔和,语气却带着某种避无可避的锋芒。

李夫人勉强扯动了嘴角:“王妃所问的问题,妾的确不知该如何回答。”

“此话何解?”陈琬琰抬眸望向李夫人。

“妾不知是否该同王妃说真话,王妃……又是否想听真话?”

“所以,夫人才会故意引我去饭店,见那几名兵卒——”陈琬琰今晨听了崔峰及梅窣查询账目的汇报,此刻已将线索全部连上:“账房里的账本应当也是李都尉特意准备,等着人去翻找的吧?”

“王妃聪慧过人,妾这些伎俩,叫王妃见笑。”李夫人低眉道。

“夫人此举,究竟是为何?”

李夫人直起腰身,望向陈琬琰,下定了决心般道:“妾与拙夫想着,晋王殿下既是皇室之人,自会以黎民为重,即便京中有传言,说殿下心狠手辣,但常年驻守边关,应当也知晓社稷平稳的要义。”

“但这些都只是你们的猜想,”陈琬琰接着推测道:“所以你想以这件事为引,看晋王是否会深究。”

“是。”李夫人承认道:“若王妃与晋王都以黎民为重,想必不会对这些事情坐视不理。”

“你们赌对了,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李夫人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道:“妾准备说实话。”

睢泠郡这几年,风调雨顺不假,百姓安居不假,社稷稳定不假,但一派平和的表象之下,却是潜藏着极其可怕的危机。

因为睢泠郡每年都能收获足够甚至富余的粮食,每年又都能被富商收购运往各处,朝廷所派用以平抑粮价的钱银便成了摆在库房中的一座金山。

历任郡守及刺史都会将这些钱拿出一部分装入自己荷包,胃口越来越大,到了当前的这一任,数目堪称甚巨大。

他们贪没的钱银除了自己,还会以各种名义分发给各级官员,因为所有人都能得到好处,也因为几十年如一日朝廷从未知晓,这件事居然就一直这么明目张胆地进行着从未有人告发。

若偶有御史来巡察睢泠郡的储粮情况,郡守和刺史便会挪用军饷,紧急购入粮食以充库存应付巡察。

做了几次以后,郡守和刺史又发现了更好的办法。

那就是招安海寇。

海寇在海上以劫掠为生,本就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被招安以后,有住处和一日三餐便已足够,对军饷的要求自然会比普通士兵更低。

而军中也可以刚招安的海寇需要考察其品性为名,故意克扣。

待两三年后,有的海寇因为难改匪性,也因所发军饷一直比普通士兵更低,难免会忍不住闹事。

这时,这些来路本就不正的海寇自然就会被处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