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青花釉里红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青花釉里红第1页/共1页

陈文哲制作的新作品,自然不能是简单的青花和五彩,他打算制作一件青花釉里红象腿瓶。

纹饰也不用太麻烦,就两条龙,一条红龙一条青花蓝龙。

制作象腿瓶简单,云龙纹的彩绘,也没什么难度。

至于青花料,就用最拿手的乾隆青花。

红釉的话,就要特别一些了。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

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200c以上的火焰一次烧成的釉下彩。

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c~1280c的强火,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看着是不是很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控制温度。

烧制青花,只有温度达到一千二百度,最好是控制在一千二百五十度以下,这样发色才最好。

如果温度继续升高,青花颜色就会发暗,变得黯淡无光,很不好看。

但是,以铜花作为调色剂做出来的釉料,就是釉里红,烧制它需要的温度要高一些。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

可是,要想让釉里红发色鲜艳,必须要让温度超过一千二百五十度,而且还不能高于一千二百八十度。

元代烧成的釉里红,就是使用含氧化铜的彩料作为着色剂,景镇称这种彩料为“铜花”。

它是通过加热铜材,获得的氧化表层,经仔细研磨后制备而成。

这种彩料的颜色极不稳定,因烧窑的火焰性质不同而出现绿色或青色,以及各种色调的红色乃至闪紫色。

但是,不管怎么说,温度一定要超过一千二百五十度,这样的彩料,才会发色正常。

如果温度达不到,那么彩料的发色,也是比较暗淡的。

这里,青花和釉里红,就产生了矛盾点。

温度低了,青花发色鲜艳,但是釉里红颜色会十分暗淡。

温度高了,青花发色会沉暗,但是釉里红却发色鲜艳。

就是这样,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所以青花釉里红产品极为名贵。

人类就是有一个劣性根,那就是,越是难以做到的,就越是想要做,就越是想要得到。

所以,虽然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是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故而被称为“青花釉里红”。

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

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瓷器品种之一。

从现有考古和传世材料来看,这种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历史比较漫长,它自元代创烧后,在明代发展缓慢,成功的制品不多。

清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工艺,有所恢复和发展,发色成功的制品见多。

而雍正时期,则是这种釉下彩工艺,最为成熟稳定的时期。

传世的雍正青花釉里红器,大多呈色鲜艳稳定。

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虽然制作较多,但釉里红的显色技术开始退步,到清中晚期则又走向衰落。

从这里就能知道,青花釉里红是很难烧制的,其原因也不止是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料的冲突,因为就算是单独的一种釉里红,也很难烧制成功。

这里看的就是烧窑技术,而陈文哲最不怕的就是烧窑,因为他有大师级烧窑技术。

原来他没有意识到烧窑技术这么重要,但是通过一次次开发,获得的烧窑技术越来越全面,他才发现,这才是根本。

这一次,他只是想到了要烧制青花釉里红瓷器,就再一次获得了大量的烧窑技术。

烧窑,怎么烧是一种技术,控制温度是一种技术,而怎么通过控制温度,让窑内器物,或者更加准确的说,让窑内的彩料怎么发色,就更是一种绝顶技术。

在烧制青花釉里红这里,主要是控制铜花的烧制。

铜花,也就是氧化铜,是一种很奇特的金属,如用氧化焰烧成时呈青绿色,只有用还原焰烧成时才能呈红色。

在还原气氛下,彩料中的氧化铜,被还原成了氧分比例少的氧化亚铜,或不含氧的纯铜。

与同为使用氧化铜做着色剂的高温红釉一样,釉里红的红色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是“以纯铜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