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喆被震得一个趔趄,一把抓住了身旁的老耿,稳住重心。
回头一看,只见这耳室正中的地面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直径近一米的圆形大坑!
与那地图上的圆圈,不谋而合!
众人见状,连忙跑到那圆坑周围,向内张望起来。
只见那圆坑形状规整,神似一口水井,内壁尽是由青砖砌成。
用手电向内照去,却发现这坑还挺深!
皮蛋立即又掏出几只冷光管,向那坑内丢了进去。
只见那冷光管笔直下坠,约莫五六米的距离,最后在井底轻轻的弹跳了几下,便静止下来。
借着光亮看去,整口井内壁光滑且垂直向下,最底部尽是已经碎裂的大块青砖。
看样子,刚才的巨响,就是这耳室地面的砖板砸落井底时发出的。
“天通井?”
赵喆看着面前这旱井,脑海里灵光一现,惊讶道。
身旁的老赵双臂交叉,抱在胸前。歪着脑袋打量着这井,默默点了点头。
对面的王晨曦看了过来,眼神暗示赵喆继续说下去。
“墓室里的天通井,并不多见,因为修建起来极其费力。往往只在一些格局制式特殊的大墓之中,才可能出现。”
“一般的墓穴,耳室位于主墓室两侧,彼此都处于同一平面。”
“而修建了天通井的墓穴,耳室则与主墓室则是分层修建,存在着一定高度差。”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普通的墓穴,比作是大平层。”
“那么,我们所在的这个墓,就是复式结构。”
赵喆说着,将左右两只手掌伸直,一只在上,一只在下,分隔着平举起来。
“我们现在所处的耳室,位于上层。以这口天通井,作为一条垂直的甬道,与主墓室所在的平面相连。”
“所以只要从这里下去,应该很快就能到达主墓室!”
大伙听完赵喆的解释,立即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老k一边眯起眼,向那天通井内望着,一边感慨道:
“这明朝的人,就这么时髦了吗?死都死了,还搞个复式。”
赵喆看着他那神情,仿佛还带着几分羡慕嫉妒恨的样子。
不禁笑了笑,摇头解释道:
“跟时髦没关系,是为了防盗。主墓室埋的越深,被盗的几率自然就越小。”
“历代的古墓,埋藏深度随着朝代更替,也在不断变化。有一个由浅入深,而后又开始慢慢变浅的过程。”
“商朝的殷墟商王墓,深度大约在10几米。但到先秦,就已经明显要深得多了。”
“秦始皇陵最深的位置,距离秦代地表足足有37米。汉代的大墓,绝大部分也都有20多米深。”
“再后来,才开始埋得越来越浅。到了唐宋时期,就算是达官贵族和大户富商的高规格墓葬,深度也普遍在10米上下。”
“明朝的大墓,相对来讲,还算埋得比较深的。我们现在所在的耳室,离下墓的方坑口,就已经有20米左右了。加上这天通井的深度,主墓室离地表,怕是要有接近30米深!”
“通过这天通井,也算是给这墓上了个双保险。”
“就算是像你们这样,抡起膀子挖上几个月,掏出个十七米的方坑。顺利进入了墓穴,也依旧很难找到主墓室。”
“更是想不到,这正主的棺椁,还在自己脚底板下面。”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